《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丛书:北京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
尽管中国官兵奋勇抗战,长城抗战还是以失败告终,同时也使以古北口为中心,东至司马台的望京楼,西至卧虎山西侧的八大楼子的长城,遭到日军重火力的猛烈轰击,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破坏最惨重的城段是古北口以东炮筒子沟口城段,当时日军的炮火把该段长城墙体打成了火红颜色。司马台东六楼等多个敌楼迄今仍然留有日军炮击的痕迹。抗战时期,密云县的鹿皮关、白马关、曹家路、墙子路等主要关口附近的长城也遭到日军炮火不同程度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以上每个关口破坏城段5公里、敌楼10座计算,4个关口被日军破坏的城段计20公里、敌楼40座①。
日军占领密云后,古北口人民亲眼目睹了侵华日军拆毁长城运走城砖的文物掠夺行径。据孙义老人回忆:“1938年秋(农历八九月间),我被抓去给日军当劳工。有一天上午,我看许多日本关东军和抓来的中国劳工,正在拆古北口长城。将完整的城砖,有长方砖,还有三角形砖都装上了火车。拆城地段大都在蟠龙山上,东从第一座五眼楼起,西到古北口关门,直到水门洞崔家地,长约有五华里。城砖装上火车,向长城外所谓满洲国方向开去。共运走三车皮,是我亲眼所见。”②
(2)掠夺珍贵文物
1)故宫文物损失
中国政府战前就把包括故宫所藏在内的北京大部分珍贵文物南迁。先到南京,再送贵州遵义、四川重庆。其中,由原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徐森玉押送的文物车队到达遵义时,一度遭到日军方面派遣的飞机尾随,并在其后进行轰炸,造成很大损失。
沦陷时期,留在北京故宫的文物遭到日军很大破坏。据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战后报告,故宫文物损失古物馆文物191箱,文献馆1734箱,前秘书处826箱,颐和园89箱,古物陈列所113箱,总计2953箱。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的报告《为函达本院被敌军征取铜品之经过情形请转行第十一战区长官司令部设法追究由》里也有涉及:“案查本院被征用之铜品2095市斤外,计铜缸66口,铜炮一尊,铜灯亭91件。此外,尚有历史博物馆铜炮3尊,本院之铜缸及历史博物馆之铜炮系由北支派遣军甲第1400部队河野中佐于三十三年六月十九日运协和医院,该部队过磅后,运赴东车站,闻系装车运往朝鲜。本院之铜炮和铜灯亭由伪市政府工务局专员齐昌复、职员张伯齐偕同昭和通商株式会社(在朝阳门内北小街)日人佐仓于三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来院启运。据闻系运往北新桥北支工厂。”北平故宫博物院太庙图书分馆曾被日本宪兵两次搜查,致被搬走、撕毁历年所购之书籍杂志多种。1938年6月被日本宪兵搬走书籍165册,撕毁书籍26册,焚毁书籍164册:劫走杂志3447册,撕毁杂志4131册,焚毁杂志3277册。1939年3月被日本宪兵搬走杂志6551册①。
2)“北京人”化石失踪
北京房山周口店遗址是中国主要古人类文化遗址,1929年12月2日,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发现了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而闻名世界。此后,经过不断的发掘,又发现了大量的“北京人”骨化石及其文化遗物——石器、用火痕迹、狩猎和采集活动的遗物。
“北京人”化石包括头骨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股骨7件、胫骨1件、肱骨3件、锁骨和月骨各1件以及一些头骨和面骨破片。这些“北京人”遗骨分属40多个个体。对研究人类起源、人类进化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