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胎产大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7745177
  • 作      者:
    (清)程从美著
  • 出 版 社 :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程从美,别号志阳子,清代医家。新都(属四川)人。业妇产科数十年,精于其道。参考前代胎产诸法,集四十余年之经验,撰《胎产大法》2卷,经程尚琦校阅。近代名医曹炳章编《中国医学大成》,拟收编此书,未能如愿。《中国医学大成·总目提要》载其书存佚不明。今据馆藏清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年)文星堂刻本点校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胎产大法》清代医家程从美著,为中医妇产科临床著作。
  《中医药古籍珍善本点校丛书:胎产大法》上下两卷,上卷论述修德延嗣、服药补肾、制药煮酒、入房忌期、调经止带、血脱崩漏、月期谨慎、药食常戒、孕娠禁忌、诸药反忌、疮毒伤胎、产室避忌,下卷阐明临产大法、催生方法、诸产逆证、下死胎法、下胞衣法、产后调理、恶露不下、血行不止、抚养须知、婴孩诸方等诸条目。全书篇幅精简,语义练达,说理圆通,内容丰富,涵盖了从求嗣、怀娠到生产、产后的主要方面。书中载方多为效验之方,并录制药炼蜜诸法、煮药酒法等,介绍常用诸药蜜制、泡酒之法,可供临床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医药古籍珍善本点校丛书:胎产大法》:
  制药炼蜜诸法
  熟地黄要自制:每地黄四两,只用酒四两,不可多用。热酒滚水,同地黄入瓶内,扎口隔汤炖烂;或用砂锅,将水炙滚,加酒待大滚,将地黄入汤,急火煮一时,如糊烂。若汤干未烂,另炙滚水添入,候烂汤干用。若添入冷水一冰,地黄坚硬不烂,再煮一二日,失去正味,即无用矣。如煮地黄,预将诸药炮制整齐,候天晴早起煮熟,入臼捣烂,入诸药共捣,当日晒干。遇天阴雨,用火烘干。不然,天暖过夜,损害药之气味,服之伤脾胃,作胀泻。地黄同诸药为末,和丸服之,不腻膈胀闷。凡磨药,每料存渣头一二两,此乃皮骨,不宜人药,有损无益。
  制菟丝饼:菟丝子择去杂子,淘净泥沙,用冷水浸一夜,次早添些酒,慢火煮滚,频添些冷水,水出其丝易熟,候汤干,入臼捣做饼,晒干,天凉好制。如急用,同诸药捣匀,烘晒干,以防宿坏。须知急火煮地黄,慢火煮菟丝。
  制茯苓法:茯苓赤、白二种,有木心者为茯神。内木心即黄松节,又名神木,治疯痹筋痛,史国公酒内用此。松节茯苓,坚松大小不同,小者嫩而力微,大者年多气足为胜。咀片人汤剂,必要坚者,煎煮不散。若配丸药,要白松者为末,软而细腻。如补脾安神清痰,上中焦用,蒸熟人剂亦可。如补肾并明目用者,中有筋膜,妄配误服.渗漏真元,损耗肾水,令人黑珠瞳仁紧小,眼目昏盲,阳痿精清,欲求补益,反受暗害,失其炮制之法也。
  制茯苓膏法:拣大白松茯苓,去皮切片,水拌蒸熟,晒干为极细末,用清淡河水飞之。浮在面上者,皆是筋膜,损肾之物,尽去,净澄去水,用干灰隔纸窨之,晒干用,或人乳拌蒸三五次,或牛乳拌亦佳。天凉晴方可制,如天热,制茯苓宿坏,损气失味,服之伤脾作泻,可不慎察。
  制何首乌法:何首乌有赤、白二种,辨认真假,大者最佳。真者外有瓜瓣,切开内有花纹;假者外光圆无瓜瓣,剖开内如白匏无花纹。制时用米泔水洗净,铜刀切一二指厚片,入小黑马料豆拌蒸,晒干换豆,用淡酒拌蒸晒,如此九次,历记明白,不可多少,晒干用。
  制牛膝法:牛膝去芦净,用酒拌蒸三五次。生熟之性,功用各别,生则破恶血而下行,熟则补肝肾、填精髓。
  炼蜜熬膏糊法:用正蜂蜜,不渗饴糖不酸坏者。用铜锅炭火上熬炼,至老黄色,滴冷水内,纯蜜为丸,不软,如做蜜煎之时方好。若不炼老,药晒不干,霉斑失味。有蜜一斤,加水十二两,炙滚和均,候冷,用日晒即干,不硬滞,不霉渗,药被虫蛀,仍自可服。古语云:蛀药不蛀性。如沴过霉班,气味俱失,服之反伤肠胃。蜜中水少,药硬难化,仍随便出,为丸时蜜少加添,多捣自软;若用蜜多,黏滥腻滞。如法制合,晒干候冷,入双口锡罐收贮,过月许,复晒透收,二三年气味如新。药失方法炮制,服之何益?
  ……
展开
目录
自序

胎产大法上卷
修德延嗣
服药补肾
制药炼蜜诸法
人房忌期
调经止带
血脱补气法
月期谨慎
药食常戒
孕娠禁忌
诸药反忌
疮毒伤胎
产室避忌

胎产大法下卷
临产大法
催生方法
诸产逆证
下死胎法
下胞衣法
产后调理
恶露不下
血行不止
抚养须知
婴孩诸方

胎产大法后跋
胎产大法又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