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风如何分类
中风通常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类,以及混合性中风和少见的脑血管病。
(1)缺血性中风:大约占所有中风的80%,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人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前者称为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缺血性中风,后者称为脑栓塞。
(2)出血性中风:分为两种亚型,颅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量决定了中风的严重程度。出血性中风的病死率大大高于缺血性中风。
混合性中风可为出血性梗死或梗死后出血。其他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病有烟雾病、脑静脉栓塞、海绵窦血栓形成等。
3.什么是出血性中风
出血性中风是由脑内血管破裂出血而致突然发病。患者往往原有脑动脉硬化症或高血压病,由于某种诱因导致脑动脉突然损伤、破裂,这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但也有少数的血管出血是由先天性血管畸形、脑肿瘤、出血性疾病所致,其发病的比例有上升趋势。
一般情况下,脑血管出血患者多有高血压病病史,好发年龄在50—60岁,发病时多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剧烈运动、脑力劳动过度、剧烈咳嗽、用力排便,以及季节变化或气候异常等。因为这些诱因都会导致动脉血压的急剧上升,而最终使脑动脉血管破裂出血。
脑血管破裂出血是脑内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出血,血液流人脑实质内,造成压迫、浸润以致脑组织受到破坏。以出血部位不同区分,脑血管出血可分为内囊出血、脑桥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几种。因为解剖、生理特点不同,不同部位的脑血管出血其临床症状和预后、死亡率也有差异。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基底节附近,约占80%以上。容易破裂出血的动脉血管都有共同的解剖特点,即这些动脉血管都是从大的主干动脉呈直角状分出。平时,这些血管的压力较高,血流速度较快,极易产生动脉硬化。当血压突然升高时,这些已经有病理改变的动脉血管壁就容易破裂出血,形成出血性中风。
老年人的脑出血多与高血压病、动脉硬化有关。冬季发病较多,所以称高血压性脑出血。
(1)内囊出血:内囊出血是很常见的部位,其发病后临床症状的轻重也有很大差异,又可分为轻型、重型、危重型与虚脱型四种。
(2)脑桥出血:脑桥是脑干的一部分,其部位在后头部小脑的前下缘,此部位出血机会较少,易出血的动脉是脑桥旁正中动脉。
(3)小脑出血:小脑易出血的是小脑的齿状核动脉,左侧较右侧易发病。
(4)脑室出血:脑室出血所致的中风发病率较低,原发性很少见,大多继发于内囊出血之后,一般为脑出血的进一步发展。
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系指大脑表面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所致。其病因一般有两种。40岁以后发病的多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30岁以前发病的多为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所致。出血性疾病所致的脑出血多表现为继发性,因为原发病导致脑血管出血部位不同就出现相应的症状表现。有些脑肿瘤患者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肿瘤组织内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肿瘤组织压迫了脑动脉血管,也可出现中风发作的症状。这些患者在发病前往往有进行性头痛、呕吐或一侧肢体乏力的先兆症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