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胃癌术后腹腔、腹膜后转移
唐某,男,75岁,常德石门县人。
患者2004年8月初因上腹部疼痛到某大学附属医院就诊,行胃镜检查考虑胃癌,于8月17日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胃窦部黏液腺癌”,术后行化疗1周期,因再发上腹部疼痛检查B超:上腹部低回声肿块,考虑淋巴结转移。胰腺显示不清。胆囊内胆汁淤积。于2004年工2月7日求吾师中药治疗。
症见:上腹部疼痛,纳差,乏力,神疲,少气懒言,舌淡,苔薄白,脉细。
中医辨证:脾胃亏虚,瘀毒内结。
治则:补益脾胃,化瘀解毒。
方药:胃复方加减。黄芪20g,党参15g,茯苓10g,白术10g,香附l。g,郁金10g,苏木10g,莪术10g,女贞子10g,菟丝子10g,威灵仙10g,炒麦芽20g,炒谷芽15g,鸡内金10g,重楼15g,白花蛇舌草15g,甘草5g。水煎,每日l剂。
二诊:2005年2月8日,复查B超:上腹部低回声肿块较前无明显变化,考虑淋巴结转移,胰腺显示不清,胆囊内胆汁淤积。上腹部隐痛,可耐受,乏力’神疲。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上方加土鳖虫10g,壁虎5g加强解毒散结。
三诊:2005年5月19日,复查B超:上腹部低回声肿块较前无明显变化,考虑淋巴结转移;胰腺显示不清;胆囊内胆汁淤积。患者每3个月门诊随诊,原方随症稍作加减,上腹部隐痛,可耐受,乏力,神疲,食纳欠佳。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守上方治疗。
四诊:2006年2月19日,复查B超:上腹部低回声肿块较前无变化,考虑淋巴结转移;胰腺显示不清;胆囊内胆汁淤积。患者每3个月门诊随诊,原方随症稍作加减。此次复诊,上腹部隐痛,无明显梗阻感,乏力,神疲,食纳欠佳。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守方治疗。
五诊:2006年5月5日,病症平稳,续方治疗。
按本案患者胃癌术后3个月即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且年龄偏大,吾师认为病位在脾胃,根据中医理论“脾胃为后天之本”,晚期胃癌病机以脾虚为主,脾喜燥恶湿,脾虚易生湿毒之邪,脾运失职,气机阻滞,日久气滞血瘀,治疗应当遵循扶正祛邪的原则,以扶正为主,辅以祛邪,两者兼顾当健脾益气,化瘀解毒。取吾师经验方胃复方以健运中焦脾胃之气为主、兼以解毒化瘀抗癌为组方原则。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养胃,恢复脾胃运化功能,不仅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且脾胃气化恢复,则湿毒自除;香附、郁金行气止痛;苏木、莪术活血化瘀,使气机调畅,气血畅行;女贞子、菟丝子滋补肾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