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系统的视角看人的发展与矫正:走出心灵沼泽后的感悟与反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2005271
  • 作      者:
    皮斯李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作者研究自己的心理问题,深刻而独到;提出“系统心理论与系统心理疗法”,试图为解决现代心理学的两大缺陷——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和实用性不足——找到方向;全面探讨了心理咨询的相关问题,广大的心理咨询师可以从中受益;系统地探讨了影响人们健康发展的诸多方面,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启发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皮斯李,曾为湖北省黄冈市中学高级教师,资深的教育与心理辅导专家,康尔慧教育与心理辅导中心创办者。
  他教化学,高考成绩突出;教英语,高考成绩也突出;当班主任,所带班为优秀班;办培训班,学员认为终身受益。
  他曾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所困扰,但他摸索着从心灵的沼泽中走了出来,发表了多篇心得,并提出“系统心理论与系统心理疗法”,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或国际心理学大会,受到学界好评。本书是他在这些方面研究探索的总结。此外,他还著有畅销书《学生成功从这里起步》、《过好人生10道坎——迈向健康、成功和幸福人生的必由之路》。
展开
内容介绍
  心理学将向何处去?心理学的出路在哪里?这是摆在世界心理学界面前的重大课题。
  心理学的根本出路在于:其一,建立统一的理论框架,以弥合现代心理学理论四分五裂的现状;其二,心理学要植根于社会大众的沃土之上,才能根深叶茂。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多有迷失,心理问题很多,心理学正好大有用武之地。然而,心理学要大显身手,前提条件是,心理学本身要有用,要实用,要够用。
  心理学应该是关于人性的科学,应该关注、研究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即人的健康发展、成功和人生幸福等。心理学只有走近社会大众才有生命力,才能显示其力量和价值。
  中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国家现代化建设之关键在于国民的现代化,而国民的现代化之关键在于国民精神的现代化。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对于心理学的改革与创新,中国的心理学界尤其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提高国民心理健康水平和重建国民精神秩序方面,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要有所担当、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之所以产生心理冲突,我认识到,是源于我对疾病和自我的模糊,甚至错误的认知与评价。神经症患者有自知力,但这种自知力只体现在对症状的自知上面,对病因和病理机制并不自知,对自我不完全自知。因此,走出神经症的心灵沼泽,关键是要重建关于疾病和自我的科学认知与评价体系,解除心理冲突,重建心理秩序,恢复心理平衡,重塑人格模式。
  随着对疾病认识的加深,我逐渐明白了以下几点:
  1.树立信心,康复有望。神经症是因精神高度紧张而引起的身心失调所致(同精神分裂症有本质区别),只要我能正确地认识疾病和自我,从而摆正对疾病和自我的态度,病因解除,精神放松下来,症状便会很自然地弱化,最终逐渐消失。
  2.尽可能不理睬“症状”。对疾病的不正确态度,比如急于求成,期望尽快治愈,自责、内疚、自罪,强烈排斥症状,对其耿耿于怀,正好导致了与主观期望相反的客观后果:使症状得到强化。这实际上是在“告诫”自己不要忘记了那些症状,从而提高了人体身心系统对症状的唤醒水平。症状本身不会使疾病强化,能使疾病强化的,是患者对疾病和自我的不正确态度。
  3.不急不躁,带“病”生活。患病是症状不断强化的过程,反过来,康复必然是症状不断弱化的过程。无论强化,弱化均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因此,不妨暂时接纳症状,做到顺其自然,不强求症状立即消失,带着症状去工作生活,做该做的事。
  4.不追求完美。只要坦然地对待症状,那么症状是否出现,是否完全消失并不重要。只有当病人强烈地排斥症状,因症状的出现而导致严重的心理冲突,此时的“症状”才是疾病的症状。如果能坦然地对待症状,症状的出现不至于带来什么精神上的负担和危害,那么此时的“症状”便可以看成是一种现象或不良习惯,“病人”可以看作正常人或接近正常人。.掌握了疾病的规律,使自己能正确地对待疾病,就为解除关于疾病的心理冲突提供了条件,症状可以向弱化的方向转化。然而,这只是解决了表层的问题,深层的心理问题并没有解决。参加工作以后,最困扰我的是理想同现实、个体同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我的症状最严重的时候,也即是我的理想破灭的时候,是我人生最灰暗的时候。也正是这个时候,为自己反思自我、人生和社会等问题提供了契机,因而也是我收获最多的时候。通过反思,我认清了自身的许多弱点,悟透了许多人生的道理、我的心理系统的框架基本形式。当我读了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后,我意识到,我以前处于自我统合危机状态,而疾病的症状不过是这种危机的替代和表现罢了。现在,我已完成了自我统合,具体表现为:优化了心理系统的秩序,协调了理想我同现实我、主我同客我、个体同环境、心理同身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重塑了人格模式,树立了健康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进了自我的发展和完善。
  解除了病因,为治愈疾病提供了最根本的前提条件。但是,患者并没有立即到达理想的健康状态,因为精神紧张的累积作用而导致紊乱的身心系统,并不因为病因的解除而迅速恢复过来。为了加速康复,巩固疗效,我很注意探索生命活动的规律,并力求遵从规律,讲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做到张弛有度,脑体活动兼顾,生活规律,坚持锻炼,健康饮食,杜绝不良嗜好等。我还坚持静坐放松,打太极拳。我体会到,这些方法都有利于降低身心的紧张度,促进身体内部机能和代谢的平衡,从而加速康复。
  然而,在我清楚了困扰自己问题的方方面面,且作了多方面努力的情况下,我仍然感受到了症状的顽固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仍会有“重蹈覆辙”的现象。我知道,过去已形成的身心应对模式,时而被外界刺激重新诱发和唤醒,犹如车轮碾过的深深的车辙,后面的汽车很容易拐到里面去一样。
  但是我已学会了舒展自我,不过度敏感,不紧张,必要时减慢一下生活节奏,降低一些期望值,或向无忧无虑的小动物学习。只要身心轻松,便会自在自如。就这样,我没有看过一次医生,没吃过一片药,完全靠自己从神经症的顽疾中走了出来。愿我的这点心得能给仍在心灵的沼泽中煎熬者有些启发作用,并为学界研究此类问题提供个案资料。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我对自己心理问题的研究心得
一、一个心灵的复苏
二、我征服神经症的心路历程
三、神经症不会发展成精神病

第二章 系统心理论与系统心理疗法
一、理论的提出背景
一、系统心理论
三、系统心理疗法
四、简评与展望

第三章 构建和谐的主观内心世界
一、和谐铸就幸福人生
一、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
三、夯实安身立命之根基
四、协调好同外部环境的关系
五、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六、践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 坚持练习心身双修的功法
一、太极拳
二、瑜伽
三、气功
四、静坐
五、倒立
六、散步

第五章 从系统思维的视角看健康
一、生命的保护者正是你自己
二、人类生命观的第一次革命
三、人类生命观的第二次革命
四、健康的核心:心理健康
五、不可忽视人的社会健康
六、身体保健四原则

第六章 人的健康成长始于家庭教育
一、当前家庭教育的主要缺陷
二、家长最重要的责任是什么
三、营造和谐上进的家庭氛围

第七章 学校教育应立足于人的发展
一、现行教育造就的大多是考试机器
二、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三、刘道玉:我心中的理想大学
四、教育要回到“人的发展”这个原点

第八章 人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发展
一、人的成长受社会环境的教化
二、优化社会环境促进人的发展
……
第九章 现代心理学的缺陷与出路
第十章 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附录一 新华网报道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