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江南旧闻录.故乡风物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938209
  • 作      者:
    朱学东[著]
  • 出 版 社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江南旧闻录:故乡风物长》是作者朱学东通过笔触,寻找自己童年的记忆,对年少时曾经走过的路、发生的事,所见所闻的记录和随感。内容极具江南乡土气息和人文特色。文笔清秀,易于阅读。《江南旧闻录:故乡风物长》主要写作者对故乡风物的回忆,从中反映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
展开
精彩书摘
  水花生
  前不久太太在江南,拍了张植物照片发我,问我何物。
  我一看照片,一个激灵。水花生!水花生给我留下的记忆实在太深了。
  自我有记忆起,水花生便与我们的生活牢牢纠缠在了一起。
  时至今日,故乡水域,仍饱受水花生之害。
  在我的记忆中,长在河里的水花生,首先是一种饲料,俗称猪草,可以喂猪喂羊。
  我很小的时候,便跟着祖父去打猪草,打水花生。
  打水花生的工具,通常也是耙河蚌的钉耙,把手是一根特别长的竹竿,头上是一个小钉耙。
  把手要长,是因为站在岸上要伸到河里才能钩拉住水花生。
  打水花生要讲诀窍。水花生生长时交叉连接,层层叠叠,可不易打了。
  通常,会从一大块水花生的边缘开始,钉耙下去,钩住一部分,使劲拉扽,拉一拉,扽一扽,以使局部与整块撕裂,拖到岸边,然后摁在水里荡一荡,洗掉水花生根部的水锈污物,撩起,放在苗篮里,沥干水。
  来来回回,直到苗篮放不下了,便挑着苗篮满载而归。
  因为水花生交织群生,一拉一于屯之间,有时难免会把钉耙拉脱落水。若是纠缠在水花生间,那倒简单,下水游过去捡起来即可。最怕沉到河底,得潜水去摸,水花生层层密密,不透气,若潜在水花生下,危险很大。但钉耙值钱,必得想办法弄回来。即便摸不回来,也要用另一把钉耙到水底像耙河蚌似的,把钉耙给耙回来。
  水花生打回家后,一般用铡刀切成段,可以生着喂猪,也可以煮熟喂猪。
  喂猪时,无论生熟,都加些麦屑搅拌,猪更喜欢。
  不过,水花生要是喂羊,需要沥干水,否则羊吃了会闹肚子。
  兔子则一般不喜欢吃水花生。水花生湿,兔子吃了易闹肚子。
  冬天的时候,也会打上许多水花生,晒干了堆放着,等天冷了,没青草了,喂羊,或者垫羊圈。
  等我们年岁渐长,已经能够扛起长竿钉耙的时候,打水花生的任务,便落到了我们头上。虽然最初挑不动苗篮,是兄弟用竹竿扁担扛着一筐水花生回家的。
  打水花生的任务,一直持续到我上高中。上高中后,家里人希望我好好读书考大学,这打水花生的活,重新落到了祖父身上,有时父亲也会帮着打。
  除了打猪草,水花生在我的童年少年时代,还有其他记忆。
  我的童年少年时代,夏日午后,故乡的河流碧波荡漾,蓝天倒映,河里总有一块面积不算太大的水花生,嫩绿的枝叶白色的小花,在微风中摇曳。
  嬉水的顽童,通常有两个重要的游戏,与水花生相关。
  一是练习在水花生上行走,看谁“轻功好”,走得远。
  因为水花生的生长习性,河面上水花生的茎叶下,根须相互攀缘,交织成厚厚的一层,相互牵制,重物在其上,也不易下沉。
  一脚深一脚浅,小心翼翼地走在水花生上,水从水花生丛渗出,先是脚底见水了,接着水没过了脚面,越往前走,水花生被压得下沉得越厉害。
  终于,脚下的水花生被撑裂开了,人落水了,周围是顽童们的一阵阵欢呼。
  二是潜水,看谁水性好,能够潜泳过一摊水花生。
  通常,大人都会警告小孩,不准在水花生下潜泳,怕水性不好,半途要透气,却被水花生压住,透不得气而憋死。小时候听说,周边就有小孩这样淹死的。
  不过,这样的警告通常会成为顽童的耳边风,一旦下水,什么警告都没用了。
  我小时候也经常和同伴们一起练习钻水花生,若是半途憋不住了,便用头使劲顶水花生,同时用手扒拉,弄开一些缝隙,吸口气,以便继续,虽然紧张,倒也没有被憋着过。年轻时的肺活量,大抵都是这样练出来的。
  其实,还有一种水里游戏也与水花生关联。
  故乡河里盛产鲢鱼。夏天嬉水的顽童使劲在河里折腾,常常弄得鲢鱼乱跳,有不幸的鲢鱼,跳出水面后落在了水花生上,只能算自己倒霉。一帮小子们一看鲢鱼在水花生上挣扎,便奋力游过去,爬上水花生,落在上面的鲢鱼,也就手到擒来,被迫成了人家晚饭的美味。
  不过,水花生的根须比较脏,沾染了常常让人皮肤发痒,总要好好洗洗才行。
  除了劳作和美妙的记忆外,水花生还有可怕的记忆。
  水花生是外来物种,原产南美,故乡大规模养殖,已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养殖的目的就是作为猪饲料。
  没想到,这水花生非常霸道,故乡的水土气温又特别适合它,一种下去,便得势不饶人,不知疲倦地向外扩张,蔓延不可收拾。
  ……
展开
目录
水花生
浴锅旧事
我爱荷花郎
失落的油菜花
消失的做坯
柳笛声残
失落的竹枪
拎着板凳上学的日子
抢抛梁
牛背上的童年
偷甘蔗
麦堆里的秘密
钓鱼的大头针时代
门板上的童年
消失的乌鹊麦
搪蛳螺
造桥记
草塘里的童年
打田鼠
远去的帆影
看夜更
我爱红嘴绿鹦哥
消失的糠虾
造楼房
拍麦
种化肥
捉虾记
纳鞋底
风车
扁连枷
水缸里的记忆
洋灯故事
扑火的飞蛾
没有洗发液的岁月
消失的野泳
学游泳
沟渠里游水
秧田里的记忆
竹园惊梦
知了声声
竹廊记忆
脚炉忆旧
晒太阳
换糖佬
父亲的脚盆
笃镰刀游戏
放野火
点年财
捉蜻蜒
请灰姑娘
故乡的杆棵
故乡的蛇
棉茧头草
拖网时代
做秧田
拔秧记忆
有关莳秧的记忆
追车少年
捡麦穗
没有儿童节的童年
记忆中的癞蛤蟆
拔茅针
摘刺苔
乌绒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