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明清易代.6,席卷江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4061135
  • 作      者:
    吕向辉著
  • 出 版 社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波澜壮阔的明末农民起义,起义者是英雄还是土匪?一场恢弘的明清易代历史长卷,交织出一段极具中国特色的历史故事。《历史小说馆·明清易代6:席卷江南》以明清两代的兴衰交替为背景,展现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等清朝开国君臣创下赫赫武功的戎马生涯。
展开
作者简介
  吕向辉,男,1974年出生。毕业于河北大学哲学系,现就职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目前已在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工作十五年,前七年在编辑部做记者,后八年转至经营岗位。工作之余,喜欢阅读历史书籍.尤其喜欢明清史。通过大量阅读,他对明清历史有了更多独特的感悟,时常沉醉其中,而且一边读史一边做笔记,感觉历史中字字珠玑。渐渐地集腋成裘,分出章节,最后著成《明清易代》。
展开
内容介绍
  皇太极突然去世,诸王贝勒拥立福临即位,新帝岁在冲龄,实权掌握在多尔衮手中。其策略仍旧是向大明用兵。多尔衮亲率重兵循旧道南下。行军中途,方知大明已亡于李自成之手。随后接到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乞请援军的书信。数日之间,大变迭起,多尔衮问计于洪承畴和范文程,决策依吴三桂所请,由山海关入边合击李自成。山海关前一场恶战,奠定大清基业。多尔衮迎接福临北京登基.然后西征李自成,南击弘光帝。南明小朝延君臣不合,妄想着与清朝划江而治,其防御重心在李自成。江北四镇总兵拥兵自重,督师的史可法调度失灵,扬州失守;上游的左良玉避敌畏战,以清君侧为名撤守武昌,李自成及紧紧追赶的清军接踵而至,对成立不足一年的南明朝廷呈夹击之势。
展开
精彩书摘
  议和不成,清军倏然南下,已成惯例。思宗因为陈新甲议和事机不秘,为群臣所攻忤,于是卸责于臣下,杀陈新甲以杜天下悠悠之口。皇太极命将出师,再度执行“伐树断枝”以弱明的方略。
  三军统帅是皇太极的七哥阿巴泰。阿巴泰在努尔哈赤时代并未受到重用,甚至连封号也没有,只是部落酋长之子的惯称“台吉”而已。直到皇太极继承汗位,阿巴泰才被加封为贝勒。
  皇太极曾对他加以训斥:“尔尝自谓手疼,似觉不耐劳苦。不知人身上血脉劳则无滞,唯图家居佚乐,身不涉郊原,手不持弓矢,忽而行动,疾病易生。”皇太极勉励他努力为国尽忠。
  可见在清初诸王贝勒中,阿巴泰才具平庸,而且有好逸恶劳之事。但就是此人,带领满、汉、蒙古八旗的一半,肆虐山东一带达八个月之久。皇太极何以有此信心,将全国兵力之半交由阿巴泰统领?与历次出兵不同的是,阿巴泰奉有与流寇联络的密旨。皇太极深恐清军与流寇发生误会,严令清军决不能杀其一人、伤其一卒。
  山东之役将清军攻坚不足的劣势暴露无遗,只要城守稍稍得人,清军即不能越雷池一步。
  对于群臣要求尽快直逼大明京师的意见,皇太极仍然是不允。其理由正是“伐树之喻”,先将两旁斫削,则大树自仆。可见当年努尔哈赤攻乌拉时所说的一番话,时隔近三十年,皇太极仍“萧规曹随”。皇太极的对明策略,并不赞成祖可法、张存仁的捣心之术,而是‘‘纵掠”以弱明。皇太极尚无自信可以代明而起,甚至连划黄河而治的想法都没有,大明纵横几万里,非自己所能治。
  皇太极又开始这一轮的“伐树”,受命者为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阿巴泰为努尔哈赤第七子,在第一代的四大贝勒期间,并未得到重用,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地位,上有四大贝勒,下有深受努尔哈赤喜爱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个幼弟,以至于阿巴泰在皇太极继位后牢骚满腹。
  皇太极对自己的七哥不时加以照拂。第三次人关,即将他作为岳托的副手。本次阿巴泰更是独膺重任,被任命为奉命大将军征明。
  此前,清代只任命过两个大将军,即第三次人边征明的奉命大将军多尔衮、抚远大将军岳托。在多尔衮担任摄政王一家独大之后,奉命大将军便成为至尊至重的名号,无人再敢使用。如同李世民在登基之前,曾任尚书令,成为天子之后,尚书令一职便悬了起来,尚书省由副职左右仆射治事。
  阿巴泰的奉命大将军显得弥足珍贵。阿巴泰副手为内大臣图尔格,二人所带领的为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兵力的一半。兵力是不少,但为将者与前三次相比较弱。
  第一次不仅有皇太极压阵,而且两大贝勒代善、莽古尔泰也一起出征;皇太极等人返回后,阿敏代守永平四城;第三次则是多尔衮和岳托,均是年轻一代贝勒中的佼佼者,阿巴泰只是作为副手出征。
  可比的是阿济格带队的第二次,但阿济格蹂躏明境内的范围在历次之中最小,兵马所及未出京畿顺天府。
  从每次入边侵扰来看,皇太极也是在执行如困守锦州一样的战略,有所劳则均担;而且征明就是抢掠,有所得的机会也是均等。
  崇德七年(崇祯十五年)十月十五日,皇太极亲送阿巴泰出抚远门,谕日:屡欲与明修好,而彼此君臣,执迷不悟。并面授方略,除了一般的军纪要求外,主要有两点,一是如何应付明朝的应急求和;二是对遍布河南的流寇采取何种方略。
  如果明朝想求和,很明显是明君臣的敷衍,目的是延缓清军的攻势;自己也以敷衍对之,万不可因此停战。意思已经明了,还需一句一句地传授给阿巴泰,如果遇到明使,则如此表述:“我等奉命来征,唯君命是听。”此一句话便将所有的议和大权都归于己手,阿巴泰等人只有征战之责。“他无可言,尔如有言,其向我君言之,必我君谕令班师,方可退兵。”如果明朝的使者真心求和,必当远赴盛京亲见皇太极,这一来一去,明朝借以阻止清军进攻的企图将毫无所得,阿巴泰必已饱掠而去。
  对于流寇,则首先表明自己与他们俱是一样,皆因“明政紊乱,激而成变”。与流寇交往,避免与之“交恶”,一定要用“善言”,而且严令士卒,“勿误杀彼一二人”。如果流寇有通使的意向,即遣人陪同前来。皇太极对于明朝内部的流寇,只知其势大,现在的态度要显示出“同仇敌忾”的意思,彼此是在一个战壕里的,所反抗的都是明。其时,在皇太极的身边,有一个极好的参谋,那就是洪承畴,但皇太极并未征求他的意见。可能是皇太极没对流寇的问题有太多的考虑,只是不要“交恶”而已。
  阿巴泰走后第五日,“圣躬违和”。皇太极传令大赦。自有清以来,至此只有两次大赦。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山东劫难
第二章  平贼无望
第三章  叔侄争位
第四章  烽火危城
第五章  亡国之君
第六章  雄关兴亡
第七章  京师易手
第八章  南都危局
第九章  妄图偏安
第十章  定都燕京
第十一章  真假太子
第十二章  扬州十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