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时代,石旗杆是身份的象征,只有品官和有科名的人才有资格竖立。塔下张氏族中,每位中举或做官的族人都在祠堂门外立一根石旗杆,积累下来,德远堂外面的石旗杆已有十九根之多,它们昂然挺立,直刺青天,骄傲地向人们炫示张氏在科第和仕途上的荣耀。
书洋乡的其他各姓也多是来自永定的客家移民。例如田螺坑村住的都是黄姓居民,祖先也是永定人,清中叶从永定来此放鸭子,从此定居下来,生息繁衍成一个自然村。该地盛产田螺,就把村子叫做“田螺坑村”。
田螺坑东南侧是上坂寮村,也姓黄;越过一座小山为下坂寮,姓刘、姓李。田螺坑讲客家话,也会讲福佬话;上坂寮讲福佬话,也会讲客家话;下坂寮福佬话和客家话杂用。语言的混杂和变迁,是客家人与福佬为邻后,受福佬文化影响的结果。但他们的深层文化心理还是客家的,对此,只要看他们祭祖的情况就可了然。这几个村子,村中各有祠堂,但祖祠都在永定县湖坑,村民们都要定期回永定祭祖。书洋乡塔下村、石桥村、河坑村的情况大体也是如此。
书洋乡有一座山岭叫做“五更寮山”,岭上建有一座小庙,名日“萃福宫”。庙前一条羊肠小道,自永定方向蜿蜒而来,直通书洋。过去从永定到南靖移民、赴圩、打工、做生意、走亲串戚,靠两条脚板走路,摸黑起程,走到岭上恰好五更天,“五更寮山”因此而得名。“萃福宫”的主神是圣母陈太后,就是助产、护婴、保平安的临水夫人陈靖姑。庙中楹联日:“萃同人祈平安于昔日,福善信报大德乎今朝。”显然,在一批批永定客家人向南靖迁徙的漫长岁月中,临水夫人充当了移民们心中的救星,是他们克服艰难困苦的精神支柱。移民们在新开辟的天地立定脚跟后,便建造此庙答谢神庥。或许,庙址原来只是一座简陋的草寮,即所谓“五更寮”,供辛苦往来的人们歇歇脚,避避风雨。日后人们稍有积蓄后便拆寮建宫。因此可以说,这座萃福宫就是客家人从永定向南靖移殖的历史见证。
萃福官庙中现存木匾一块,落款是“嘉庆玖年甲子仲春立”。嘉庆九年(1804)是萃福宫最后落成的年代。从简陋草寮发展到具有“宫”的规模,大概要经过百来年的时光。这一历程,大致与各个宗族的形成发展历程相仿。从族谱来看,闽客过渡带只有少数客家宗族在明末清初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多数的客家宗族是在清朝中叶才成熟和壮大起来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