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控:解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7189095
  • 作      者:
    张勤奕编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让患者了解“中美脑卒中协作组”;
  揭示“病在颅内、祸在颈部”的奥秘;
  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手术;
  CEA挽救生命的记录;
  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提示。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勤奕,北京安贞医院脑卒中中心主任、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教授。著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专家,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会常务理事,卫生部脑卒中筛查及防治工程专家组成员。
  1984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1994年赴新加坡学习进修,1998年赴美国留学,学习和研究CEA。2003年倡议并组建“中美脑卒中协作组”,担任中方组长。至今,已在全国十多个省份建立了四十余家以CEA技术为核心的脑血管病防治基地。成功实施CEA手术1600余例。
  2009年,作为“卫生部脑卒中筛查及防控工程”专家组成员,参与制定了卫生部《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和防控指导规范》;编写了《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治疗学》。
  2010年,发起《中国基层医院脑卒中防治合作发展计划(SMILE计划)》。
展开
内容介绍
  《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控:解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一本推广介绍脑卒中防控知识和CEA手术的科普读物。
  作者以成功实施千余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手术的丰富经验和长期从事脑卒中防控事业的独特视角,向读者讲述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公民的第一死因,是危害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的严峻现实。用亲手治疗的众多病例告诉读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呼吸睡眠暂停、脑卒中家族史、吸烟、肥胖等是导致脑卒中的严重危险因素,揭示为什么“病在颅内、祸在颈部”的科学道理,教会读者如何识别脑卒中预警症状和应对办法以及防控脑卒中的有效手段。
  详尽介绍CEA——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脑卒中的金标准手术,以及推广CEA手术的艰辛历程,忠实记录了“中美脑卒中协作组”这支跨国团队的奋斗足迹。
  《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控:解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最感人之处还在于,书中介绍了十几位脑卒中患者接受CEA手术后创造生命奇迹的故事,他们之中有老干部、老科学家、老外交官、老教师等,以及更多的普通百姓。经过CEA手术治疗,他们摆脱了患脑卒中后“水深火热”的煎熬,找回家庭的幸福美满,重拾未竟的宏伟事业,继续书写精彩人生。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脑卒中并不可怕,它不仅可知,而且可防、可治、可控,科学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防控时代慢性病杀手脑卒中的强有力手段。
展开
精彩书摘
  道格拉斯医生,1964年3月24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一个医学世家,爷爷和爸爸都是外科医生。1987年,他毕业于美国最大的教会学校犹他州杨佰翰大学。1991年在密歇根大学结束医学专业学习,直到1994年他都在爱荷华大学医院和临床中心普通外科任住院医师,这期间他获得哈佛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研究生资格。2000~2003年,他先后在阿拉巴马约翰·柯克林诊所伤口护理中心任医疗主任,在犹他州LDS医院和卡顿医院任血管外科主治医师,精通CEA手术。也许是受医学世家环境的熏陶或是曾经就读于教会学校,他更能深刻地理解病人。他说:“病人患病以后,就会在内心失去希望,痛苦变成阴霾无休止地折磨他们的灵魂,而当有特别值得信赖的医生救治了他们,这种喜悦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和分享的。”他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值得病人信赖的医生。
  从2002年开始,道格拉斯就与美籍华人医生王乃栋教授和我在一起筹建中美脑卒中协作组,连续10余年往返于中美两国,积极指导中国医生开展CEA手术,一直担任中美脑卒中协作组的美方专家组组长。
  至今道格拉斯对来中国做的第一例CEA手术仍记忆犹新。当年他接受前辈Donald B Doty教授让他到中国的委托,立即从阿拉巴马州乘飞机到盐湖城,与王乃栋教授会合,一起漂洋过海来到西安,时差还没有倒过来,就和我一起上了CEA手术台。他回忆道:“我第一次在中国做手术的时候,感觉非常困难,我异常担心手术不能成功,因为病人的血管状况非常糟糕,几乎已经全部梗塞,必须让这一段血管重新开放。如果我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手术,病人的生命就会消失。值得庆幸的是,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中国指导推广CEA手术,道格拉斯很有感慨。他说,在美国CEA手术每天都要做,对我来讲已是轻车熟路,但是在中国做CEA手术却非常困难。
  这种困难来自于病人严重的病情。患者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期,直到万不得已才来就医,这就使得CEA手术的风险系数大为增加。在中国,很少有人知道脑卒中与颈动脉有关,而基本的防控很少有人重视,包括政府和医院。道格拉斯认为,改变这种状况一定要求助于政府,一定要获得政府的支持。
  记得有一次我和道格拉斯一起去拜会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研究进一步做好CEA手术的推广工作时,道格拉斯真诚而且非常动情地对王副部长说:“我把我的孩子留在美国,把我的妻子和喜爱的工作留在美国,我为什么要放下一切来中国做这项工程呢?因为我觉得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是有益于所有中国人的,我值得为之付出,也会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如果能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一定会更成功!”
  在中国推广CEA手术这项事业中,道格拉斯一直和我并肩作战,以他的坚毅和执著支持着我。2005年5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筹备举办“天坛国际脑血管会议”。会议安排我在会上作关于《颈动脉剥脱术(CEA)在中国的实践》专题发言。当时国内推广CEA手术遇到很多困难,事业处于低谷,我想即使作了专题发言也收效甚微。正当我犹豫再三时,道格拉斯从美国打来电话,他说:“越是这样的情况,我越要去中国!因为天坛会议是亚洲区最大的交流会议,我们一定要在这样的会议上把我们最真实的东西展示给更多希望了解这项手术的人,相信一定会得到政府和同行的认可和支持。”会议期间,道格拉斯果然飞来中国。这次会议非常热烈隆重。容纳500人的会议厅爆满,连过道都挤满了与会者和旁听者。我在专题发言中提出的在国内推广CEA手术的思路和构想,再一次得到北京乃至全国更多医院领导和专家的认可。有的医院当即表示要建立脑卒中筛查和防控中心。这次会议鼓舞了我重拾事业的信心。
  回到美国后,道格拉斯召集了很多医生同他一起带着仪器来到中国,支持中美脑卒中协作组的工作。事实上,来中国做CEA手术指导,道格拉斯要付出很大的牺牲。在美国,道格拉斯有自己的诊所。他坦诚:“我只能利用假日来中国,并且还要在来之前赶时间将工作尽量做完。回去以后,还要花一段时间将落下的工作补齐。最困难的是,我要花整整一周的时间来倒时差。”
  “我的病人知道我要来中国做CEA手术时,他们都非常认同,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而且我们团队里的同伴也非常支持我。”然而在中国,他们的劳动并不能获得像在美国一样丰厚的收益。在美国,一名血管外科医生的平均年薪是30万美元左右;而在中国,他们的劳动变成了完全不发津贴的公益行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脑卒中与命运
一、我的母亲
二、脑卒中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三、脑卒中使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长官殉职
四、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因脑卒中辞世
五、脑卒中使沙龙成为植物人
六、每个人都是亿万富翁
七、脑卒中夺走了生命的尊严
八、防控脑卒中任重而道远

第二章 神奇的CEA手术
一、一张震撼人心的图表
二、为什么“病在颅内,祸在颈部”
三、颈动脉斑块是怎样炼成的
四、CEA是什么手术
五、CEA手术的前世与今生
六、如果把人体比作一棵树
七、都江堰岁修清淤的启示
八、清除生命线上的“不定时炸弹”——颈动脉斑块
九、幸运的美国公民

第三章 传播防控知识
一、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二、国家是防治脑卒中的坚强后盾
三、CCTV10报道手术治疗脑卒中
四、中美脑卒中协作组
五、我的美国导师Doty
六、可敬的人——王乃栋老师
七、“21世纪的白求恩”——道格拉斯医生
八、中风网和官网
九、筛查是防治脑卒中的基础
十、危险因素和适应人群
十一、筛查包括的主要检查项目
十二、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至关重要
十三、防治脑卒中的常见误区
十四、医改为防治脑卒中助力
十五、美国医疗体系之我见

第四章 耕耘与收获
一、推广CEA手术遇到的困难
二、跋涉路上并不孤独
三、血管里的“浮冰”
四、晕厥背后的“颈”报
五、扎根一线深入基层
六、10万北京市民免费接受脑卒中筛查
七、卫生部《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及防控指导规范》
八、脑卒中筛查及干预工程简介
九、敢为天下先的郑院长
十、“筛查、科普”春季行
十一、“手术、学术”秋季行
十二、中国基层医院脑卒中防治国际学术会——SMILE工程
……
第五章 让您的血管畅通无阻——中央电视台访谈对话录
第六章 同行论道
第七章 CEA手术的10个特例
第八章 患者传奇
第九章 CEA手术的故事
第十章 记者及作家笔下的CEA手术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