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看看几种很正常却并不健康的愤怒。有些人,当他们需要支持时,如果无法从朋友、家庭或工作中获得,就会感到愤怒。当我们完全被悲痛压倒时,往往根本不会想到寻求别人的支持,而是满怀敌意、焦躁、愤怒,把这一切发泄在接近我们的人身上。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种愤怒是怎么回事,就能以健康的方式利用它。感到愤怒,意味着我们没能获得必要的支持。我们可以请别人更多地支持我们,或者寻找提供支持的团体。
迁怒是找错了发泄方向的愤怒。我们希望有人能够对所发生的一切负起责任,需要一个责备的对象,需要有人做出解释。我们可能会在医院里朝着照料逝者的人尖叫怒吼,也可能对亲友去世时待在他身边的人感到愤怒。迁怒于别人是很自然的,随着你慢慢接受现实,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
当我们回忆起与去世的人曾经共度的时刻,或者回忆起相互之间曾经发生的混乱、痛苦和未曾解决的纠葛时,也可能浮现出愤怒的情绪。突然,我们不得不认识到,我们再也无法与这个人真正在一起了。这时候,对往昔的回忆如洪水般阵阵袭来。这些回忆往往与过去的争执、吵闹、伤害难解难分。我们希望自己曾经与那个人一起度过更多的时间,可能会因为过去的冲突而过分责备自己。但这样都不切实际。任何人际关系都不可能完美,如果让自己沉浸在过去“原本应该如何”、“原本可以怎样”的想法中,只会妨碍我们,使我们无法有效地处理当前的愤怒。
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也可能产生愤怒。在当今社会中,愤怒并不是一种容易被人接受的情绪。事实上,许多人甚至并没有意识到愤怒也是悲痛过程中的一部分。各种支持团体以及我们身边的人,有时更希望我们不要表现出愤怒。但是,愤怒的情绪依然存在,而且需要发泄,于是这些愤怒会朝着自己体内发泄。这可能导致我们变得虚弱、抑郁,产生慢性疼痛感,开始做噩梦。
……
展开
——选择与尊严公益网站创办人 罗点点
2008年6月-2011年11月,我担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川中学心理援助工作站站长,带领安心团队在北川中学提供长期心理援助。这本书通过呈现丰富的过来人经验,为读者探索走出哀伤的人生轨迹,提供信心、勇气、希望和智慧,也印证了北川师生走过丧亲哀伤的过来人经验。
——5·12大地震心理援助专家 龙迪教授
这也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哀伤辅导书,罗列并涵盖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丧失,以及如何应对的系统建议。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 徐凯文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