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以拉卜楞地区为中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5126569
  • 作      者:
    常丽霞著
  • 出 版 社 :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以拉卜楞地区为中心》最大的亮点是作者能够以发展的视角,紧密结合当代藏族牧区的生态现实以及生态法治实践,考察和分析当代社会转型期生态习惯法文化的运作实践,研究观点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同时,对于人类学、民族学、法学、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也使得作者能够在民族社区的整体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展开较为全面的思考,这也是《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以拉卜楞地区为中心》值得称许的创新之处。囿于资料的欠缺,《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以拉卜楞地区为中心》关于集体化时期的生态习惯法文化的论述稍嫌薄弱,有待作者以后继续探索。瑕不掩瑜,《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以拉卜楞地区为中心》无疑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三)法人类学视野中的生态习惯法文化
  1.法学家研究进路的困境分析
  研究法律文化,可以根据对法律文化的内涵的不同界定,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西方法理学关于法律文化的研究主要从法律理论和各部门法学的学科领域,把法典看成是封闭的逻辑构架,以纯粹的逻辑方法辨析法律概念,阐述法律条文。
  滥觞于西欧的现代性运动始终带有西方文明的色彩,引进并吸收西方法律制度便成为非西方国家现代性运动的基本内容。中国清末的法律变革运动,由西方法学家担任顾问,将根植于西方法律价值观的法律体系、西方法律的最新成果借由西方法律体系的概念、术语、原则、制度的建构,从体系上完成了中国法律的西化。然而,真正决定法律的现实命运的不是法律的法典、法令,却是法律植根、生长于其中的社会文化土壤。“一个民族的法乃是民族以往历史和精神的产物。”由于西方法学家关于法律的本质理解始终基于西方社会文化的传统,包含着一整套的西方观念形态、价值判断和行为模式。非西方国家引进吸收西方法律的现代性运动,必然面临着作为本民族特定历史的产物的地方性知识与西方法律所蕴涵的法律价值观的相遇和碰撞。
  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最为困扰法律理论与实践的现实问题是被法学家严谨、科学地设计的“国家法”在适用中遭遇“水土不服”的窘境。一方面,基于西方现代性法治理念的立法频频出台,系统的国家法体系已基本建立;另一方面,在偏远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中,其乡土秩序的维系仍然主要依赖其传统的习惯、风俗,国家法游离于乡土秩序之外。乡土秩序自觉主动地选择与乡土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习惯法,国家法因此常常有意无意地被质疑、排斥和规避。由此凸显出我国法治现代性研究中,法学家研究进路的困境。在生态法治领域,民族地区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以及民间秩序对代表精英文化的国家生态法制相疏远的现状,凸显出我国现行生态法制长期以来主要依赖引进西方先进立法理念而忽略本土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弊端。
  2.文化的观点:法人类学的研究进路
  法人类学领域强调以文化的观点研究法律,认为法是构成广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法律文化,绝不能脱离法律植根于其中的整体社会文化环境。法律文化研究需要注重从横向和纵向两种维度对法律文化予以研究。一方面,从横向讲,法律文化研究包括法的各种观念形态、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等现象的发展、演变以及它们或隐或显的各种形态。可以向内、外两个方面展开(梁治平,2002:14)。向内要研究法律思想、法学流派、法律体系和制度、法律设施、机构和作为符号体系的法典和判例以及习惯法和惯例等;向外要涉及文化系统的其他部分,如哲学、宗教、伦理、政治、经济等各领域,更要时时将文化系统作为整体来把握。另一方面,亦要注重从历史的纵向维度对法律文化予以宏观的、动态的考察。传统文化中的法律观、法律价值观等固然是历史的和传统的,然而,这种传统又是现实存在的,并对当代
  的法律文化发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因而,横向和纵向两种维度是法律文化研究必须予以关注且不可偏废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与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二章 生态习惯法文化研究的前提理论问题
第一节 比较视野中法的释义
第二节 法人类学视野中的生态习惯法文化

第三章 拉卜楞地区的生态文化环境
第一节 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
第二节 频繁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拉卜楞藏族牧区生态环境之演变

第四章 藏族传统游牧部落的生态习惯法文化及其传承
第一节 拉卜楞地区藏族游牧部落族源概述
第二节 传统的生计方式
第三节 崇拜与禁忌:藏族牧区原始信仰中的生态习惯法文化
第四节 佛本相融:宗教信仰中的生态习惯法文化
第五节 藏族传统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
第六节 藏族牧区传统生态习惯法文化的特质

第五章 集体化时期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第一节 特殊历史时期藏族牧区的
第二节 以国家话语为中心的牧区革命与生产
第三节 从草山纠纷的解决场域透视集体化时期的生态习惯法文化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第一节 “保持”与“变革”中的藏族生态伦理观
第二节 认知与调适:在传承中变迁的资源利用与管理方式
第三节 草地生态补偿:国家法与习惯法的暗合与补缺
第四节 从草地纠纷的解决场域解读当代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第七章 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未来走向
第一节 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传承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再生与重构
第三节 法治语境下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现实表现
第四节 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未来走向之思考——基于贡献当代法治的视角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