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本书读懂中国书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1086751
  • 作      者:
    王志军,张明慧,永年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志军,山东济南大学艺术学院书法专业专职教师,书画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书法专业的创作、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多次在全国及山东省书法大赛中获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解中国书法的三个维度”,从用品、对象和书家三个方面全面概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经历。其余五个部分全面介绍了五种书体的发展、繁荣和各自的艺术特征。书中共设以下栏目:
       篇章概述:介绍各种书体的发展概况;
       历史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书法艺术发展史,注重可读性和趣味性;
       知识链接:以名词形式阐述与书法艺术相关的事件;
       常识介绍:介绍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如典章制度、人物史实等;
       图片传真:选择历史图片,展示讲述内容的相关场景等。


    一、形式独特:本书与一般介绍中国书法史的通俗读物相比,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该书并不是按时代、全景式的介绍,而是按版块,是第一部全景式地展示中国书法史上五种书体萌芽、发展、繁荣全过程的读本。
    二、可读可查,多功能:延续中华书局版“一本书读懂”书系的写法,以点带面,每一部分前有概述,每一小节后有相关链接,同时附有相关常识。
    三、大众视角,专家水准:针对大众长期以来对于中国书法史的一些误解,用过硬的材料进行了纠正。集趣味性和学术性于一体。


展开
精彩书摘

(二)隶书的流变
    隶书创始时期——先秦
    关于隶书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
    远在隶书之前,我国就已产生了甲骨文、大篆、小篆等书体,这就为隶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关于隶书的创始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称“隶书始造于秦朝”,有的历史文献则将隶书书体的创造归为某个具体人物的贡献。如认为是程邈首先创造了隶书,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即云:“程邈,隶书之祖也。相传邈善大篆,初为县之狱吏,得罪始皇,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之笔法,成隶书三千字。始皇善之,用为御史,以其书便于官狱隶人佐书,故曰隶书。”然而,一种书法体势绝不是一人一时之功所成,我们认为程邈之功当为编纂之功,而非世人所言创始之力。从考古发掘的一些先秦金文、帛书和简册遗物看,隶书的萌芽期当在先秦。
    进入春秋时期,由于王室衰微,诸侯群起争雄。文字不再是专为王室服务的工具,开始逐渐走向社会的中下阶层,文字应用越来越广泛。社会动荡和战事频发,导致“礼崩乐坏”,反映在文字书写上,是更加快速和简化,变庄重为随意,变中锋藏笔为信笔书写,变圆转为方折,变舒缓匀速为快速跳宕,变繁琐修饰为简捷实用。我们把这一时期由于“篆书草写”所蕴含的隶书因素,称为“篆书隶变”。如西周孝王时代的小克鼎铭等作品,在其笔法上已初露隶书的端倪。西周晚期的散氏盘铭文,是早期篆书草写的代表性作品。其书写风格是典型的“草篆”,体势欹侧,结体和笔画变化多端,全文无一字造型类同,无一笔画相同,与以往篆书的端庄圆润、舒缓沉静风格迥异。更为重要的变化,是纵向体势消失,字形由圆趋方,一部分字形更趋于横向开阔(如“田”、“散”、“大”、“内”、“三”、“且”等字)。笔画很少有圆润的转笔,多为转笔与折笔结合、圆中带方的运笔方法(如“封”、“自”、“西”等字),或者是明确折笔的方笔特征(如“田”、“厂”、“原”、“若”等字)。
    到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字开始了由篆向隶的转变。这一点,从一些出土的战国中期的帛书和木简文字上,可以看得非常清楚。通过对考古出土战国时期竹木简牍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篆书的“草写”和“简化”,使先秦篆书中蕴含有明显的隶书意味,纵势压缩,字形趋方,笔画“斜向”逆势藏锋起笔,行笔有起伏变化,但无明显“雁尾”状的波磔特征。侯马盟书和温县盟书是这一时期的早期作品,大篆体势和结构特征明显,是自然状态的篆书书写,篆书草写的特征更加明显:笔墨书写更加随意,笔法具有“方笔”特征,笔画起笔粗重,收笔尖细,方笔意味显著。尤其是春秋时期的温县盟书,除了篆书的基本结构之外,笔法完全是行草书的笔意。仰天湖楚简、楚帛书等,字迹均矮小扁平,大多数横画和竖画已有强烈的隶意。特别是写成于秦武王二年(前309)的青川木牍,大多数字形已出现隶书的笔势、笔顺、笔画连接方式,但还没有出现后来隶书的波势和挑法。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是这一时期较晚的代表作品,体势更趋方整,除尚存篆书的结构特征外,笔画书写更加简捷,横画有微妙的波磔变化,隶书的波势和挑法就比较明显,隶书笔意更加强烈。尤其是其中的“效律简”,基本上属于标准的古隶,在字形上已摆脱了篆书的结体法则。再如成于秦始皇二十年(前227)的“语书简”,则已是一件抄写工整的古隶作品。可以说,从西周时期开始,一些不知名的“书法家”在书写时,往往不受当时篆书规矩的限制,自由性大,出现了一些篆书的变体笔画。他们本无意创造一种新书体,只是为了书写方便、迅速而简化了一些复杂难写的程序。我们把这一时期由于篆书的草写和简化而产生的篆书蕴含隶书意味的演变称为篆书的隶变,简称“隶变”。于是,这种无意的书写,便导致了一种新的书体——隶书的诞生。

 


相关链接
隶书是谁创作的
    隶书的发明者,按照现在的有关记载,应为秦末掌管文书的小官吏程邈,所以在古代,隶书又称为“佐书”。秦始皇在实施“书同文”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秦烧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因而书写效率大大提高。郭沫若也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正的发展》)。
    另据《仙传拾遗》记载,隶书为战国时期的神仙方士王次仲所创。《太平广记》引《仙传拾遗》云:“王次仲者,古之神仙也。当周末战国之时,合纵连衡之际,居大夏小夏山。以为世之篆文,功多而用寡,难以速就。四海多事,笔札所先,乃变篆籀之体为隶书。始皇既定天下,以其功利于人,征之入秦,不至。复命使召之,敕使者曰:‘吾削平六合,一统天下,孰敢不宾者!次仲一书生而逆天子之命,若不起,当杀之,持其首来,以正风俗,无肆其悍慢也。’诏使至山致命,次仲化为大鸟,振翼而飞。使者惊拜曰:‘无以复命,亦恐见杀,惟神人悯之。’鸟徘徊空中,故堕三翮,使者得之以进。始皇素好神仙之道,闻其变化,颇有悔恨。今谓之落翮山,在幽州界,乡里祠之不绝。”此乃神仙家语,聊备一说。
    隶书的成熟期——两汉
    两汉既是我国隶体的定型和成熟时期,也是我国汉字书法史上的关键时期。从汉字的形体发展方面看,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是隶书,同时小篆也仍在应用,而东汉在隶体大盛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草书、行书和楷书。两汉隶书发展,又可分为两个阶段。清末康有为认为:“西汉人变秦篆长体为扁体,亦得秦之八分;东汉又变西汉而增挑法且极扁,又得西汉八分。”由此可见,西汉之隶书体与东汉有很大的区别,是处于篆、隶之间的一种书体。因此,有的书学者称西汉隶书为古隶,称东汉隶书为今隶。从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简和内蒙古的居延汉简以及帛书《老子》甲乙本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汉的隶书直接继承了秦隶的传统,既有篆书圆融流动的笔意,又有八分的波磔与行草书的连笔;字形大小参差、错落有致,结字或取纵势、或取横势,行气疏朗而又气韵连贯。西汉马王堆帛书已经是明确的隶书结体,字形变圆为方,笔画呈方笔,并且具有微妙的起伏变化,收笔“重按”、“挑起”具有隶书的波磔特征。西汉中晚期的定县汉简,书于汉宣帝时期(前73—前49),体势端庄平稳,横向延展,波磔笔法定型。早定县汉简一年的“元平元”(前74)砖文,体势方正,隶书笔法规范,呈现出明显的波磔笔法特征。以往由于西汉存世碑刻较少,《五凤二年刻石》和《莱子侯刻石》虽然隶书结构明显,但无成熟隶书的波磔笔画特征,再加上竹木简牍和帛书尚未大量出土,因此前人认为隶书的成熟是在东汉初期。西汉定县汉简和“元平元”砖文的出土证实,隶书的成熟是在西汉中后期,至少应该在公元前74年之前。
    出土简牍隶书证实,隶书的兴盛始于西汉。进入东汉以后,隶书变西汉之体而增挑法,形成了定型的隶书,达到高度成熟的状态。隶书的兴盛包括自然书写状态的简牍隶书和东汉官方非自然书写状态的碑版刻石隶书、摩崖石刻隶书和砖文隶书等。定型后的隶书,有了最能体现隶书标准体的波、磔笔画。其在左为平弯,逆而不顺,故多短促;在右为后人称为燕尾的磔。除波、磔画外,隶书的长横画有蚕头、波势、仰势、磔尾;点如木楔,竖如柱,折如折剑。从体势上看,已由纵势长方,渐次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中宫笔画收紧,由中心向左右舒展。此时的隶书,从用笔到结体,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矩。它既庄重严整,又劲挺若动,具变化之妙。我们从东汉留传下来的大量碑版文字中,便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在汉代简牍隶书出土之前,我们对汉代隶书的认知,主要是通过刻石隶书和历代书法史论文献。汉代简牍的大量出土是近百年的事情,现有汉代简牍出土资料,向我们展示了篆书是如何经过草写首先演化为隶书,如何演化为草书(章草),并为下一步楷书、行书的演化做好准备的。
    东汉简牍隶书主要出土于我国西北地区,如内蒙古居延汉简、甘肃武威汉简和甘谷汉简。简牍隶书出土数量多、跨越年代长、风格多样、个性鲜明和自然书写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当代书坛的关注。简牍隶书不仅提供了有关历史实事的考证材料,也为当代书坛重新认识隶书的形成原因和具体演化形态,以及汉代隶书日常书写的真实面貌,提供了可信的佐证和书法资料。
    汉代简牍隶书是一个庞大、风格细致多样、发现认识时间较短的书体存在。同时,汉代简牍书法,还蕴含大量的草书、行书和楷书的书写因素。对于汉代简牍书法的全面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汉代隶书的全貌和篆书向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具体演化过程。
    东汉树碑立传之风特盛,所遗碑版最为精湛也最多。根据应用环境和形质的不同,东汉刻石隶书可以分为摩崖刻石隶书、碑版刻石隶书和题名刻石隶书。如《石门颂》为摩崖刻石隶书,《礼器碑》和《曹全碑》等为碑版刻石隶书。题名刻石隶书是指体现在画像石、石阙、墓室等非以书法为主题内容的石材上的隶书,这一类隶书书写比较随意,字数不多。

 


东汉代表性刻石隶书一览表
……
    从上面表格所给信息我们可以总结为:一、摩崖刻石隶书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并且数量较少。东汉中后期(桓帝)石刻隶书成熟规范以后的摩崖刻石隶书只有《西狭颂》和《杨淮表记》两处,地点也是在西北的甘肃和陕西;二、东汉中后期刻石隶书的主流制作形式是碑版刻石,存世数量巨大,风格多样。制作年代集中在桓帝至东汉末大约七十年的时间内;三、刻石主要分布在中原文化比较深厚的以陕西为中心的陕、甘、豫地区和儒家文化比较浓厚的以山东为中心的鲁、冀等地区。
    摩崖刻石隶书,是指将隶书书写、凿刻在山体的悬崖峭壁或巨大山石体面之上。东汉摩崖刻石隶书主要有《开通褒斜道刻石》、《石门颂》、《西狭颂》和《杨淮表记》四种,其中《石门颂》和《杨淮表记》风格比较相近。其共同特征是:古朴自然、雄浑大气、稚拙奇妙。
    由于东汉碑版刻石隶书存世数量巨大,我们从欣赏和临摹学习的角度出发,将东汉碑版刻石隶书进行归类并且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赏析和评说。对碑版刻石隶书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如文字内容、历史年代、社会阶层、地域特征、石材形制、布局整齐与否、书写与刻制是否统一、书体演化的阶段性特征、作品风格、字体大小、字体形状、字体结构、笔法特征、书写性与装饰性等。
    以风格为评价内容的东汉主要碑版隶书一览表
    ……
    笔法为评价内容的东汉主要碑版隶书一览表
    ……
    以结体为评价内容的东汉碑版隶书一览表
    ……
    传世的东汉碑版达一百七十余种,所表现的书法风格也多种多样。而其中最受后人称道的,是汉隶“馆阁体”的代表作《礼器碑》。清王澍《虚舟题跋》云:“此碑上承斯、喜,下启钟、王,无法不备而不可名一法,无妙不臻而莫能穷众妙。”这种碑刻隶法,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可以说,隶体书法至汉末已经发展到顶峰,处于盛极而衰的境地。

 

 

相关链接
长沙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1972年,湖南省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发掘了一号墓。1973至1974年初,又发掘了二号和三号墓。由于马王堆汉墓两千多年来从未被盗,保存完好,因此出土了大量的文物,震惊了世界。特别是一号墓出土的历两千年不腐的神奇女尸及三号墓出土的大量帛书文献,为研究西汉初期的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据《史记》和《汉书》记载,长沙相利仓于汉惠帝二年(前193)卒。二号墓发现“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仓”三颗印章,表明该墓的墓主即第一代轪侯利仓本人。一号墓发现年约五十岁左右的女性尸体,墓内又出“妾辛追”骨质印章,墓主应是利仓的妻子。三号墓墓主遗骸属三十多岁的男性,可能是利仓儿子的墓葬。三号墓出土的一件木牍,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样,标志着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前168)。一号墓内棺覆盖了一幅精美的T型帛画,画面上、中、下三部分分别表现了天上、人间与地下的场景,体现了当时楚地的传统习俗。同时,一号墓还出土了大量陪葬用的漆器,如杯、盘、化妆盒等。在三号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帛书,其中包括《易》、《老子》、《战国纵横家书》、《养生方》等汉初学术与方术文献,其中《易》与《老子》都与今本有较大的区别,被认为是这些书正式定本之前流行的传抄版本之一。大量的方术文献有助于了解汉初的占卜、星相、医术、房中术等内容。帛书的字体接近于汉隶而别具一格,被书界称为“马王堆体”。
    穷则思变、形体多姿的六朝隶书
    隶书到东汉桓、灵时期,已发展至极致。同时,随着魏、晋时期楷书的兴起与普及,隶书也逐渐被楷书所取代而退出了实用阶段,仅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被保留下来。此时,从老庄哲学发展而来的玄学,也有力地推动了艺术精神的自觉,形成了我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个辉煌时期。书家们从审美的要求出发,对隶体书法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美的探索,使得这一时期的隶书书法呈现出多采多姿的景象,其主要表现为:一、袭汉末之流俗。隶书发展到熹平石经,已成为严格的庙堂书法。由于这种书法过分地强调某一方面的社会功利目的,因而就牺牲了其最精髓的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在书法上主张法度规范、不逾绳墨。三国时期钟繇所书的《上尊号奏》和《曹真残碑》、晋朝的《张朗碑》等都属于此类。这种书体点画坚挺,笔法迅捷,主笔夸张,波挑明显,在用笔上虽不失汉法,但过于讲求疏密匀整、整齐划一,因而显得僵死。也正是这种书法,才开了唐隶之先河。其整体上虽显得庄重、精妙,但缺乏汉碑的凝重、浑朴之气,因而也就缺少意趣。二、章草继续发展。章草作为隶书的草写体,在字体和书体的演变上具有双重意义。在字体上,它使隶书过渡到楷书;在书体上,它又使隶书过渡到今草。作为楷书母体和后来一切草书之祖的章草,在六朝时期的书坛上并没有销声匿迹,如晋索靖的《月仪帖》、《出师颂》等。这种书体用笔是隶,结体似楷,意态为草。三、以隶为主略带楷意的隶楷体。魏、晋时期兴盛的楷体书法,对隶体书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北碑中,这种隶楷体非常多,如为数众多的北朝摩崖石刻和隋朝的部分造像题记。它方重安稳,其结构全用隶法,用笔则多为楷体,因而显得清劲峻峭。四、隶用篆法。这类书法作品,结构全用隶法,在笔画造型上运用篆书的某些写法,通过一些圆弧形的笔画,力图使隶书已呈现出的呆板结构发生一些变化,其代表作为隋朝的“正解寺残碑”等。
    书法艺术发展至隋朝,经过数百年的隶、楷、篆杂糅以及魏、晋以来艺术主体精神和客体化自由的发展以及艺术家们不断自觉地强化对“法度”的追求,使其书学思想从魏、晋、六朝超形质而重精神、追求天真自然的审美趋向,逐步地转向并形成新的注重形质、注重法度的审美定势。可以说,隋朝在我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它上承六朝遗绪,下开唐隶之风,使得隶体书法过分地强调装饰性,一味地追求平稳工整,以致日趋僵化,直接造成了隋朝以后的唐、宋、元、明近千年中国隶体书法的衰微。

 


展开
目录

前言
一  理解中国书法的三个维度
(一)书写用品——文房四宝…………
(二)书写对象——汉字和汉文学…………
(三)书写者——书家…………
二  五种字体的流变:篆书
(一)篆书概说…………
(二)篆书的流变…………
(三)名家述评及名迹赏鉴…………
(四)学习导引…………
三  五种字体的流变:隶书
(一)隶书概说…………
(二)隶书的流变…………
(三)名家述评及名迹赏鉴…………
(四)学习导引…………
四  五种字体的流变:草书
(一)草书概说…………
(二)草书的流变…………
(三)名家述评及名迹赏鉴…………
(四)学习导引…………
五  五种字体的流变:行书
(一)行书概说…………
(二)行书的流变…………
(三)名家述评及名迹赏鉴…………
(四)学习导引…………
六  五种字体的流变:楷书
(一)楷书概说…………
(二)楷书的流变…………
(三)名家述评及名迹赏鉴…………
(四)学习导引…………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