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山水画教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2058979
  • 作      者:
    姜怡翔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人民美术出版社,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国家级美术专业出版机构,力图打造一批新型的、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前瞻性、示范性的艺术教育教材。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推动国内艺术教育的变革,促使学院式教学与科研得以跃进式的发展,并且以此为国家催生、储备新型的人才群体。
    我们将努力打造符合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的精品示范性教材。
展开
作者简介
    姜怡翔,1962年生,山东海阳人。1981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1985年毕业并留校任教。现任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密处也寻香》获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寿者多福》被评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优秀作品和陕西展区“一等奖”。《有亭深竹里》获陕西省首届花鸟画展“特别奖”。《晓风拂影》入选全国第三届中国画展并获“2008青年美术家提名展‘国画组’优秀奖”。《玉树银花》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展开
内容介绍
    《高等教育“十二五”全国规划教材·中国重点美术学院系列教材·西安美术学院:山水画教程》以本科山水画专业学生为教授对象。以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为主体框架,强调传统基础、绘画意识、创作能力的相互关系,将之融入不同年级的教学中,浅绛、青绿、水墨以及创作课程均始终强调艺术关系这条主线。在掌握基本技法规律的同时,明确多元化创作风格的重要性;介绍山水画的基本技法与规律之外,更加明确山水画的独立价值。
展开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传统山水画作品临摹
第一节 临摹
经验提示:临摹学习
教学重点
第二节 临摹的方式
知识链接:摹与临
第三节 临摹的取向
一、系统地了解和学习
二、重点山水画家或技法的深入研究
三、技法类属的专项练习
经验提示:山水画临摹的要求
第四节 有关临摹的几个问题
一、范本选择
二、课徒稿和名家课徒范本
三、起稿
知识链接:大师谈临摹
四、局部临习
第五节 笔法·浅绛山水的临摹(五代至宋)
第六节 笔法·浅绛山水临摹(元)
案例分析:王蒙笔法变化图例
第七节 笔法·浅绛山水临摹(明清一)
临习要点
临习要点
临习要点
第八节 笔法·浅绛山水临摹(明清二)
知识链接:值得临习的王麓台笔法
浅绛山水作品临摹·学生作业
作业点评
第九节 墨法·水墨山水临摹(五代至宋)
经验提示:一个狮子的身上显示千万个狮子
案例分析:水墨经典
第十节 墨法·水墨山水临摹(五代至宋)
第十一节 墨法·水墨山水临摹(元)
第十二节 墨法·水墨山水临摹(明清一)
案例分析:理性墨法的叠加
第十三节 墨法·水墨山水临摹(明清二)
经验提示:石涛水法的活性注入
水墨山水画临摹·学生作业
作业点评
第十四节 色法·青绿山水临摹
经验提示:过程和“火候”
知识链接:青绿各法
第十五节 色法·青绿山水临摹(大青绿)
大师作品分析:《千里江山图》—一以知其源流
经验提示:追本求源
专题练习一:大青绿
经验提示:工而精的明代青绿
专题练习二:小青绿
案例分析:小写意笔法与小青绿色法结合的典范
经验提示:双钩的水墨技巧
专题练习三:没骨法
案例分析:蓝瑛《白云红树图》画法
专题练习四:浅绛色法
青绿山水临摹·学生作业
附:浅绛色法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作业尺寸及数量

第二章 山水画写生
第一节 山水画写生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山水画写生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 山水画写生的工具材料
第四节 山水画写生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方法
二、写生中形式法则的运用
1. 取舍
知识链接:实景与心境的理解
2. 概括
知识链接:观察与体验
3. 虚实
4. 藏露
5. 肌理
6. 衬托
7. 夸张
8. 色彩
三、笔墨表现
知识链接:有笔有墨是写生的基本要求
四、构图章法
知识链接:掌握传统技法是写生的前提条件
第五节 意象造型观与“目识心记”
知识链接:形神关系法则
第六节 专项练习
一、单项科目练习
1. 树法写生练习
2. 山石法写生练习
3. 坡石法写生练习
4. 云水法写生练习
5. 建筑写生练习
二、组合科目练习
1. 树石组合写生练习
……
第三章 山水画创作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