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老北大讲义:中国金石学概论
0.00     定价 ¥ 4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8757392
  • 作      者:
    马衡
  • 出 版 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马衡(1881—1955),浙江鄞县人,字叔平,我国著名的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对中国考古学由金石考证向田野发掘过渡有促进之功。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由我国近代考古学先驱马衡先生所著,是其任教北大时的讲义。本书不仅探讨了金石学的定义、范围与历史,同时也指出了金石学研究的方法与材料的搜集、保存、流传等处置方法,堪称全面的学科导论性文献,具有统领学科的巨大价值,对于后续的金石学研究起到了引导作用,被誉为近代金石学的开山之作。


展开
精彩书摘
  绪论
  第一章金石学之定义及其范围
  金石者,往古人类之遗文,或一切有意识之作品,赖金石或其他物质以直接流传至于今日者,皆是也。以此种材料作客观的研究以贡献于史学者,谓之金石学。古代人类所遗留之材料,凡与中国史有关者,谓之中国金石学。
  凡甲骨刻辞、彝器款识、碑版铭志及一切金石、竹木、砖瓦等之有文字者,皆遗文也。其虽无文字而可予吾人以真确之印象者,如手写或雕刻之图画,明器中之人物模型及一切凡具形制之器物等,皆有意识之作品也。
  由上所言,既名金石学,而范围乃不仅限于金石者何欤?盖有故焉。试先述其名称之由来及学科成立之概况。
  商周之时,所谓金石者,皆指乐器而言,非今之所谓金石也。其以金与石并举,而略同于今之定义者,盖自秦始。《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群臣奏议及始皇二世诏书,多曰金石刻,或曰金石刻辞。其意盖欲以文辞托之不朽之物质,以永其寿命,故合金与石而称之曰金石刻或金石刻辞。后世称此类刻辞,谓之金石文字,或竟简称为金石。
  五代以前,无专治金石学者。昔傅山问阎若璩,“此学始于何代何人”,阎举七事以答之。王鸣盛为钱大昕作《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序》,又续举十一事。李遇孙辑《金石学录》,其第一卷中皆辑自经典、《史》、《汉》以及唐五代者,并阎氏王氏所举者计之,亦不过四十余事。此四十余事中,不皆属于考证。其有可以订讹补缺者,亦皆一鳞片甲,不能成家。有宋一代,始有专攻此学者,欧阳修《集古录》为金石有专书之始。自是以后,吕大临、薛尚功、黄伯思、赵明诚、洪适辈,各有著述,蔚为专家。郑樵作《通志》,以金石别立一门,侪于二十略之列。而后金石学一科,始成为专门之学,卓然独立,即以物质之名称为其学科之名称矣。
  宋以来之为此学者,大致分为二类。其一可名为古器物之学,不论其为金为玉,不论其有无文字,凡属三代、秦、汉之器物,皆供赏玩者是也。其一可名为金石文字之学,不论其物质之为何,苟有镌刻之文字,皆见采录者是也。故此二者之范围,最初仅限于器物及碑碣,其后乃渐及于瓦当砖甓之属。至于今日,古物出土之种类,日益滋多,殷虚之甲骨,燕齐之陶器,齐鲁之封泥,西域之简牍,河洛之明器等,皆前人著录所未及者。物质名称虽不足以赅之,而确为此学范围以内所当研究者。故今日之所谓金石学,乃兼古器物学、金石文字学而推广之,为广义的学科名称,非仅限于狭义的物质名称已也。
  第二章金石学与史学之关系(缺)
  分论
  第三章历代铜器
  考古学家谓人类进化之阶,由石器时代进而为铜器时代,更进而为铁器时代。中国当商周之时,  铜器最为流行,是为中国之铜器时代。今日流传之古铜器,十之七八为其时之物,文字花纹制作皆工细绝伦。吾人观其艺术之精,即可想见当时冶铸术演进之程序矣。古籍中于金工之事记载详备者,当推《考工记》一书(《考工记》虽以补《周礼·冬官》之缺,犹不失为东周时之书)。《记》言:“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凫氏为声,栗氏为量,段氏为镈器,桃氏为刃。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锺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此言分职及合金之品数也。六职各条,则言诸器制作之法也。又篇首云,“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则言百工之事世继其业也。分工则其艺专一,世业则其术精进,无惑乎商周时代铜器之多且精也。降至秦汉,世工之制虽侵废止,而铜器时代之积习尚未尽除,故尚方服御诸器犹相沿用铜。至于后世,铜之材料渐缺,以之铸钱犹虞不足,遑论铸器。故始而严禁以铜铸器,继而毁器以铸钱矣。今传世诸器,商周为多,秦汉魏晋次之,六朝以后最少者,职是故也。
  其名称类别,偻指难数,今括其大要,约分六目:  一曰礼乐器,二曰度量衡,三曰钱币,四曰符玺,五曰服御器,六曰古兵。次第述之如下。
  ……
展开
目录
卷一中国金石学概要(上)    1
绪论       3
第一章金石学之定义及其范围    3
第二章金石学与史学之关系(缺)    5
分论       6
第三章历代铜器    6
一礼乐器    7
二度量衡    22
三钱币       27
四符玺       33
五服御器    42
六古兵       51
 
卷二中国金石学概要(下)    59
第四章历代石刻    61
一刻石与碑之别       62
二造像与画像之别    65
三经典诸刻与纪事诸刻之别    69
四一切建筑品附刻之文    88
第五章金石以外诸品    94
一甲骨       94
二竹木       98
三玉    101
四匋附明器瓦专       105
第六章前人著录金石之书籍及其考证之得失(缺)       106
结论    107
第七章今后研究之方法(缺)    107
第八章材料处置之方法(缺)    108
 
卷三铜器    109
中国之铜器时代       111
戈戟之研究       116
汉延寿宫铜镫跋       121
北魏虎符跋       122
 
卷四度量衡制度       125
历代度量衡之制       127
一研究历史应先知历代度量衡之差异率       127
二度量衡之产生       128
三度量衡之所以差异       128
四序历代度制    130
五序历代量制    132
六序历代衡制    133
七总序度量衡增进率之比例    134
《隋书·律历志》十五等尺      135
新嘉量考释       143
 附新嘉量表     150
湿仓平斛跋       152
 
卷五石刻    155
石鼓为秦刻石考       157
明安国藏拓猎石碣跋       165
汉三老赵宽碑跋       167
汉司徒袁安碑跋       170
汉司空袁敞碑跋       171
晋荀岳墓志跋    174
北魏墓志跋六种       177
一北魏恒农太守寇臻墓志跋    177
二北魏卢奴令姚纂墓志跋       179
三魏故持节督豳豫二州诸军事冠军将军
豫州刺史乐陵王元君墓志铭跋       180
四魏张满墓志跋       181
五东魏华山王元鸷墓志铭跋    182
六魏徐州刺史吴郡王萧正表墓铭跋       182
保定莲花池六幢考跋       184
 
卷六石经    187
从实验上窥见汉石经之一斑    189
一字体       190
二经数       191
三经本      192
四行款       195
五石数       196
六人名       197
石经词解    199
一起源       199
二后世之继起    200
三历代立石之概况    201
四原石之存佚    203
五覆刻本及传拓本之流传       204
六石经与教育之关系       206
魏石经概述       208
汉石经集存原序       212
汉石经易用梁丘本证       214
汉熹平石经周易残字跋    218
附钱玄同读汉石经周易残字而论及今文易的篇数问题       221
汉石经《鲁诗》校文       230
汉熹平石经《论语·尧曰》篇残字跋      233
魏正始石经《尚书·多士》及《春秋》文公残石跋      236
宋范祖禹书《古文孝经》石刻校释       237
晁公武刻《古文尚书》残石跋       245
 
卷七书籍制度    247
 中国书籍制度变迁之研究     249
一材质及其兴废之时期   249
二形式及其装置之法      252
记汉居延笔       263
汉永光二年文书考释       268
汉兵物簿记略    270
 
卷八序跋杂文    275
谈刻印       27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