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9102975
  • 作      者:
    杨天石著
  • 出 版 社 :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先生关于蒋介石研究的第一部结集的专著,经中共中央统战部审读,获华夏英才基金会资助,于2002年首次出版。2003年,有人捏造理由,化名向中央揭发,并在个别网站上狂批3个月,指责作者“吹捧蒋介石为民族英雄”,但经权威部门认真审读,最终认定“这是一本扎实的学术著作”,“是研究,不是吹捧”。2014年,又有人再次指名批判此书,而此书始终未倒。

时间是检验经典的永恒标准;十四年后原样再版,真假是非,任由读者评说。


展开
作者简介

杨天石,江苏东台人,1936年2月15日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生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导,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及《中国哲学》编委、《百年潮》杂志主编、《世纪》杂志顾问、《炎黄春秋》特约编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杨天石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尤长于中华民国史、中国国民党史和蒋介石的研究。著有《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等二十余种。其中《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被全国31家媒体共同推选为2008年十大好书,并获香港书奖;《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获2014年《作家文摘及香港《亚洲周刊》“十大图书奖”。


展开
内容介绍

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一位复杂人物。他的一生,有功有过。杨天石先生的《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一书,就是关于蒋介石研究的重要成果。本书利用在国内第二历史档案馆、台湾国民党党史会档案、大溪档案,美国哈佛大学、国会图书馆等地所藏档案,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分专题对蒋介石进行了深入探讨——如蒋介石刺杀陶成章事件、蒋介石在上海办交易所事、中山舰事件中的蒋介石、蒋介石与胡汉民的矛盾冲突、北伐中蒋介石与国民党左派的矛盾冲突、蒋介石的对日战略,等等。这些专题研究有的具有独创性,填补了以往蒋介石研究的空白,有的则因新材料的发现,而对老问题又提出了新见解,订正了以住的偏颇或模糊不清之处。胡乔木同志生前读到了本书中《中山舰事件之谜》一文,曾经赞誉它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具有世界水平”的著作。


展开
精彩书评

对蒋介石的研究,使得一些学者有了真正理论上的勇气,去面对一个真正的蒋介石。在这个过程里,杨天石先生起了很大、很好的作用。

——耿云志(胡适研究专家。社科院近史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


我赞成杨先生的三句话。第一句话,蒋介石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第二句话,蒋介石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第三句话,蒋介石是有功也有过,有大功也有大过的人物。这三句话很能概括蒋介石的特点。

——陈铁健(社科院近史所研究员)


《评〈中国之命运〉》、《窍国大盗袁世凯》、《人民公敌蒋介石》、《中国(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这几本书在国共内战中起了很大的政治宣传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几本书被当作真实的历史全盘加以接受,很少人想到,这一个政治化以后的蒋介石和真实的蒋中正之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更少有人以公正持平的态度,尽可能地把历史真相呈现出来。杨天石这一本书标明“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运用解密的蒋中正的日记,终于把真实的蒋中正从深锁于各种政治迷雾和个人私密之中找寻了回来。

——陈永发(台北中研院院士、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展开
精彩书摘

从蒋介石日记看他的早年思想

这里所说的蒋介石的早年,指1919年到1926年,时当33岁到40岁之间,这一时期,蒋介石追随孙中山革命,和共产党合作,是他一生中比较重要的时期。但是,历史不能割断,一个人的思想也不能割断,因此本文的考察范围将适当下延。

一个人的日记往往最能反映他的内心世界。本文所用资料,以蒋介石留在大陆的日记为主,少数地方则以其他资料参证。

为什么考察从1919年开始呢?因为蒋介石此前的日记仅存片断,其他已在福建永泰作战时失落。


一 吸纳新潮,崇拜旧学

五四以后,新思潮大量涌入,知识分子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新式书报,企图从中找寻救国真理,蒋介石也不例外。这一时期,他把“研究新思潮”列为自己的学课,自觉地、有计划地阅读《新青年》等刊物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方面的书籍,俨然是个思想开通、追求进步的新派人物。

蒋介石阅读《新青年》始于1919年,至1926年,在他的日记中不断出现有关记载。如:

1919年12月4日日记云:“看《新青年》。”

1919年12月5日日记云:“上下午各看《新青年》杂志一次。”

1919年12月10日日记云:“看(《新青年》)易卜生号。”

1920年4月9日日记云:“在船中看《新青年》杂志。”

1926年4月21日日记云:“看《新青年》。”

1926年4月22日日记云:“看《新青年》。”

1926年5月5日日记云:“看《新青年》。”

五四以后,各种新式刊物如雨后春笋,但蒋介石对《新青年》似乎情有独钟,除该刊及北京大学罗家伦等编辑的《新潮》外,别的刊物蒋介石很少涉猎。

经济问题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中心问题。从蒋介石日记中可以发现,他曾经用相当多的精力钻研经济学的有关问题。如:

1919年12月8日日记云:“看孟舍路著《经济学原论》。”

1919年12月12日日记云:“看津村秀松著《国民经济学原论》。”

1920年2月6日日记云:“看《经济学》,至社会主义章。”

1925年3月30日日记云:“看经济学,如获至宝。”

1925年5月4日日记云:“看《经济思想史》。以后拟日看《经济思想史》数十页。”

在阅读经济学有关著作的过程中,蒋介石也偶尔写下他的感想。1920年1月16日日记云:“看经济学,心思纷乱,以中国商人恶习不除,无企业之可能。”同年2月7日日记云:“看《经济学原论》完。津村主张,皆为调和派的论调,其中不能自圆其说者亦只顾滔滔不绝,彼之老实,堪笑亦堪怜也。”

研究经济学不可能不研究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蒋介石同样投入过相当的精力。如:

1923年9月6日日记云:“看马克思经济学说。”

1923年9月21日日记云:“看马克思学说。”

1923年9月22日日记云:“看《马克思学说概要》。”

1923年10月3日日记云:“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下午亦然。”

1923年10月7日日记云:“看《马克思学说概要》。”

1923年10月9日日记云:“看《马克思学说概要》。”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给蒋介石的第一印象是深奥难读。据他自述,《马克思学说概要》的“经济主义”部分,他读了三遍,还感到“不能十分了解”。有时,他不得不掩卷而去,但是,读来读去,他终于读出了滋味,甚至读出了“玄悟”:

1923年9月24日日记云:“今日看《马克思学说概要》完,颇觉有味。上半部看不懂,厌弃而去者再。看至下半部,则多玄悟,手不忍释矣!”

1923年10月18日日记云:“看马克思学说。下午,复看之。久久领略真味,不忍掩卷。”

看书看到了“不忍掩卷”的程度,说明蒋介石对马克思主义已经有了相当了解并且相当有感情了。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代表作,对该书,蒋介石也有涉猎。

1923年10月13日日记云:“看《共产党宣言》。”

1923年10月16日日记云:“看《共产党宣言》。”

1923年10月18日日记云:“看《共产党宣言》完。”

从蒋介石日记中,还可以看出,他还多次阅读《列宁丛书》,印象良好。1925年11月10日日记云:“看《列宁丛书》第五种。其言劳农会与赤卫军之组织与新牺牲之价值,帝国主义破产之原因,甚细密也。”同年11月21日日记云:“看《列宁丛书》。其言权力与联合民众为革命之必要,又言联合民众,以友谊的感化与训练为必要的手段,皆经验之谈也。”

在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过程中,蒋介石接受了某些影响。1925年11月,他准备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同学录作序,打算既谈人生观,也谈宇宙观,苦无心得,最后决定重点阐述“精神出自物质,宇宙只有一原”二语,显然,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不过,这一时期,蒋介石又读到了《泰戈尔传》一书,使他又从马克思主义身边走开了。同年11月12日日记云:“今日看《泰戈尔传》二次。泰戈尔以无限与不朽为人生观之基础,又以爱与快乐为宇宙活动之意义。列宁以权力与斗争为世界革命之手段,一以唯心,一以唯物,以哲学言,则吾重精神也。”这段日记表明:在唯心与唯物的二元对立中,蒋介石选择了“唯心”;在“爱与快乐”和“权力与斗争”的二元对立中,蒋介石选择了泰戈尔学说。这成为他后来走向基督教,拒绝马克思的起点。

这一时期,蒋介石也曾深入地研究过德、法、俄诸国的革命史。1923年,他认真地读过《德国社会民主党史》。1926年,他在阅读《法国革命史》的过程中发现俄国革命和法国革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6月9日日记云:“看《法国革命史》,乃知俄国革命之方法、制度,非其新发明,十之八九,皆取法于法国,而改正其经验也,然而益可宝贵也。”可见,他对俄国革命中的许多做法是持肯定态度的。其后,他认真地阅读《俄国革命史》一书。6月23日、26日、27日、28日,其日记都有阅读该书的记载。7月21日,他开始阅读《俄国共产党史》。8月11日,他在向衡州进发船中继续阅读《俄国革命史》,并且在日记中写道:“甚觉有益也。”值得注意的是,一直到1931年12月,他还在阅读该书。蒋介石后来虽然反苏反共,但是,在他的统治术中,仍然有不少来自苏俄的东西。

蒋介石日记中,也常有他阅读孙中山思想有关著作的记载。如:

1923年5月9日日记云:“看《平均地权论》。”

1925年1月9日日记云:“摘录《精神教育》‘军人之身’一段,中师之伟大议论足以立懦振疲,使人阅之,气殊虎虎。可谓观止矣!”

1925年1月16日日记云:“船上看《民生主义》第三讲完。晚,回长洲,船中看《民生主义》第四讲完。打倒帝国主义,解除人民痛苦,为余一生事业。《三民主义》一书,博大精深,包罗万有,而其主脑则在此二语也。”

1926年7月7日日记云:“看《建国方略》……全以经济为基础,而以科学方法建设一切,实为建国者必需之学。总理规划于前,中正继述于后,中华庶有豸乎?”

1926年8月8日日记云:“甚矣行易知难之理大矣哉,非总理孰能阐发无遗也。”

从这些记载中,不难看出蒋介石对于孙中山的崇拜心情。这种情况,使他很难听得进任何对孙中山学说的批评。

五四时期许多新潮人物大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强烈批判态度。蒋介石与他们不同,他虽然吸纳新思想,却并不废弃旧学。从这一时期的蒋介石日记看,他喜读诸葛亮《前出师表》和文天祥《正气歌》等,也喜读《心经》等佛学著作。不过,他最喜读、常读的还是曾国藩、胡林冀、左宗棠等人的著作。1921年4月29日,他重读《曾文正公全集》,有“旧友重逢”之感。1923年3月,他读胡林翼的《宦鄂书牍》,决定“日尽一卷”。比较起来,蒋介石读新学诸书,常常食而不化,而读旧学诸书,则如鱼得水,常常用以作为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原则,或用以作为治兵、从政的轨范。如:

1922年3月25日日记云:“看胡文忠集,其言多兵家经验之谈,千古不可磨灭,非知兵者不能言,亦非知兵者不能知其言之深微精确也。”

1922年4月11日日记云:“胡公之言、德、功三者,皆有可传,而曾公独称其进德之猛,是可知其虚心实力,皆由刻苦砥砺之德育而来,其办事全在于‘赏罚严明、知人善任’二语中用工夫……崇拜胡公之心,过于曾公矣!”

1922年11月4日日记云:“晚,看曾文正公书牍,至《复陆立夫书》,有‘事机之转,其始赖一二人默运于渊深微莫之中,而其后人亦为之和,天亦为之应’。信乎,吾当以一二人者自任也。”

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曾国藩、胡林翼等人对蒋介石的深刻影响。

1926年以后,蒋介石的读书生活逐渐发生方向性的转变,即废弃新学,专读旧籍。例如,他1934年的读书计划为:王船山、顾亭林、程氏兄弟、朱子、《资治通鉴》、张居正、王安石、管子、韩子,没有一本新潮方面的书。这种情况,反映出蒋介石思想的重要变化。


二 民族主义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遭到世界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华民族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因此,民族主义思想空前发达起来。

蒋介石早年即具有民族主义思想。当时主要内容是反清,宋遗民郑思肖(所南)的《心史》曾经是他最爱读的著作 。五四运动后,蒋介石的民族主义思想逐渐向反帝方向发展。

五四运动给了蒋介石以强烈震动。他高度评价中国人民在运动中表现出的斗争热情和爱国精神,视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当年9月24日日记云:“至今尚有国内各代表辏集总统府门首,要求力争山东各权利。各处抗排日风潮亦未止息。此乃中国国民第一次之示威运动,可谓破天荒之壮举。吾于是卜吾国民气未馁,民气未死,中华民国当有复兴之一日也。”1920年6月,蒋介石出资5000元,与陈果夫等创立友爱公司,购买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股票。但不久,银价大落。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金融机关,在外人之手,国人时受压榨,可叹也。”同年11月8日,蒋介石游览香港,看到英人在当地大规模建设的状况,慨叹道:“中华锦绣河山,自不能治,而让外人治之,不亦深可叹乎!”


展开
目录

自序/1


蒋介石为何刺杀陶成章/1


从蒋介石日记看他的早年思想/9

一 吸纳新潮,崇拜旧学/9

二 民族主义/14

三 社会观/17

四 苏俄观/23

五 左右之间/27

六 革命观/29

七 结束语/31


宋明道学与蒋介石的早年修身/32

——读蒋介石未刊日记

一 重视修身,按照道学家的要求进行修养/32

二 戒色/36

三 惩忿/42

四 戒客气/45

五 戒名利诸欲/46

六 其他/47

七 结语/48

蒋介石与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49

一 上海交易所是孙中山倡办的/49

二 蒋介石组建茂新号,陈果夫充当经纪人/53

三 扩大投资,成立恒泰号/56

四 与张静江、戴季陶等合资经营利源号/59

五 畸形发展后的衰落,张静江、蒋介石大亏本/61

六 风波之后/66

七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与国民党的关系/69

八 交易所生活对蒋介石的影响/71


1923年蒋介石的苏联之行及其军事计划/74

一 孙中山转移战略中心与蒋介石使苏/75

二 在中国革命运动中,军事行动经常处于支配地位/78

三 军事行动的目标是“粉碎直系,推翻北京政府”/79

四 军事准备需要两年,战争分四个阶段/82

五 最低限度的兵力需要一万八千至三万人/83

六 和军事工作相配合的宣传工作计划/84

七 随同备忘录的还有一封给托洛茨基等人的信/85

八 蒋介石个人署名的《致苏俄负责人意见书》/86

九 

俄国人托词拒绝了蒋介石的计划,蒋介石与俄国人辩论无效/88


中山舰事件之谜/92

一 “三二○”之前蒋介石的心理状态/92

二 中山舰调动经过/97

三 蒋介石的最初反应和“三二○”之后的日记/100

四 西山会议派与广州孙文主义学会的“把戏”/104

五 偶然中的必然/108


中山舰事件之后/112

一 “反蒋联盟”的流产与汪精卫负气出走/112

二 苏方的妥协逻辑及其“利用蒋介石”的政策/117

三 中共中央试图改变对蒋策略与鲍罗廷的否决/121

四 “党务整理案”的通过与蒋介石掌握最高权力/125

五 蒋介石提出一党专政理论与新的反共要求/128

六 共产党人失去了最好的一次机会/130


邵力子出使共产国际与国共两党争夺领导权/131

一 要求在国民党和共产国际之间互派代表/132

二 确定国民党的反帝、反军阀策略/134

三 阐明国民党的农工政策/138

……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