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范式与方法选择
1.5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1.6 研究目的和价值
1.7 创新与不足
2 大学教师角色行为要求与大学教师评聘制度的应然性
2.1 大学组织的定位及其任务
2.2 大学教师的工作任务及其角色行为要求
2.3 监管大学教师角色行为的困难所在
2.4 大学教师评聘制度的应然要求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路径依赖”的大学教师评聘制度生成分析
3.1 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指导
3.2 我国大学教师评聘制度的历史回顾
3.3 “路径依赖”对评聘制度生成的影响机制及后果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算计途径”的大学教师角色行为失范分析
4.1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理论指导
4.2 评聘制度的“确定”信息与利益最大化行为选择
4.3 评聘制度限定下的大学教师及其利益最大化行为选择
4.4 评聘制度有效供给不足与利益最大化行为选择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文化途径”的大学教师角色行为失范分析
5.1 社会学制度主义的理论指导
5.2 制度“认知版本”对大学教师角色行为的影响
5.3 制度“规范版本”对大学教师角色行为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大学教师角色行为失范的矫治
6.1 突破“路径依赖”,为评聘制度创新提供条件
6.2 优化制度设计,减少角色行为失范的诱因
6.3 重视评聘制度的“教化”作用和“内化”要求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