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2015.2015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533678
  • 作      者:
    张志安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志安,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大数据传播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人才。国家网信办网研中心特约研究员,我国首部政府组织编写的《新闻记者培训教材2013》作者之一。2006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11年7月起转至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生产社会学、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等。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等课题,主编或撰出版《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报道如何深入》《记者如何专业》等10余本著作,在SSCI或CSSCI中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2015)》以“原创、品质、专业”为价值纬度,研究媒介融合及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新闻业,通过对年度变化的敏锐观察、重大问题的深入分析、中国场域的理论阐释,不断推动中国新闻业的发展进步和本土新闻学研究水平的提升。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2015)》:
  从现实情况来看,不少都市报开始采取“事业部制”,即以行业条线整合采编和经营人员,统一协调整个条线的新闻生产和广告经营,工序分段,独立核算。这种设置策略背后的逻辑,实际上就是把采编和经营部门相互打通,采编人员也开始深度介入经营任务,以整合营销的方式来替代单纯的广告售卖。过去一年,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甚至新闻寻租的恶性事件多有发生,也从侧面说明采编和经营部门之间的防火墙行将拆除,新闻生产的价值取向变得更加市场化、商业化,原本强调的专业伦理正在变化和重构。 
  4.移动新媒体影响力大,但盈利能力弱 
  2014年,全国多家都市报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继续发力,重心由微博移至微信、移动客户端,持续推出多款新媒体产品,借助都市报的采编资源优势,在内容及品牌影响力上取得较高水平。例如,《北京青年报》推出的“团结湖参考”“政知局”微信公众号,《东方早报》旗下的“澎湃新闻”和“饭局阅读”“识局”微信公众号,均获得受众及行业内不错的反响。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辑 年度专题:媒介融合与媒体撰写
传媒转型:中国为何不是一个例外?
传媒精英谈媒体融合、商业模式重构和媒体人再造
中国报业的融合转型:现状、趋势和对策
2014年媒体融合主要案例及点评
2014年以来传统媒体转型的四个模式及其利弊

第二辑 年度报告
2014年十大传媒事件盘点
2014中国新闻评论年度观察
2014中国新闻摄影年度观察
2014中国数据新闻年度观察
2014中国公益报道与公益媒体年度观察
2014中国新闻法制年度观察
2014年中国媒体职业道德与伦理批评综述
2014年中国互联网监管述评

第三辑 调查报告
中国媒体外籍新闻从业者生态调查报告
2014年中国新闻节目收视回顾
2014年中国新媒体使用行为调查报告
2014年中国媒体移动端影响力研究报告
移动新闻的使用情境及用户体验要素分析
移动新闻的生产——对新华社发布、澎湃、网易和今日头条的内容分析比较

第四辑 观察评论
媒体人的转型与坚守
编营分离制度及新闻专业主义的重建:企业的能动性与可能性
2014中国新闻业研究年度观点
新闻业的未来:兼论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