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古汉语语法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575121
  • 作      者:
    姚振武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姚振武,男,1954年生,198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华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古代汉语语法、词滙研究,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丛书:上古汉语语法史》运用大量出土文献资料,对商周时期的汉语词法和句法作了系统描写,并对其发展变化作了深入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丛书:上古汉语语法史》:
  (4)君欢然与子邑,必不受以恨君,何也?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二十章)
  (5)今见戮于刖跪,以辱社稷。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十一章)
  (6)今孔丘盛声乐以侈世,饰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趋翔之节以观众。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第一章)
  (7)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高台深池,撞钟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七章)
  例(1)的“食之”是“使之(使者)食”的意思。下面一例是“食”的“及物动”用法:
  (8)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五章)
  同样的“食之”,在例(1)裹是使动,在例(8)里则是“及物动”。例(3)的“怨百姓”是“使百姓怨”的意思。下面一例“怨吾君”的“怨”则是“及物动”用法:
  (9)百姓闻之必怨吾君。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二十五章)
  例(5)的“辱社稷”是使社稷遭辱的意思。下面一例“辱之”的“辱”则是“及物动”用法:
  (10)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
  (《晏子春秋·肉篇杂下》第十章)
  例(6)的“观众”即“使众观”,也就是展示于众的意思。下面一例的“观吾政”则是“观”的“及物动”用法:
  (11)晋大国也,使人来将观吾政。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十六章)
  例(7)的“撞钟”是“使钟撞”的意思,其结构关系与“舞女”是一样的。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上古汉语的性质
一、上古汉语的语言学价值
二、上古汉语的一致性
第二节 上古汉语语法发展简述
一、词类及构词法的发展
二、句法结构的发展
三、西周汉语的重要性
第三节 一点思考:上古汉语的综合性及其他
一、语法的综合性的概念
二、上古汉语语法的综合性
三、语法的综合性与语法成分的转化:多样化和同一化
四、语法的综合性的意义
五、逆演化:由虚到实

第一章 名词和动词的发展
第一节 关於名词
一、名词概貌
二、关於词头“有”
第二节 关於动词
一、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二、存现动词
第三节 名词、动词的相互转化及其发展
一、动一宾框架内的名词一动词关系
二、其他语法位置上的名一动转化
第四节 助动词的发展
一、意愿类
二、能可类
三、事理类

第二章 形容词的发展
第一节 性质形容词的发展
第二节 状态形容词的发展
一、单音节状态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二、双音节状态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三、四音节AABB式状态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四、状态形容词的转指
五、附加式状态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第三章 数词、称数法与量词的发展
第一节 数词及称数法的发展
一、计数法
二、次序记录法
三、分数表示法
四、倍数表示法
第二节 名量词的发展
一、个体量词的发展
二、集体量词的发展
三、临时量词的发展
四、问题讨论:关於“单位词”
第三节 从“名+数+名(量)”到“数+量+名”
一、从“名+数+量”到“数+量+名”
二、问题讨论:关於“移位”
第四节 动量的表达与动量词的发展

第四章 代词的发展
第一节 人称代词的发展
一、第一人称代词的发展
二、第二人称代词的发展
第二节 古指称词的概念及古指称词的发展
一、第三人称范畴的表达与古指称词概念的提出
二、古指称词的发展
第三节 己身代词的发展
一、关於“自”
二、关於“己”
三、“自”和“己”的比较
四、历史发展
五、问题讨论
第四节 疑问代词的发展
一、西周时期的疑问代词
二、东周以後的疑问代词

第五章 副词的发展
第一节 范围副词的发展
第二节 语气副词的发展
第三节 时间副词的发展
第四节 否定副词的发展
第五节 情态方式副词的发展
第六节 程度副词的发展

第六章 介词的发展
第一节 殷商时期的介词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介词
第三节 东周以至西汉时期的介词

第七章 连词的发展
第一节 并列连词的发展
第二节 递进连词的发展
第三节 顺承连词的发展
第四节 选择连词的发展
第五节 因果连词的发展
一、原因连词
二、结果连词
第六节 转折连词的发展
第七节 假设连词的发展
第八节 让步连词的发展

第八章 结构助词的发展
第一节 者、所
一、本体名词与动词的统一性
二、“者”和“所”的功能及发展
第二节 之
一、定中结构之间的“之”
二、主谓结构之间的“之”

第九章 语助词的发展

第十章 语气词的发展
第一节 语气词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 语气词的产生和发展
一、殷商时期的语气词
二、西周时期的语气词
三、柬周以後的语气词
四、语气套叠现象及其发展

第十一章 构词法的发展
第一节 殷商时期的构词法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构词法
一、双音节单纯词的发展
二、双音节复合词的发展
第三节 东周以後构词法的发展
一、动词性偏正复合词的产生
二、动补性复合词的产生
三、附加式复合词的追一步发展

第十二章 主谓结构的发展
第一节 主语的位置
第二节 “主+之+谓”式的产生与消亡
第三节 受事主语句的发展
一、意合句的发展
二、遭遇义动词句的发展
三、指称句的发展及被动式的产生
第四节 判断句的发展

第十三章 动词与受支配成分关系的发展
第一节 殷商时期的动宾关系
一、一般动宾语义关系及宾语的位置
二、有“标记”的宾语前置结构
三、三宾语及多宾语句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动宾关系
一、一般动宾语义关系及宾语的位置
二、否定句中宾语的位置
三、非否定句代词宾语的位置
四、有标记的宾语前置结构
五、复杂动宾式
第三节 东周以後的动宾关系
一、动宾语义关系的发展
二、“宾语前置”现象的衰微
三、三宾语句

第十四章 定中关系的发展
第一节 定语的基本类型及其发展
第二节 “定+之+中”结构的产生
第三节 後置定语的发展
一、体现事物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定语後置结构
二、体现描写关系的定语後置结构

第十五章 处置式的产生与发展

第十六章 “动结式”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动结式”辨析
第二节 “动结式”的发展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检讨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关於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
三、“主语与宾语的对立”问题
四、“自动词化”等等
五、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