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凤凰卫视记者的国际传播理念与实践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9088466
  • 作      者:
    张凌云著
  • 出 版 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凌云,凤凰卫视采访总监,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长期从事时政新闻以及国际新闻的采访工作,连续多年报道全国两会以及党代会,并跟随国家领导人外访,报道过几乎所有中国参与的重要国际会议,足迹遍布近50个国家和地区。

展开
内容介绍

  在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和传播生态中,如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成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议题。《凤凰卫视记者的国际传播理念与实践研究》立足传播者的角度,选取电视这一重要的传播媒介,并以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凤凰卫视为个案,在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环境中,探讨电视新闻记者在国际传播中的角色和功能。
  研究倚重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理论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进行分析。由于作者长期在凤凰卫视工作,使深度参与式观察和高质量的深度访问成为可能,大量的一手资料和对凤凰卫视记者国际传播认知的调查成为《凤凰卫视记者的国际传播理念与实践研究》的一大亮点,期望能为学界、业界带来记者职业发展的思考与想象空间。

展开
精彩书评
  ★张凌云是凤凰卫视的一名优秀记者,充满新闻人的激情,又安静好学,有思考能力。在凤凰工作的十多年,她主要负责时政新闻特别是国家领导人外访的采访报道,任务艰巨。她能够用三年时间拿下传播学博士学位,成为凤凰卫视为数不多的博士记者,殊非易事。这本书凝聚了她对新闻工作的思考、对深层理论的探究以及对凤凰卫视的热爱。正所谓: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刘长乐,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

  ★作为一名记者,张凌云拥有很多新闻传播的具像经验。同时作为一位研究者,她也保持了一种清醒旁观的姿态。从学术研究和理论分析的高度来审视凤凰卫视的国际传播特色,探究记者发展与媒体国际传播策略的构建与完善。既要深入其中,又要超脱其外,从内容上来看,这样的尺度她做到了很好的把握。
  ——刘利群,中华女子学院院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

  ★张凌云是我印象最深的学生之一。她沉静、大气、踏实、好学。无论是在学校期间还是工作以后,她的目标一直非常清晰。正因为如此,她在专业领域不断进步,在学术领域也努力向前。这本书凝聚了她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所学、所思,对于学习新闻的学生和老师来说,是一本宝贵又鲜活的“现代采访教科书”。
  ——鲁景超,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要研究中国电视新闻,特别是研究自1997年开启的中国电视新闻直播时代,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无疑是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张凌云是我播音专业的学妹,毕业后一直在凤凰卫视做出镜记者,积累了丰富的采访和出镜报道经验。同时,她又是我博士课程研究的学姐,不断深入的思考促使她将博士论文修改完善编辑成书。相信这本书中丰富的案例与传播学理论的对接,会给更多的电视新闻同行尤其是年轻人带来启发。
  ——康辉,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

  ★国际新闻报道,尤其是对中国领导人外访的报道,一直是凤凰卫视的优势。这和凤凰卫视对受众的定位、新闻理念、以及记者的要求有关。作为凤凰卫视的资深记者,张凌云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来研究和展示这种传播模式,相信对新闻同行,新闻研究的教育者以及学习者会非常有帮助。
  ——闾丘露薇,前凤凰卫视首席记者、评论员
展开
精彩书摘
  《凤凰卫视记者的国际传播理念与实践研究》:
  一、中国近代新闻传播业与记者的多重角色(19世纪初-1949年)
  中国近代的新闻传播业是在晚清时期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时候产生的,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和不断入侵中国的西方列强的夹击中,一批文人志士拿起笔杆子通过办报来开启民智、推动变革,所以晚清的新闻传播业以实现“政治诉求”为主。到了民国初年,新闻传播业开始有“政论时代”过渡到“新闻时代”。职业化的记者开始出现,并产生了包括黄远生、邵飘萍在内的优秀记者。不过整个民国时期的新闻业种类繁多、形态多元,国民党拥有规模庞大的党营新闻业体系,共产党创立了新的无产阶级政党新闻业,还有民营的新闻业。因此,在不同的媒体形态之下,记者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一)中国近代新闻业:形态多元的报刊共生,政治因素与商业因素并存
  中国近代的新闻传播业产生于19世纪初。1815年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创刊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是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随后1872年英国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成为中国现代报业的开端。这个时期以外国人办报为主,到了19世纪末由外国人创办的报刊就有170多种,商业报刊也逐渐取代了宗教报刊成为主流。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一众知识分子背负了沉重的政治责任掀起了国人办报的热潮。随后在民国时期,政党报刊和民营的商业报刊成为最主要的两种报刊形态。
  1.改良派办报
  近代国人办报形成第一次高潮始于维新运动中,光绪皇帝发布诏书准许官民办报。随后在1873年艾小梅创办的《昭文新报》,成为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在这一时期维新派所办的报纸大量出现。1895年维新派在北京创办了第一家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1896年梁启超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成为宣传维新变法最具影响力的报刊,第一次全面阐述维新变法的纲领性文章《变法通议》。1897年康广仁在澳门创办了《知新报》,谭嗣同等在长沙创办了《湘学报》,严复在天津创办了《国闻报》。维新派在各地通过办报建立起舆论的阵地。
  早期的维新派报刊以政论为主,开始有了资产阶级民主和言论自由的色彩,强调报刊对国家有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通外情”上。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海外办报期间,对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和新闻理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作用”,这些观点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形成。而在这一时期,“记者”的称呼也开始使用,最早见于梁启超主办的《清议报》第七、八期刊出的《时事十大新闻汇记》一文。
  2.革命派办报
  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主张“君主立宪”的改良派不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彻底改造数千年来君主专制之政府,建立实行民权立宪制度的共和政体。他们把报纸视为革命的武器,公开承认其所办的报纸有政党性质。孙中山更将报纸视为“舆论之母”,认为为革命造舆论必须靠报纸。影响较大的革命派报刊包括: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1900年在香港创办的《中国日报》;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舆论报刊《苏报》;1905年在东京创刊,后成为中国同盟会的第一个机关报.也是最主要的机关报《民报》等。在这一时期,清政府对报业开始严格管控。1906年7月颁布《大清印刷物专律》是清朝制定的第一部出版法;两年后又参考日本报纸法制定了《大清报律》,对报人进行迫害。在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在初期出现了短暂的繁荣,但很快袁世凯就立法限制言论出版自由,并用暴力手段任意摧残报业、迫害报人,制造了中国新闻史上最黑暗的一幕“癸丑报灾”。
  ……
展开
目录
序言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和结构

第一章 记者的历史与角色变迁
第一节 西方记者的发展历程梳理
第二节 中国记者的历史和角色变迁
本章小结
第二节 国际传播中电视新闻记者的职业特征
第一节 电视新闻记者的历史与职业特征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中电视新闻记者的类型与表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凤凰卫视媒体发展历程与国际传播特色
第一节 凤凰卫视媒体发展历程
第二节 凤凰卫视的国际传播特色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凤凰卫视记者的群体特征与角色定位
第一节 凤凰卫视记者的总体状况
第二节 对凤凰卫视记者的角色期待
第三节 凤凰卫视记者的定位
第四节 凤凰卫视记者的角色担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凤凰卫视记者角色功能的实现与冲突
第一节 凤凰卫视记者的角色功能
第二节 凤凰卫视记者的角色冲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功能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第一节 电视新闻记者是国际传播的重要元素
第二节 记者素质与国际传播能力呈正相关
本章小结
结论与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