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汉语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机制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842082
  • 作      者:
    朱文文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朱文文,女,汉族,1980年8月生,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曾在《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国语文法研究》(日本)等海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现代汉语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机制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语序问题宏观研究、可换位语序问题研究、状补可换位问题研究、形容词状补可换位问题研究、句位意义是制约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的根本原因、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受制于多层面的对立因素、制约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的多层面因素具有内在一致性、形容词状补可换位机制来自不同的驱动力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在现代汉语中,能够围绕动词在状语和补语位置构成“镜像表达”的成分很多,如副词、动词性结构、形容词性结构、介词结构等。能构成“镜像表达”的副词数量极为有限,只有表程度的“很”和“极”②。动词结构不是典型的充当状语和补语的结构,而介词结构中也只有方所结构可以构成“镜像表达”。相对来说,形容词性结构在句法功能上是更为典型的充当状语和补语的成分,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而深入地考察制约状中结构和述补结构语序的内在机制。因此,我们拟选择形容词性结构作为考察对象,考察其充当状语和补语并构成“镜像表达”时,制约状中结构和述补结构的语序的机制。
  借鉴任鹰(1999)关于“主宾可换位”结构的定义,我们将这类形容词结构既可处于状语位置,又可换位至补语位置做补语的现象称为“形容词状补可换位”现象。和任鹰(1999)不同的是,“主宾可换位”结构讨论的是两个结构在两个句法位置上的互相换位,即一个句子中主宾位置上的两个结构互相换位的情况,如“一锅饭吃了十个人”和“十个人吃了一锅饭”,而我们所说的“状补可换位现象”主要考察的是一个成分在两个句法位置上的人位,即在汉语语法系统中,充当状语的形容词结构可以换位至补语位置的现象。我们认为,虽然两种“可换位现象”之间存在差异,但是这样的定义并不妨碍我们对语言事实的观察和分析,因而也不会影响我们的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之所以在语序所涵盖的众多问题中选择形容词状补可换位现象进行研究,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语序是汉语中重要的语法手段,在汉语语法系统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语序范畴中存在的“镜像表达”现象既涉及语序的制约机制问题,又和汉语不同的句法成分的句法意义相关。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出语序变换前后的语义差异,揭示制约语序变换的机制,无疑将会使我们对汉语语序的本质特点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进而深化我们对汉语的本质特点的认识。
  其次,状位和补位的可换位现象还涉及两个句法位置的句法意义问题。我们相信对于状补可换位现象的制约机制的挖掘也会使我们对状语和补语的语法意义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从类型学的角度看,补语是汉语比较独特的一种句法成分。汉语中很多用补语表达的意义在英语中都是用状语表达的。汉语中的这种状补可互换现象是否表明在很多时候状语是替代补语的呢?可互换是否等于可替代呢?因此,揭示可换位的状补结构的语序制约机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补语在汉语表达中的特殊意义。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题旨及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形容词状补可换位结构的界定
1.3 本文的理论基础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

第二章 现代汉语可换位语序问题研究综述
2.1 语序问题宏观研究
2.2 可换位语序问题研究
2.3 状补可换位问题研究
2.4 形容词状补可换位问题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方式与结果的对立与语序选择
3.1 形容词状位与补位的句位意义:【+方式】与【+结果】
3.2 入位形容词的语义分类
3.3 各类形容词与状语和补语的对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过程性与结果性的对立与语序选择
4.1 状位的[+过程性]与补位的[+结果性]
4.2 [+现实过程性]与[+结果性]的对立
4.3 [+虚拟过程性]与[+结果性]的对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具体性与抽象性的对立与语序选择
5.1 状位的[+具体性]与补位的[+抽象性]
5.2 [+具体性]与[+抽象性]对立的句法表现
5.3 事件具体度等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描写性与评议性的对立与语序选择
6.1 状位的[+描写性]与补位的[+评议性]
6.2 从信息结构看[+描写性]与[+评议性]的对立
6.3 从事件链看[+描写性]与[+评议性]的对立
6.4 述补结构的评议性标记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机制的几点思考
7.1 句位意义是制约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的根本原因
7.2 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受制于多层面的对立因素
7.3 制约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的多层面因素具有内在一致性
7.4 形容词状补可换位机制来自不同的驱动力

第八章 结语
8.1 本文的基本工作
8.2 本文的基本结论
8.3 本文的创新之处
8.4 本文的不足及今后的任务
参考文献
附录:状补可换位结构中的形容词及其义项与动词搭配表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