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籍文学馆·名家文存:文学的尊严》:
2013年的图书订货会是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掀起了一股莫言图书热潮的情景下开幕的。莫言图书热都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各个书店在最显眼的位置上摆的都是莫言的书,各个出版社纷纷找出当年出版过的莫言图书,哪怕是给莫言写的评传,也重印、加印,为莫言图书热推波助澜。有人兴奋地说,莫言获诺奖后,中国将迎来又一个文学的春天。如果我们带着春天的期待来参加2013年的图书订货会的话,那一定会大失所望的。走进会场,不仅没有文学春天的迹象,而且感受到的是刺骨寒意的“文学冷”。几乎看不到多少文学新书,出版社也没有为文学图书宣传的热情。我走到一家著名的文艺出版社的展台,发现他们的展台只是面积不到一平方米的小小的书架,书架上有一半还是少儿读物。从莫言热到文学冷的强烈落差,实在是大出我的意料。
图书订货会上的“文学冷”,确实值得我们深深地反思。
文学冷是因为中国的当代文学不行吗?尽管这些年来当代文学一直受到严厉的指责,但当代文学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个最直接的证明,它不仅仅意味着一个中国作家的获奖,而且也是世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承认。事实上,莫言在中国当代文坛并非一枝独秀,如王安忆、贾平凹、余华、韩少功、苏童、毕飞宇、迟子建、铁凝、残雪,等等,都是可以与莫言相提并论的作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当代作家和作品被介绍到国外,并引起国外的重视。中国当代文学具备了与世界文学对话的能力,正是在这样一个整体背景下,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才会把目光停驻到中国文学。
因此图书订货会上的“文学冷”,从实质上说应该是“出版冷”。出版社对文学的冷淡达到了冰点。为什么当世界都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热情越来越高的时候,中国自己的出版社反而对文学如此冷淡呢?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出版界在对文学的认识上出现了种种问题。
首先是对文学精神的理解出了问题。谈到文学,人们总会怀念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作家会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一篇作品会引起全国的轰动。有些出版社总觉得文学应该像八十年代那样叱咤风云,这其实是对,文学精神的莫大误解。八十年代的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政治和思想的功能,它的轰动不过是政治和思想的反馈。文学精神本身不会带来轰动,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莫言在瑞士接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时说的一句话颇有深意,他说:“我想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也就是说,文学的用处恰恰是无法以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用处”去衡量的,它不会带给我们金钱和物质,但它会影响我们的心灵,满足我们的精神需要。文学批评家张清华在评价莫言获奖时说的一句话非常准确,他说:“一个受尊敬的民族,不是靠自己的物质财富,而是靠自己的精神贡献。”因为对文学精神的误解,出版社总是从能不能引起轰动的角度来审读文学,他们就拿着时尚的尺子和社会热点的尺子来衡量文学,也就看不到文学的精神内涵,看不到文学的精神内涵对民族精神建构的长久不衰的作用。
其次是对文学的期待出了问题。出版社总希望出版的文学图书能挣大钱。出版社希望挣钱并没有错,错在他们对文学的期待值太高。他们总是在把文学图书当成畅销书来做。这显然是一个最不文学的文学定位。文学系列中的确存在着畅销书,这基本上属于通俗文学类型。但不可否认,通俗文学的精神内涵比较稀薄,真正起到承载民族文化精神作用的文学还是那些并不畅销的严肃文学。但如果出版社以畅销书的思路来做文学图书的话,也就对这些真正代表文学高度的严肃文学图书不感兴趣。也不会以文学的眼光去判别哪些书稿是有文学水平的。这就造成了目前出版社出版文学图书的现状:众多出版社盯着少数几个畅销的作家,相互之间恶意竞争,把版税抬高到天价,反过来又扰乱了本来就很脆弱的文学图书市场;而真正有质量的文学图书却得不到出版。中国图书市场的残酷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以做畅销书的思路来做文学图书,只能是死路一条,只能是导致文学上的“出版冷”。
再次是对文学的参与出了问题。文学创作虽然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但文学生产却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社会行为,一部文学经典的诞生,往往不是单纯靠作家个人的努力就能做到的,其中出版社编辑的作用不容低估。一个称职的编辑应该是以积极严谨的态度参与到文学的生产过程中。俗话说编辑是给他人做嫁衣裳,我以为这句话说得不完全准确,编辑不单纯是给人做嫁衣裳的,编辑工作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的好编辑。我认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编辑隋丽君,她就是这样一位好编辑,她在编一《中国书籍文学馆·名家文存:文学的尊严》稿时,会与作者反复商量,会为作者出很多好主意,会替作者查找很多资料,她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字斟句酌,不少当代优秀的文学图书就是由她精心编辑出来的,如《无字》《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是我的神》等,这些图书分别获得茅盾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隋丽君以其精益求精的编辑使这些文学作品在质量上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虽然她始终站在荣誉的后面,但我们不应该忘记她作为一名编辑为这些优秀文学作品所付出的心血。不过在经济指标的压力下,出版社越来越不需要编辑像隋丽君这样去编文学书稿的,这样编文学图书耗时又费神,出版社觉得在经济上赔不起,于是他们就以自费出书的方式来处理那些文学书稿,反正是自费出书,编辑又哪有心思参与到文学生产的过程中呢?所以现在有些出版社出的文学书籍,几乎就像是一个毛坯品,甚至连错别字都没有改过来。
文学上的“出版冷”说到底是出版机制的问题。我们的出版机制完全建立在市场化的基础之上,而对书籍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所承载的精神功能注意得很不够。我们尤其应该强调文学图书的精神功能,因此单方面地把文学图书推向市场,完全靠市场来左右文学图书生产,是违背文学规律的,也就难以生产出文学经典。一个好的文学出版机制,应该充分考虑到文学图书的精神属性,在政策和生产环节上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优秀的文学图书能够出版。但这是一篇大文章,我作为一位出版界外的人士,提不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只是在这儿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个真问题来思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