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声》:
遵义县境内有中国共产党党员开展隐蔽活动,始于1931年6月。
第一个到遵义隐蔽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周济。周济又名周守如,遵义县城(今遵义市)人。1929年去成都长汀书店当店员,193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5月秘密潜回遵义,去贵阳找党未成。一天,他在城盘安门书店买了一本贝贝尔著的《妇人与社会》来读,受到启示,在遵义城内组织起三八女子职业社。参加职业社的有青年妇女七八人。这个职业社对外宣传说是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睡眠”之意,实质上是以三八国际妇女节的精神启发、团结劳动妇女争自由、求解放。周济亲自教职业社的社员绘画、刺绣、染色等工艺。后因产品无销路职业社解散。周济在遵义隐蔽活动期间,在青年学生中广交朋友,结识了在省立三中读书的任传习、罗俸永、何恩余、何有邻、孙玺常等。后来,周济租一间房子同任传习同住,经常同省立三中学生周汀义、何恩余、何有邻、孙玺常、陈庆锡、田庆昌、罗俸永、黄乾声等来往,不断给他们宣传共产党的主张。
第二个到遵义隐蔽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曾慕琴(又名曾仲)。曾慕琴是从四川来遵义的。曾和周济一起在成都长江书店工作过。1933年秋,曾慕琴来遵义隐蔽,虽和周济相识,但不知周济已加入中国共产党,周济也不知道曾慕琴已加入共产党,二人没有接上关系。曾慕琴经他在四川同乡、省立三中学生周江义介绍,同罗俸宽、罗君彝、谢树中、胡瑞熊、何恩余、黄乾声、孙玺常等相识,成为朋友。省立三中这些学生从曾慕琴那里学到不少党的知识和党的斗争经验。由于遵义当时没有共产党的组织,曾慕琴来贵州找党的想法不能实现,1934年10月,曾慕琴返回四川,后很久都还在与罗君彝、罗俸宽、谢树中保持工作上的联系。1935年冬,李小侠在遵义暴露,罗君彝将李小侠送到四川巴县曾慕琴家中隐蔽;1938年,谢树中在巴县通过曾慕琴,托曾慕琴的二哥曾绍清为谢树中担任铺保,担保谢树中等出狱。
第三批到遵义隐蔽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四川大足县的周司和(又名周雏群)和荣昌县的刘家国。他们2人于1934年5月从四川泸县来到遵义,路费用尽,衣物卖光,在遵义城下苦力维持生计。一天,周司和挑煤卖到女中学生李小侠家,偶然发现李小侠正在阅读《屠场》这《世纪新声》。周司和估计这位女青年不是共产党员也是个进步青年,向李小侠提出要借阅她那《世纪新声》。李小侠当时也不认识周司和,更不清楚周司和的身份,还担心书被卖煤人发现会出问题。此后,周司和每隔几天给李小侠家送一次煤,几次交谈,李小侠感到周司和讲的和余正邦在课堂上讲的完全一样。李小侠对周司和这个卖煤苦力产生了同情和信任。李小侠恳求其在衙门作代诉(替人写状纸、给告状人充当代理)的父亲李祝三同意,将周司和留在她家帮她父亲誊写状纸。李小侠向读书会负责人谢树中汇报了周司和的情况,并介绍周司和认识了谢树中、罗俸宽、罗俸永、胡瑞熊、孙玺常等读书会成员。
周司和对省立三中、女中的情况了解后,认为遵义县城有一定的革命基础,叫同来遵义的中共党员刘家国返回四川,将中共党员翁乾盛接来遵义,成立临时党小组,就地开展活动。周司和成立的临时党小组,是中共遵义县地方史上第一个党的组织。为了筹集活动经费和维持他们三人的生活,周司和继续留在李小侠家帮李祝三誊写状纸。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