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名士的浪漫在这儿流淌,绣一幅绿水青山的生态画卷;百药山的传说豪气冲天,垒垒之石化成仙;洲口桥的沧桑岁岁年年,涓涓之水汇成河……”镇歌《楼塔,我亲爱的家乡》,深情地唱出了这方山水的秀美以及人文的璀璨。
楼塔,被称为“萧山南大门”,在萧山、富阳、诸暨三地交界处,风光旖旎、山幽涧碧、松竹修茂。楼塔镇历史悠久,由五代十国时期的钱镠王之甥楼晋肇基发族,距今已有1100多年,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镇。楼塔,古称仙岩。相传东晋名士许询曾在此隐居,后羽化成仙。唐代诗人王勃曾在仙岩题诗:“崔嵬怪石立溪滨,曾隐征君下钓纶。东有祠堂西有寺,清风岩下百花春。”
楼塔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历代名人辈出。元末明初有名医楼英,他所著的《医学纲目》要早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晚清时期的楼殿英为楼永福“黑旗军”的主要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楼曼文女士,为妇女运动先驱。楼塔是萧山区闻名的文化艺术之乡,楼塔“细十番”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境内佳山坞、母岭等地,每年都要迎来独特的“半年节”。另外,楼塔还素有“篮球之乡”之称。
改革开放以来,楼塔镇经济迅速崛起,全镇形成了造纸纸箱、服装轻纺、电子电声、五金机械、纱艺花边“五大”行业。特别是纱艺块状经济,已形成纱头、尼龙粘扣、头巾纱、装饰布等产业群。千年古镇,再绘新画卷。2018年6月,楼塔镇开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并被列为重点争创省级样板镇的苗子镇。楼塔老街曾为萧、富、诸地区的商贸重镇之一,围绕古镇、古桥、古溪、古树、古人,突出“古”字,做活“水”字,通过美学再一次唤醒了沉睡千年的文化,目前老街已经得到“重生”。小城镇环境的整治,切实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同时,一批艺术培训机构的入驻,也为楼塔镇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美丽新楼塔》一书,收录了各地作家诗人通过在楼塔采风而写就的散文、诗歌等作品,《美丽新楼塔》的出版,将成为楼塔镇文学艺术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枚硕果,将为宣传楼塔、推介楼塔做出新的贡献。我们相信,楼塔的明天一定越来越好,越来越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