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系列丛书》:
1.剖析了城乡对立的根源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 -1846年间合作撰写的。在著作中,他们第一次提出了“城乡对立”的概念。他们指出,农业和工商业之间的分工,造成了城乡背后利益的断裂,推动了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从而导致了城乡对立。在此基础上,他们指明了分工的发展是城乡关系发展的直接动因,并阐述了在早期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中世纪封建等级所有制等形式下,分工的发展如何推动了城乡关系的演进和变化。他们提出,私有制是城市和乡村之间对立的根源。因此,要消灭城乡对立,必须首先废除私有制。他们还提出,城乡分离实质上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分工。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改造社会的过程,城乡对立以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对立才能被消灭。在著作中,他们还论证了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社会意识的原理,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某些基本特征,如人的才能的充分的和全面的发展,等等。这些论述是他们探讨城乡融合实现条件和实现措施的基础。
2.提出了城乡关系的概念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于1847年针对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而写的。在著作中,马克思主要反对蒲鲁东主义,从而帮助无产阶级在思想上同小资产阶级划清界限。在批判蒲鲁东关于分工的观点时,他首次提出“城乡关系”的概念。蒲鲁东认为,分工是一种永恒的规律和单纯而抽象的范畴。马克思指出:“当然,如果把事物归结为蒲鲁东先生的范畴,那未免把这些事物看得太简单了。历史的进程并非是那样绝对的。德国为了实现城乡分离这第一次大分工,整整用了三个世纪。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①可见,在他看来,城乡关系在人类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发展面貌。在该著作中,马克思还论及了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推动城乡关系发展的重要作用。
3.作出实现城乡融合的科学展望
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和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是他们在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他们前瞻性地作出实现城乡融合的科学展望的重要著作。《共产主义原理》以问答形式指出了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阐明了工人阶级运动的目的和废除私有制的途径。在文中,恩格斯首次将城乡融合作为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提了出来。他指出:“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①《共产党宣言》是在《共产主义原理》的基础上写成的,它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共产主义基本原理的巨著,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在该著作中,他们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论证了无产阶级充当资产阶级掘墓人的历史使命,并强调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改造社会的必要条件。
在这两篇论著中,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一系列消灭城乡对立的方法和措施。他们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逐步将全部资本转为国有财产,并逐步废除私有制;提出将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在农业方面成立产业军;要求对所有儿童实行免费教育,推动教育和生产的结合;强调人口在城乡和工农业之间的均衡分布,“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这种状态是一切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一点现在人们就已经深深地感觉到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