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笔记思考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032729
  • 作      者:
    黄钟毅著
  • 出 版 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1、超高人气: 1.5亿次点击,互联网上疯传的笔记思维

2、特点鲜明:与其他笔记类工具书的区别在于,更强调记笔记的思维逻辑与技巧。

3、观点新颖:记笔记不是记录过去,是重新解释世界;记笔记不是复制他人,是重组一切信息为我所用,让脑洞变成行动。

4、内容丰富:42则重塑思维的超级笔记法,让大脑高度扩容,爆炸式成长!

5、同名课程:作者同名课程制作中。


展开
作者简介

黄钟毅,笔名Esor异行尘者,为“电脑玩物”站长。著有《Evernote100个做笔记的好方法:数位化重整你的工作和人生》《比别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术》等畅销书,其关于工作方法、思考能力提升的文章被各大网媒和杂志多次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你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生怕漏掉什么,记得整整齐齐的笔记,之后就没用了;着急记了半天,却忘记用心听用脑思考;笔记记过之后,过段时间再看却没有当初的感觉了;记了很多次的规划,却常常不了了之!

事实上,要习得有价值的笔记法,

需要改进的不是记笔记的形式,

而是记笔记的观念和与之成套的方法。

你做笔记,到底用来做什么?

记下什么内容才对以后更有价值?

如何记录才能使笔记实现多种价值?

如何把纸上的笔记转化成高效的行动?

……

本书不是教你如何做考试笔记、课堂笔记、会议笔记等,或者把笔记做得多么优雅,而是将多种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运用到做笔记中,真正改变用脑习惯和人生状态。


《笔记思考术》的特色:

1)用一则一则“可以实践”的笔记与整理技巧,教你怎么通过改变思考来改变低效率的人生。

2)搭配一个一个“真实”的笔记案例,刺激新的知识整理、人生反省、时间管理思维。

3)丰富而实用的笔记方法,任何工具都可以实践。从有效的任务笔记、读书笔记、学习笔记、思考笔记,到反省笔记、经验笔记、心情笔记,看到背后的高效率思考。


读完《笔记思考术》你可以学会:

1)思考:创造你的认知,改变你的行动。

2)整理:让混乱转化成有效的行动方向。

3)选择:制定你真心想要的目标与计划。

4)反省:累积能真正创造改变的经验值。


笔记,是创造自我实现的预言。


展开
精彩书摘
  1.创变你的记忆
  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创造对你有益的认知,改变你对经验的记忆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写笔记时很兴奋,事后看却失去了感觉?这是我在这本书开头询问的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背后,有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做了很多笔记,但我还是没有改变?事情还是没有完成?”关键的原因在于:我们太习惯把笔记当作记录,而不是把笔记当作思考。
  不要只记录你看到的,要记录你想到的。
  思考就是去分析问题,我们可以选择记录这些事情会对我们产生哪些影响,会引发我们产生什么样的行动,而不只是记录事情而已。
  不要忽略思考的力量,如果你要改变,就要从思考上开始改变,并且用笔记记下你的思考。
  不思考的笔记,或者说没有记录你的思考,你就会发现你看不懂、没感觉、用不到自己的笔记。
  其实跟你的笔记是否潦草、有没有精美格式,没有太多关系,我的意思是就算写了一大堆表格精美的笔记,还是有可能看不懂。因为看不懂的关键在于,你没有把记这些东西时,“为什么要这样记”的前因后果记下来。失去了语境,事后回头看到单独的任务或重点,自然看不懂为什么做这样的记录,甚至不知道怎么照着笔记做,其实关键在于背后那原本想要记录的前因后果的思考。
  “思考前因后果”“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不只是笔记方法关键的第一步,其实平常执行任务时也是一样。
  有一次工作上我跟主管说:“请你帮我尽快确认一下新书封面。”主管不置可否,或许会拖个好几天才回答我。但如果我这样说:“因为下一周要制作成电子书,所以这周要完成封面确认。”这时候,主管就了解了我真正的意思,也知道了“尽快”到底是多快。这就是思考前因后果的重要。
  ■为什么记录后再看没感觉,反而有负担?
  我听了一场精彩的演讲,对其中好几个关键的桥段非常激动,当下写了许多笔记,但都是记下老师讲了什么。可是事后回去看(能事后看已经很不错了,通常事后也不会看),发现没有那些感觉了,忘记了当初激动的原因。
  一场演讲,刺激我产生了许多思考,这时候我应该记录老师讲什么,还是记录我自己思考了什么呢?当然是后者。虽然老师讲的可能也很重要,但事后从讲义、网络、跟老师请教,都还有机会找回来,然而你当时激动的个人的想法,如果没有记下来,就永远也找不回来了。
  当然,能够在听演讲时,有着“我会这样想”的思考,其实已经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了。
  更多时候,我们都只是接收而没有思考,最后接收的都变成负担。
  接收着新的信息、新的任务,然后疯狂地储存、收集,看起来很有成就感,可是这些愈积愈多的笔记,愈来愈长的待办清单,却往往成为我们的压力来源。因为里面没有你的想法、没有你的感动,于是这些都“不是我的笔记、任务”,而是“别人的笔记、任务”,当然会成为负担。
  但这不是笔记无用,而是我们用了无用的笔记方法。
  ■为什么笔记难以使用?
  我自己这几年来,喜欢使用Evernote这个数字笔记工具,也撰写了许多本Evernote笔记方法的书,很多读者喜爱我的Evernote笔记方法,并且通常很快就可以享受到利用数字笔记“大量收集笔记”的成就感。
  不过,其中有些朋友会发现:收集了这么多笔记,好像只是让整理愈来愈花时间,实际上却难以使用,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被忽略的整理技巧呢?
  其实关键不在整理技巧上,而只在于一件事:
  记笔记时,就要思考笔记要怎么使用。
  我们通常记笔记的起心动念都是:这感觉很好、这好像不错、这应该很重要(因为是主管说的),但是却忘了进一步思考:
  √“那我到底要怎么使用它?”
  √“我可能会怎么利用它?”
  √“我想利用它来达到什么目的?”
  我的笔记方法,就是在笔记中加入“目的性的思考”。记下一个听到的好故事,不只心中觉得它好,还想着“以后我要在简报里用上这个故事”,并且还进一步记下“我可以怎么讲解这个故事”,然后我把这个想法也记下来。陆陆续续地我又收集了一些故事,也都想到“以后我要在简报里用上这个故事”,我根据使用价值思考,把这些整理起来。
  这样做了,我的笔记又怎么会是一大堆散落而不知道怎么使用的故事呢?
  ■创变笔记的第三个原则:我想变成什么样子?
  前面我们反复提到的,做笔记时的三个关键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我是怎么想的?
  √我想要变成什么样?
  这三个问题其实就是简单地帮助你做笔记时“有效地思考”,然后把思考后的答案写下来,这些答案可以使你的笔记变得更有用。
  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于是你可以记下关键的前因后果,让你以后看得懂这个信息或任务。
  问自己“我是怎么想的?”把笔记从复制世界,变成创造你的世界,记下你的想法、你的感觉,笔记就成为你会喜欢的“自己的”笔记。
  最后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我想要变成什么样?”无论什么资料或任务,你之所以要记笔记,一定都跟你有关,笔记是要被你使用的,是你以后想要阅读的,那你又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怎么使用它?以后可以阅读到什么呢?
  这牵涉到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我想要未来的自己变成什么样子”。
  这是做笔记时的一个很棒的立足点,也是产生改变的思考的关键。
  例如,我正在为孩子的成长变化写笔记,我应该做什么笔记好呢?我首先思考的不是有哪些可以记录,然后拼命记录,我首先思考的是“那我想变成一个什么样的爸爸?”我想象我要能在医生询问我孩子状况时,讲出一些关键的数据,于是我知道要记录哪些成长数字。我想象我要逐渐培养跟孩子的亲密关系,所以我知道要记录每次孩子面对我时的情绪,以及我的行动对他产生的影响。
  并且当我知道自己想要变成什么样子时,我就会在笔记中写下最关键的一个内容,那就是:“我接下来还可以采取哪些行动”。这就是:
  可以创造可能性,
  并且改变人生的创变笔记。
  2.精炼过去的元经验笔记
  过去的事情没有被精炼,就没办法被未来利用
  在本书开头的第一篇文章中,我就提到了这样的例子:以前我刚进职场,为了学习,每天拼命做笔记,把工作上发生的大小事情,以及自己的反省,都一一记录下来。那时候觉得这样写日记应该很有用。
  但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日记虽然写得勤,但工作好像没什么进步,常犯的错还是一犯再犯,常漏掉的事情还是会漏掉,只是重复在日记上继续记录与反省一样的事情而已。
  那时候觉得这样写日记对自己打击很大,一直重复类似的反省,最后对反省,自己也疲劳了。于是我开始想,是哪里出错了呢?为什么勤劳记录的流水账,事后的效用很低?
  除了前面提到的缺乏创造、没有改变、缺乏行动等问题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相较于“记录经验”,更有效的笔记方法是“精炼”你过去的经验,发展出真正可以被重复利用的“元经验”。
  元经验,是可以被反复利用的最小经验单位。
  ■只有经验,并没有办法利用经验
  记得有一阵子,刚好我每隔几个月要办一次大型活动,一开始很新鲜,每次活动我都很认真地列出待办任务,并且一边做,一边把做了哪些事情都记录下来,例如约了哪些来宾、订了什么流程、设计了怎样的报名文案、定了多少票价,我觉得我把任务笔记做得够详细了。
  可是后来我发现,之前几次办不同活动的笔记,内容是很详细,但都是很多任务混杂在一起的流水账,当初执行它们时没问题,但事后要参考时,这样混杂的流水账看不出什么结构,也找不出什么可以依循的方针,而且不同活动之间好像没有彼此参考的价值。
  尤其因为每次活动都是不同的主题和内容,看着内容各自不同的活动笔记,也不知道如何参考。
  ■特别写的“元经验”笔记
  你也发现自己的笔记与日记,即使再详细,但除了记录时有用,事后的参考价值却很低,这是出了什么问题呢?
  我后来做了一个练习,那就是在一般任务笔记之外,特别独立出一页“元经验笔记”。
  同样是记录每次办大型活动的笔记,我会另外思考这件事情背后的
  “元经验”是什么?然后把它们写进一则统一的“办活动元经验”笔记里,所谓统一,就是每次办活动我都在这同一则“办活动元经验”的笔记中调整我的元经验。
  例如,在记录每次活动实际的文案内容后,我就来到“元经验笔记”:
  写下“可以重复利用的经验架构”是什么。
  3.笔记回音整理法
  笔记的目的之一是学习,回音法的笔记整理可以帮你真正学会
  记得以前大学上课时,有一堂很难的近代哲学课,教授很少写板书,在台上就是滔滔不绝地讲,全班大多数同学都似懂非懂地望着老师,但我却大多时候低着头奋笔疾书,我的同学就问我:“没有板书怎么抄?”我说我不是在抄笔记,我是在把老师讲到的理论,尝试用我自己的理解再诠释一遍,我是在“写笔记”。
  后来要期末考了,同学都说实在抓不到老师要考的重点,又因为太难,学期初讲的哲学理论也忘得差不多了,所以要我开个读书会,把老师上课的内容讲解一次,我欣然应允,而且我也没有额外准备,就是看着我整个学期的笔记,把其中各个环节的理论“跟大家说明一通”,并解答了同学提出的问题。
  我自觉自己讲的绝对没有教授那么严谨与深入,但我尽可能把握“我自己真的懂的部分”,用“我可以掌握的词汇”来说,把这个哲学理论的思考流程,用我自己的话讲解一遍,虽然没有教授与课本上那么精深,但后来听过我读书会的同学考试全部及格(甚至有同学说他放弃看课本,就真的只听我讲的,看我的笔记),更有趣的是,我又是其中最高分的。
  在这个案例中,我刚好掌握了一个有效学习的关键:我用自己的词汇、理解和想法,重新建构出我要学习的系统。在这里我称之为“笔记回音法”的学习方式:
  创造我的回音,可以帮助我真正吸收与内化。
  这是一个不要只是“抄笔记”“画重点”,而是开始学会“写笔记”与“说笔记”的方法。
  ■是我写与说出来的话,才代表我真懂
  我想到我自己读书时的另外一个习惯,到现在都是如此,无论是读一般的理论书籍,还是读准备考试的书籍,总之就是读“学习类”的书,我常常在读到精彩且深有领会处,不自觉地站起来在书房里踱步,假装自己正在跟一个人讲解这个理论,我的脑袋里模拟着我用这个理论说服他的过程,可能辩论到精彩处就真的手舞足蹈起来(我家人有几次不小心撞见,还觉得我很奇怪)。
  更重要的是当我在书房绕着圈圈,假装自己在跟别人讲解这个理论的过程中,常会卡住,“咦?这里刚刚看书觉得很顺,为什么我自己讲出来时好像说不通呢?”这时我会回去再尝试理解一下书中这段的意思,把问题搞懂了,再讲一次,直到我“真正可以自己说通”这个理论为止。
  ■抄得多,忘得快
  上课听讲时练习“写笔记”,在家读书时练习“说笔记”,会有什么不同呢?
  我后来反思,我自己有时候懒惰,也会只是把老师的板书与说的话直接抄下来,但后来看笔记时常常“更加看不懂”,真正有助于学习的不多。
  我有时也会在看书时拼命画重点,但这样做很容易变成“一直在背重点”,一不小心记忆力出了差错,就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连转成用自己的话讲出来也不行。
  “抄笔记”与“画重点”的方法对学习帮助有限,或许还能解决中小学的简单考试,但到了大学面对申论题目,或是成为大人后自己学习,都效果很差。
  这时候我们应该多利用“写笔记”与“说笔记”的方式。
  “写笔记”就是尝试用自己懂的词汇,把老师讲的重点重新描述一次,
  而不只是抄下那些自己一知半解的专有名词而已。
  “说笔记”就是假装自己要把这个知识、理论传授给别人,甚至要模拟跟别人辩论这个思想时,会怎么说,或是把这个思辨过程写进笔记中。
  而这样学习后,面对大学考试的许多申论题时,我发现我都可以写得很通畅,我不是把书中的话硬背出来,而是可以自然地解释这个问题,就算忘记书中的语句,也可以用我自己的话来解释,甚至可以触类旁通用其他理论作为引证。
  ■“独立思考”与“融会贯通”
  在“写笔记”与“说笔记”的过程中,可以让自己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老师或书去思考,后者通常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懂了,但其实只是“跟着阅读,所以好像懂了”,只有自己尝试写一遍、练习说一遍,才会发现其实还有很多想不通的地方,也会发现哪些环节自己还没那么懂。
  另外,在“写笔记”与“说笔记”的时候,我们必须运用已知的知识来讲解未知的知识,要运用已有的词汇来说明新的词汇,这时候可以让“新学习”跟“旧学习”连接在一起,把自己从前到现在的知识“重新融会贯通一次”。
  如果只是抄别人的板书、画他人的重点,那么不自觉地“脑袋就会休眠”“思考就会懒散”,最后就只是“有印象”,而不是真懂。并且如果笔记上都是他人的专有名词,那么你永远读到的都只是新信息,却没有做到把它们更进一步内化到自己的系统里。
  我建议起码大学以上的同学,或是已经出社会的大人学习者,改掉只是抄笔记与画重点的习惯,尝试看看真正的“写”笔记与“说”笔记,或许你会发现“回音笔记”的学习效果真的不一般。
  4.如何整理阅读笔记
  “为什么我的读书重点笔记没有帮助我成长?”可能因为你没有拆掉那本书
  读书,对100个人来说可以有100种方法,对100本书来说起码有
  超过10000种读法,正确地说,“应该”要有这么多方法才对,因为“阅读”就是人类一个独特又具有创造性的能力,只是我们可能被以前准备考试的阅读误导,使阅读失去了“创造力”,变成只会抄录书中重点的笔记工具人。
  所以讲到这里,我不是要分享什么是正确的读书方法,而是要从记笔记与整理的实践,聊聊如何写出有效的阅读笔记,作为大家的参考。
  小说与学习的书,也可能有不同读法。我自己以前就相对偏好读理论类、方法类的学习书籍,所以今天所谈的读书方法,也是针对后者。那么,我如何读好一本书呢?我会按照下面这三个步骤去“读”。
  深读——反刍——拆解
  ■深读不是慢慢读,而是阅读“背后”
  “深读”跟读得快与慢无关,也跟你阅读时有没有画重点无关,而是跟只读懂了表面意思,还是能阅读深层意思有关。我读一本书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先阅读深层的意思”,而且这样其实会读得更快!
  在做笔记时,我关注记录我的想法。在读书时,同样地,我关注的不只是文字,更关注作者背后的思考逻辑。
  我有时会两天就看完一本书,但依然会掌握“深读”的要领,所谓的深读,就是要能阅读这本书背后在讲什么,为什么作者要这样思考,背后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背景,他推演出这样的结论的思考过程是什么,作者分析的逻辑、想法、个性是什么。
  所以深读“不是抓出重点”的阅读方法。
  例如,当你看我这篇文章时,可以很简单地抓出“深读、反刍、拆解”三个“重点”。但如果我来读自己这篇文章,我会想到“Esor思考的是要怎么让读书对自己产生更多有效的帮助”“Esor思考的是读书并非要照着书去做,而是通过与书对话来自我改变”。
  “深读”,是借由书本上的文字,但打破书本上的文字,去跟你想
  象的某个作者对话,了解其背后的思考、行动方法是什么。有时候我会很快就抓出这个核心脉络,这时候“深读”的技巧反而会“帮我读得更快”,因为掌握了这个脉络,作者的各种理论变化都能更容易吸收。
  相反,如果“一开始没有深读”,很有可能愈读愈慢,但收获不多,画了愈多重点,但每次遇到新章节都要重新花很多脑力去理解“正面的”意思,这都是因为没有先掌握“背后脉络”的关系。
  ■反刍不是读懂它,更需要赋予你的创造
  接着我有一个基本的设定,就是我对“知道作者在想什么”“这段文字在表达什么”没有太大的坚持!咦?这不是和前面的深读互相冲突吗?其实并不冲突,如果你仔细看我上面的文字,你会发现我故意不用“读。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笔记技巧:以改变为起点的输入


1-1 创变你的记忆

1-2 创造你所知,而非复制你所看

1-3 改变的思考,是笔记关键

1-4 理出行动的三层笔记法

1-5 笔记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吗?

1-6 建立观点的笔记练习

1-7 激发笔记灵感的心流

1-8 简单但有条理的树状笔记

1-9 精炼过去的元经验笔记


第二章 笔记整理:以行动为目标做选择


2-1 整理其实是一种主观选择

2-2 真正需要的不是断舍离

2-3 信息爆炸时代的整理技巧

2-4 如何有效收集爆量的信息?

2-5 不要稍后阅读,直接行动

2-6 承诺行动的关键整理原则

2-7 笔记回音整理法

2-8 实践是最好的学习与整理

2-9 建立大脑辅助搜索系统

2-10 如何整理工作笔记?

2-11 如何整理阅读笔记?


第三章 时间笔记:以自我为子弹的计划


3-1 时间管理就是“想到自己”

3-2 时间管理不是什么?

3-3 工作不爆炸的笔记流

3-4 清空大脑,确认自我,解除焦虑

3-5 改变认知,克服拖延

3-6 快狠准的子弹笔记清单

3-7 每 日 135 专 注 法 则 

3-8 每周重新上膛的子弹计划

3-9 并非所有计划你都要积极以对

3-10 笔记如何帮你保持专注力


第四章:人生笔记:以经验为成长的阶梯


4-1 用笔记改变幸福水平线

4-2 如何养成持续写日记习惯?

4-3 不问优缺点的 KPT 日记法

4-4 正确高效率的犯错

4-5 更快进入状态的琐事清单

4-6 建立你的技能学习系统

4-7 让大脑更快乐的笔记

4-8 笔记不重要的事

4-9 练习转换心情笔记法

4-10 相信自己可以改变

4-11 每日不一样的练习笔记

4-12 快乐并投入的笔记方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