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8600005
  • 作      者:
    沈榆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设计到底什么样?打个比方说,想象中国设计就像一间屋子,有人告诉你它有几扇门,几扇窗,什么颜色的墙?但你还是搞不清楚这房子在哪里,以及这房子里有什么。而沈《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恰好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作者沈榆以朴实生动的文字。邀请每一个读者走进屋子,并且从宏观到微观详细介绍中国现代设计史。阅读这样的书籍当然会很有收获。

展开
作者简介

沈榆,华东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创始人;原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上海设计创意中心秘书长。曾主持过上海机场集团CI计划(策划、设计、实施);中国人寿保险公司CI计划(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奖);上海光大会展中心CI计划(含展览中心、证券银行的策划、实施);APP(金光集团)CI及环境设计;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域开发计划;上海市淮海路商业形象设计(上海规划一等奖)APEC会议视觉系统实施;上海图书馆CI系统计划;中国产品设计历史与文化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现代设计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发展起来的。作者搜集资料十年,梳理、研究、写作五年。为读者还原了一段真实的中国现代设计史。
  《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将研究坐标定位在“设计”也是一种人类的活动,是一种由设计师行为构成的活动。这样一种行为是在政治、经济、社会大北京下发展起来的。因而,作者在设计史研究中融入了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技术科学、经济学等方面知识,力求更全面、更多元地认识、了解和解释“设计”这种行为。在研究中,作者突破了“贴标签”式的研究方法,在设计实践与探索中对比、反思,得出了“设计实践智慧”“工程自发性”等有趣且深刻的观点。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作者基于其深厚的学术研究功底,将设计研究放在社会发展大背景下,突破一般研究范式,得出了生动有趣的观点,以通俗易懂语言,向读者传播。对于改变设计史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张福昌(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亚洲设计学会副会长)


在与世界设计发展线索的比对中研究中国现代设计的观念形态,这种历史书写的方法为我们呈现的是一种多元、变化甚至有些矛盾但却能切实回应时代需求的设计观念文本,为今天中国设计的反思和批判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娄永琪(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院长、教授、世界设计组织(WDO)执委)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
  第五节 出口贸易中的设计回归
  第一届广交会在1957年举办,此后一年举办两次。第一届广交会展出的出口商品仅限于农产品及其副产品,只有来自约20个国家(地区)的1200名来宾。《国际贸易消息》1976年10月28日报道:1976年第40届广交会有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多位来宾,展品包括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动机床、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机械、石油产品、煤、质量良好的手表、收音机和各种混纺纤维产品。中国工业产品出口贸易一般来讲靠质量取胜,国内主管部门为了保持市场份额也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外贸任务的完成。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手工艺产品,后期有不少工业产品,即便像陶瓷产品也是以批量生产的日用陶瓷为主,此时中国设计主要是服务于技术及批量制造。
  海鸥牌4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因款式新、质量优而深受消费者喜爱。1964年,该产品首次参加广州交易会,与香港客户一次成交300架,年末出口2300架,开创了中国照相机出口的先河。1968年,上海照相机厂正式使用“海鸥”牌注册商标。海鸥4型系列相机最开始出口到中东地区,得到出口地的一些反馈,按照国际有关规定,以地名“上海”作为商标不能在国际上注册,相机说明书上的熊猫图案也不能用,因为多数照相机出口到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东地区,熊猫的图案在伊斯兰教徒看来酷似猪,为避免造成误解,熊猫图案也被换下。
  这时,上海轻工进出口公司提议采用其注册的“海鸥”牌,海鸥与上海有关,又有“飞向世界”的含义。不过,这或许都是后来人们的美好附会。那时,叫“海鸥”的产品多得是,如“海鸥”牌洗涤、化妆品……后来听说海鸥是被西方人看不起的海鸟,又懒又馋,老是跟随在轮船后面,抢吃船员倒在海里的残羹剩饭,才知道用海鸥做商标对外宣传并不有利。但当时没得选择,要出口必须得用轻工进出口公司指定的商标。作为工业产品来讲,还有一种方式是贴牌加工。海鸥4型产品在西德、日本都是贴上他们本国的商标来销售的。
  到20世纪70年代,上海、天津都建立了工业品出口基地,但大宗出口产品当数隶属轻工部的日用陶瓷产品,这是我们国家最有竞争力的产品。陶瓷生产基地江西景德镇是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来具体分管生产、销信的,而轻工部在当地建立了各种陶瓷科研机构,以支持当地陶瓷厂的技术进步。在设计方面,景德镇陶瓷研究所集中了一大批专业人员,由轻工部承担各种研究经费,研究内容涉及陶瓷材料、造型设计、装饰设计、工艺技术、生产设备、科技情报、市场信息、人才培训等全产业链上的各种要素,同时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研发和攻关任务。基于当时优越的条件,研究所的成果是按计划无偿提供给相关生产厂的,在主管部门的协调下,研究所与生产厂还保持着良好的互动。
  从各个陶瓷生产厂来看,由于产品出口的需要,国家投入了较大的资金来进行设备更新和基础建设,加之有科研力量的推动,使得陶瓷产品品质及其生产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20世纪70至80年代末,景德镇十大陶瓷厂的产品品质达到了顶峰,而其中设计则是一股强劲的推动力。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的“写法”
第一节 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的性质
第二节 观念史:中国设计史研究的重要进路
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早期中国现代设计观念的源流
第一节 国际技术、产品转移中“设计观念”的渗透
第二节 关于图案的思想资源
第三节 欧洲设计运动对中国设计观念的影响
第四节 黄作燊直接传授现代主义设计观念

第三章 国际现代主义设计观念在中国的释放
第一节 民国工业化思想对于设计的影响
第二节 低度工业化中设计的契机
第三节 中国设计师人格的现代性及设计现代化
第四节 市民文化的形成与设计的影响

第四章 国际现代主义设计观念在中国的延续
第一节 “工程自发型”设计观念的特点
第二节 “设计实践智慧”的价值
第三节 雷圭元、庞薰栗论图案研究
第四节 图案激发的产业能量
第五节 出口贸易中的设计同归

第五章 重构中国现代设计体系的努力
第一节 工艺美术力量的延续及观念再解释
第二节 移植国外现代设计的知识
第三节 已有观点认识的“设计”问题
第四节 观念表达的新平台
第五节 重建设计知识世界
第六节 品质生活、商业传播双轮驱动下的中国设计

第六章 国际产业转移中的中国港台地区设计
第一节 设计的登场与华丽转身
第二节 设计政策为“经济小龙”注入持久活力
第三节 大中华地区的设计观念的激活与互动

第七章 中国现代设计思想资源的充实与更新
第一节 实体化的中国现代设计观念
第二节 91多国工业设计研讨会
第三节 设计对策及社会要素的配置
第四节 泽“西书”与泽“东书”
第五节 “语言学转向”下的设计语义追问
第六节 世纪末的设计观念危机

第八章 设计观念的拓展
第一节 关于事理学
第二节 设计史学的困惑
第三节 思想的融通与方法的借鉴

第九章 设计的“复杂思维”
第一节 复杂思维的特点
第二节 设计观念能量对产业的作用
第三节 设计观念实验的价值
第四节 走向协同的理论和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