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学科前沿报告.2015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41699
  • 作      者:
    黄群慧,史丹主编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学科前沿报告2015》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推出的第五本学科前沿年度报告。本报告延续了学科前沿报告系列反映“重大问题、前沿成果”,体现“演进脉络、新进展、未来方向”的一贯宗旨。工业经济研究所历来有直面现实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紧迫问题的传统。本报告继续秉承了这一传统,虽然也有一些理论前沿综述,但重点放在了与经济现实密切相关的热点专题前言综述上,这是本学科前沿报告与一般理论学科前沿报告的显著区别。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学科前沿报告2015》:
  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是现行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问题。我国主要资源性产品消费占全球总消费的比重,明显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虽然生产的产品有不少是用于出口的,但单位产品资源消耗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同时,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代价也很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需要长期面对的重大挑战。汪同三、蔡跃洲(2007)通过利用相关宏观指标进行数量对比分析,论证了当前由固定资产投资和净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根源是现行收入分配机制中存在的扭曲。从宏观层面,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高储蓄率,而高储蓄率必须由高投资和高净出口来平衡支撑。从微观层面,初次分配中高利润、低工资的局面和企业自身的逐利动机共同推动了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这种格局必将长期带来产能过剩、产业逆向选择等不良后果,最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付敏杰(2010)认为,在现行生产型税制下,地方政府为了保持财政收入的增长,必然会想方设法建立更多的企业和更多的产能,以增加税源和提高收入。这就在客观上将地方投资、产能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联系在了一起:高产能导致高收入,低产能对应低收入。还会使得税收过于集中地依靠几个大型企业,不但会带来财政风险,还会增加不和谐因素。如果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压力转变到产能上,尤其是由于资源价格过低而形成的资源消耗型低技术含量企业,就必然会形成大量的落后产能,使得经济增长回归到粗放型模式中去。张华荣、陈伟雄和方忠(2013)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归结为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政府职能不清晰、利益分配不均衡、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等。张群、孙志燕(2013)提出,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阶段,多种矛盾交织交汇。特别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应重点创造有利于“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将投资政策、市场规制、产业政策三方面作为我国近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先行突破口。何爱平、张志敏(2013)认为,资源和环境两块短板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过程的硬约束,资源环境的约束也使得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发展难以为继。破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也是物质利益关系演化的过程,随着利益关系的变化,各经济主体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与此适应的制度安排和激励结构也必须做出调整,并通过制定激励机制来规范主体行为。
  金碚(2008)从我国工业资源现状人手,论证了中国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受现行资源供求关系的约束。原因在于,作为工业过程的基础性资源(往往也是生活的基础性资源)具有普遍供应要求,所以,对于其价格上升,社会往往不能容忍,或者不能承受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特别是资源替代进行调节的长期过程,因而需要政府干预,包括价格调控、行为管制、标准强制、政府规划、国家垄断等多种方式。工业技术路线和工业化资源路线体现了获取竞争力源泉的需要,工业技术路线和工业化资源路线的转变,实质上就是工业竞争力源泉的转变。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寻求竞争力的新源泉,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优化工业化资源路线的根本要求和核心内容,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权衡(2009)提出,资源稀缺性、发展目标从增长延伸到发展、人的自由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尤其对当今的世界经济而言,资源短缺越发成为一个全球性难题,如何有效改进资源配置方式,以改进效率并最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及提升人类社会福利水平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从理论发展而言,关注的焦点也不应仅局限在资源配置的内部结构本身,而须扩充资源禀赋的边界和外延,以宏观的视角,从整体模式上进行拓展和创新。
  ……
展开
目录
产业经济学科前沿报告篇
第一章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前沿问题研究综述
一、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概念和内涵
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和手段问题
三、现行经济发展方式弊端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约束条件
四、经济结构失衡和产能过剩的分析
五、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和产能过剩等问题
第二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转型升级研究
一、近年来工业转型升级研究相关文献
二、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相关文献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转型升级关联研究的相关文献
四、简要评述
第三章 工业运{亍学科前沿综述
一、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特征
二、工业经济运行形势的判断
三、工业经济增长减速的原因
四、工业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来源
五、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建议
第四章 稀有金属定价权研究进展
一、稀有金属定价的理论基础及主要依据
二、优势稀有金属国际定价权缺失的原因
三、完善稀有金属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国际定价能力的政策建议
四、结论与展望

企业管理学科前沿报告篇
第五章 企业管理研究前沿问题
一、社会化商务研究前沿问题
二、战略管理研究前沿问题
三、人力资源研究前沿问题_
四、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前沿问题
第六章 研发投资回报的测算:一个文献综述
一、引言
二、理论模型
三、研发投资回报的测算
四、研发投资的私人回报
五、研发投资的外溢效应和社会回报
六、关于中国研发投资的研究
七、总结
第七章 国资国企改革前沿报告
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路
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
第八章 企业税负水平高低评价研究综述
一、中国企业的税负水平是高还是低
二、宏观税负水平的评价方法
三、微观税负水平的评价方法
四、结论和展望
第九章 国家石油公司研究综述
一、引言
二、国家石油公司的产生:政治学与经济学解释
三、国家石油公司的绩效
四、国家石油公司与政府的关系
五、总结
第十章 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制度基础和空间组织:理论前沿
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微观制度基础
二、创新型集群的共性技术供给
第十一章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热点问题综述
一、管理会计学科的历史发展
二、管理会计学术研究现状
三、管理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
四、管理会计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前景展望

区域经济学科前沿报告篇
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学科前沿报告
一、新型城镇化
二、区域发展战略
三、区域经济发展
四、区域产业调整
五、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
六、区域政策及其评估
第十三章 中国产业“走出去”的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产业“走出去”的原因与影响
二、中国产业“走出去”的投资环境评价
三、产业“走出去”的模式与国际经验
四、中国产业“走出去”的相关政策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