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向新加坡学习现代服务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6221618
  • 作      者:
    韩媛媛著
  • 出 版 社 :
    广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向新加坡学习现代服务业》是由广州出版社出版。
展开
作者简介
  高德步,辽宁人。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外经济史和政治经济学。先后出版《产权与增长:论法律制度的效率》《百年经济衰荣》《世界经济通史》《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历史视角》《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化》《西方世界的衰落》《中国经济简史》等专著10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韩媛媛,山东昌邑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山西财经大学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史、农业与农村经济,农产品贸易等。主持或参与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已出版《大卫·李嘉图——古典政治经济学集大成者》;翻译《凯恩斯主义的终点:摆脱债务危机,拯救全球经济》。参编著作、教材多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向新加坡学习现代服务业》全面介绍新加坡在现代服务业上面的优势、创新、高效管理。
展开
精彩书摘
  《向新加坡学习现代服务业》:
  一、倡导多方共同制定金融中心发展战略规划
  亚洲金融危机后,对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重大战略规划问题,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官商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制定并实施。1998年2月,新加坡竞争力委员会下属的金融与银行附属委员会发表了“关于新加坡金融业调查报告书”,并向新加坡政府提出了涵盖新加坡金融业的大领域的金融业全面改革建议,多达55条。新加坡政府经过考察与探讨,接受了这些专业人士提出的大部分建议。另外,在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起重大决策作用的金融业发展咨询委员会中,其委员的组成就包括许多著名的银行家。
  来看我国,以上海为例。长期以来,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大规划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做了许多工作。他们组织了大量的考察活动,对国际大都市纽约、伦敦、东京和香港等城市的发展道路进行了研讨,并结合上海发展特点的实际情况,拟定了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构想。但相对而言,考察与研讨的主要组成人员是政府官员和学术界人士,业界人士很少有机会参与到重大决策中。这种局面的结果,就是导致作出的决议和制定的规划往往具有理论上的高度,而缺少实践中的可行性,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屡屡碰壁。因此,为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创造机会让更多的业界精英参与到国际金融中心重大战略规划的制定中来,可以规定一个政界、学界、业界人士参加研讨的比例,尤其要保证业界人士的参与比例,在此基础上充分论证、博采众议,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理论上和实际中都行得通的规划,才能减少实践中的弯路。
  二、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
  新加坡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税收优惠。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新加坡在内,一般很少对银行业征收营业税,对印花税、登记税等其他税种征税的税率也很低。例如,韩国对金融业仅征收0.5%的营业税,欧洲国家则一般不征收流转税,而征收很少的登记税或印花税。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现代服务业及其在全球的发展
第1节 现代服务业的定义
第2节 现代服务业在全球及中国

第2章 狮城的现代服务业崛起之路
第1节 新加坡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石
第2节 新加坡服务业发展三部曲
第3节 新加坡现代服务业未来之路

第3章 发达的金融业
第1节 新加坡金融业的两大特征
第2节 新加坡发展金融业的主要经验
第3节 新加坡金融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第4章 繁荣的物流业
第1节 新加坡物流业的特点
第2节 新加坡物流业的发展经验
第3节 新加坡物流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第5章 异彩纷呈的旅游业
第1节 新加坡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第2节 新加坡旅游业营销策略
第3节 新加坡旅游业的经验与启示

第6章 包罗万象的会展业
第1节 新加坡会展业的现状
第2节 新加坡会展业的发展战略
第3节 新加坡会展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第7章 新加坡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经验及启示
第1节 因时、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2节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第3节 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外国公司人驻
第4节 积极培育和引进人才
第5节 增加研发投入,鼓励技术创新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