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 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 资料来源
上编 社会保障机构的经费收支与运营状况
第一章 清代江浙养济院的救助名额、救助标准及经费来源
第一节 养济院建设概况
第二节 养济院的救助名额和救助标准
第三节 养济院的经费来源
余论
第二章 财政资助与清代江浙育婴堂的官办化问题
第一节 财政资助与江浙育婴堂的官办化进程
第二节 财政资助和官办化对育婴堂的影响
第三节 育婴堂管理模式的改进及启示
第三章 “传统”经济资源与“近代”慈善事业 1923一1932年度松江三善堂的经费状况与运营实态
第一节 三善堂的创设及沿革
第二节 三善堂的经费来源
第三节 三善堂的救助事业
第四节 三善堂所受的经费压力及其反应
余论
第四章 全面抗战爆发前江浙救济院的经费状况与事业运营
第一节 救济院的出现背景和建设概况
第二节 救济院的经费来源
第三节 救济院经费状况的特点
第四节 经费状况对救济院运行情况的影响
小结
下编 社会保障机构经费收支与江南社会经济状况
第五章 善堂与恶政:清代江浙地区的命案相验问题及其应对
第一节 问题的表现与后果
第二节 问题存在的原因
第三节 中央与地方官府的禁堵措施
第四节 地方社会的应对办法
余论
第六章 厘金源于林则徐“一文愿”考论
第一节 道光年间扬州地区的“一文愿”
第二节 林则徐与“一文愿”的关系
第三节 “一文愿”与厘金的比较
小结
第七章 晚清田赋加派与基层社会管理格局变动:以江苏“积谷捐”为中心
第一节 太平天国战前积谷捐的源流
第二节 太平天国战后江苏积谷捐的推行过程
第三节 积谷捐推行及备荒仓储建设实态
第四节 积谷捐合理化的努力及其影响
余论
第八章 晚清江南善堂田产的额租、实租与地租实收率
第一节 江苏各善堂田产收租情况
第二节 浙江各善堂田产收租情况
第三节 影响善堂地租负担的因素
小结
附录晚清稻谷出米率与加工费用小考:以苏州丰备义仓资料为中心
征引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