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趋势已来,预演未来 ——区块链架构与演化
Token是比区块链更伟大的发明
区块链的发展:短期是底层技术,中期是应用场景,长期是改造社会
未来世界必然会出现千亿级数量的物联网设备,区块链作为价值传输协议必然会大规模落地应用
趋势已来,预演未来 ——区块链架构与演化第3章大鬼: “小鬼,区块链这台信任的机器是不是很厉害?我们说有了它,人们沟通、协作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因为它是无须‘信任’的信任。接下来,我给你说说区块链是怎么诞生的吧,未来它会长成什么样子,好不好?”
小鬼: “好啊,现在什么是区块链,为什么这么被看好,我也明白了。正想听听区块链的前生今世和未来前景呢。”
大鬼: “现在看,区块链的发展历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区块链1.0、区块链2.0和区块链3.0。区块链1.0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应用,其场景包括支付、流通等货币职能。区块链2.0是数字货币与智能合约相结合,是对金融领域更广泛的场景和流程进行优化的应用。区块链3.0则超出金融领域,为社会各种行业提供区块链应用解决方案。我们先讲区块链1.0吧,也就是比特币。”
小鬼: “哦,原来神奇的比特币属于区块链1.0,那就从比特币开始吧。”3.1区块链1.0——比特币的诞生
比特币
大鬼: “话说2008年11月1日,一个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或者团体在一个隐秘的密码学讨论组上贴出了一篇研究报告——《比特币: 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该报告阐述了他对一种新型电子货币的新构想。讨论组的人们从未听说过他,有关他的信息也寥寥无几,还都隐晦不明甚至自相矛盾。网上简介显示,他在日本居住,而他的电子邮箱地址则来自德国的一个免费服务站点,万能的谷歌上也没有关于他名字的任何信息。显然,中本聪是个假名。不过即便中本聪可能已经成为谜团,他的发明让一个困扰密码学十年的难题‘灰飞烟灭’,那就是前面我们讲过的‘拜占庭问题’。自互联网诞生以来,电子货币因其方便和难以追踪,并能脱离政府和银行的监管,而成为一个热门话题。20世纪90年代,一个名叫‘密码朋克’的密码破译自发组织就致力于创建电子货币,但付出的努力并没收到任何成效。同样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著名的密码破译者大卫·乔姆创建了一个匿名系统——电子现金,也失败了,部分原因是依赖于政府和信用卡公司的现有基础设施,之后各种电子货币尝试者不断涌现——比特金(bit gold)、bmoney……,但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神秘的中本聪
小鬼: “那后来呢?”
大鬼: “后来,比特币就横空出世啦。说到这里,我们还是先回头看看当时全球的经济状况,这也是比特币诞生的大背景。2008年,从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席卷全世界,股市崩盘迅速且猛烈超过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2008年4月,总资产高达1.5万亿美元的世界两大顶级投资银行美国的雷曼兄弟和美林相继爆出问题,前者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后者被美国银行收购。全球最大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AIG)也难以为继,美国政府没办法只能接管AIG,以稳定金融市场。2008年9月7日,美国财政部不得不宣布接管美国两家最大的房地产贷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
小鬼: “嗯,金融危机的这个部分我了解一些,影响太大了,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影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