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星光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481863
  • 作      者:
    高旺国著
  • 出 版 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高旺国,武汉市人,银行职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金融改革题材长篇小说《江流滚滚》。
展开
内容介绍
  《星光雨》集,遴选作者高旺国少年、青年和中年时代作品八十余篇,有生活纪实、随笔偶感、散文游记、史文今事评点、军事观察分析、短篇小说、家族纪事等,共30万字。
  文集镂作者漫漫文学路上之前行足迹;刻作者广博涉猎、丰富多彩之生活阅历;凝作者默默耕耘、矢志不懈地践行理想之执着精神;聚作者思想发展、人格完善之深厚土壤及丰沛精神养分。洋洋洒洒、流光溢彩,时时处处,足见作者鉴史、鉴事、鉴人之独到见解和真知灼见;亦足见作者对国家之热爱、对未来之憧憬。
  "
展开
精彩书摘
  冬天里的春天
  飞舞了一天一夜的雪花停止后,肆虐的西北风又刮了起来。寒风显得更加刺骨,天气也显得更加寒冷。此刻,屋檐下已吊着长长的一排排拇指粗的冰柱。
  也许因为几年来在城市生活,视野不够开阔的缘故,我倒爱看故乡的雪景。看,瑞雪为大地披上了银装,远望田坡地角,厚厚的一层白雪反射着银光。眼前的村庄里,只见树枝上开着一朵朵的雪花,在寒风的吹拂下,雪花纷纷落地。忽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点缀似的红花,而且还在不停地移动。“奇怪,冬天里还在开花,并在移动?”我自言自语了起来。
  不料身边陪我赏雪景的小肖笑了起来:“你看错了,那是社员们穿着红色、绿色的衣服在劳动。”
  “哦,”我恍然大悟,“怎么,社员们还在风雪天里劳动?”
  “是啊,他们在那里建果园哩。”
  小肖用手拉了我一下,于是我们向着山冈走去。
  在与小肖的谈话中,我才知道:原来,那块山冈以前是一片果园。前几年,在强调“以粮为纲”时,忽略了“全面发展”,片面追求粮食产量,公社领导人不顾实际情况,强令大队干部将果树砍掉,开林造田。结果,果树被砍伐一空,造出了三十多亩薄田种植水稻,收成可想而知。但公社领导人却说:“收不到粮食收稻草,收不到稻草收思想。”在这种“极左思潮”的影响下,社员们忙碌了一年,结果每亩粮食产量只有三百来斤。而按当年的水果产量则可每亩收入上百元。社员们的意见很大,他们敢怒不敢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落实了农村政策,社员们因地制宜,在这几十亩山地上又重新种上了桃树、梨树、苹果树,大队又实行了承包责任制,目前果树长势喜人,不久就将挂果了。看到眼前的变化,社员们更加坚定了种植经济作物的信心,纷纷要求大队干部将剩下的二十多亩荒山开垦出来,为集体增加财富。
  我们谈到这里,已经来到了工地上。
  在东边的一个山冈上,一位老汉正忙着给大家装土。他,胡须花白,额上布满了皱纹,饱经风霜的脸上带着一种含蓄的笑意。我认出他就是王世勤大伯,就走了过去,对他说:“王大伯,您老这么大的年纪也来了?”
  王大伯这时正好给一位社员装完了土,他听了我的话后,左手握着铁锹,右手放在眉毛下,眯着眼,终于认出了我。
  “哦,你回来了。”他放下了右手,“别看我已经六十多岁了,可身子骨还硬朗,像这种天气参加劳动已成了家常便饭。再说,修好了果园,为子孙后代造福,我老汉也要尽一份力呀!”
  “大伯,您老这么大年纪了,也该享享福了。”
  “噢,嫌我年纪大?可我还不服老呢。”王大伯说,“你知道吗?康书记还带病参加劳动呢。”说到康书记,王大伯告诉我,前几天,开荒造林时,一块石头不慎砸在康书记的脚上,疼得他直冒冷汗,他简单地包扎了一下,又去工地了。大伙劝他休息一两天,他说:“这点小伤算得了什么?不能挑土也能挖土嘛。”
  告别了王大伯,我们踏着积雪,绕着山腰走了一遭。在南坡上,几个青年男女正在搞测绘。我一眼认出那个拿着测绘仪的姑娘就是康书记的女儿小丽,我们还是中学时代的同学。只见小丽围着一条红围巾,脸冻得像熟透了的红苹果。她认出我来,便嫣然一笑,马上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们在搞科学试验。这片土岗种上果树后,要等两三年才能结出果实来,为了不让果园白白的空闲几年,他们决定在果树林里种上黄豆、芝麻、花生等经济作物,这样,在果树结果之前也照样能获得收入。
  我一面听着小丽的讲话,一面细细地打量起她来。她身材高挑,站在那里,亭亭玉立,很有一种女青年纯朴的美,满面春风的脸上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表露出一种对农村强烈的眷恋之情,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她的过去。小丽高中毕业后,看到我们几个同班同学进入省城深造,但没有她的份,她很伤感,因此回乡后也不安心农业生产,还到城里做了一段时间的临时工。现在从她的谈话中能感觉出,她与过去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是什么原因促使她转变了呢?
  我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了沉思。想一想,哦,明白了,原来是党的农村政策又回来了。党中央一再鼓励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大家感到农村有希望了,于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创造未来。
  透过厚厚的积雪,我仿佛看到:在这块山冈上,芝麻花开如云,加深了田园风光的色彩;绿浪滚滚,黄豆在春风中欢快地起舞;每一株果树上,桃子、梨子、苹果压弯了枝条。在果树下,映着一张张欢快的笑脸……
  春天啊,永远属于勤劳勇敢的人们!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
  故乡拾零
  朋友,你到过我的故乡吗?当汽车把你带到汉阳县永安乡,沿着东边的沙石公路步行七八里路,这时迎面而来的是一座树木成林的小山丘。透过树林,你可以看见一排排瓦房镶嵌在那浓密的丛林中,这就是我的家乡——竹林村。相传,明朝中叶,我们的祖先来到这里,那时湖岸上长满了浓密的竹子,密密麻麻的,像是树林子一样;岸边的沼泽地里有许多鱼在游动。祖辈们就歇了下来,伐竹子,捕鱼,然后拿到七八里地之外的集镇上卖,换来粮食、布匹以及劳动工具;还用竹子盖起了房子,大家安住了下来。因为祖辈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下来是与竹子分不开的,后人便把这里取名为竹林。
  当你继续朝着树林前进时,坐落在山丘最高处的一栋房子就是大队部了。这是一栋两层楼的房子,修建得朴实、大方。上面的一层正中央是一个会议室,里面有一张长方桌,还有几排凳子,整个会议室宽敞、明亮。会议室的左边是会计室,右边是广播室。一楼前面的左边是小卖部,右边是医务室,后面是村办地毯厂。厂内,高大的机架成对排开,机架上悬挂着已经编织好了的各种各样的彩色图画:翩翩起舞的美女是嫦娥奔月,张着血盆大口的是黄昏时即将下山的猛虎……各种各样的画色彩斑斓,各种人物、动物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惊叹不已,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造诣!
  好了,闲话休提,言归正传。让我们走到楼顶,鸟瞰整个村子吧。
  放眼东望,青山绿水,尽收眼底。你看,眼前一条银白色的玉带是小奓湖,对岸是小奓山。这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爽心悦目的碧水茫茫,湖中偶尔有鱼儿在跳跃。巍巍青山,茫茫湖水,真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早晨,一湖碧水中渡船慢慢移动,东方的太阳冉冉升起,湖面上风平浪静,景色宜人,那才是“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真实写照。
  南面的湖水里长着一大片芦苇。芦苇是编织席子和造纸的好原料,而芦苇荡又是狩猎的理想场所。每年冬季,天气转凉,从北方飞过来的大雁、野鸭成群地栖息在这里,准备度过漫长的冬季,这时是狩猎的好时机。大雁、野鸭都是很灵敏的飞禽,它们栖息的水面很宽阔,一般是很难大量猎取的。这时候,有经验的猎人就事先在芦苇荡里放些干草,并安上二三十杆铳。野鸭、大雁是怕狗叫的,几个猎人便划着小船,让猎狗在船上发出“汪汪”的叫声,野鸭、大雁便聚集到有草的地方。这时,埋伏在干草周围芦苇荡里的猎人放响了排铳,往往能猎取上百只野鸭、大雁,那肥嫩、鲜美的野味,吃在嘴里,美在心里,真是难得的佳肴。我小时候就吃过这种野味,至今还忘不了它的美味。不过,由于以前人们不知道保护野生动物,大量地捕杀,破坏了生态平衡,每年到这里落脚避严冬的野鸭、大雁逐年减少。现在,村里的人们都懂得了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人们不再下湖打猎了,而是将野鸭、大雁留下的蛋,通过人工孵化,繁殖出一批批的野鸭、大雁,为人类造福。由于环境的改善,近几年来此过冬的野鸭、大雁又逐渐多了起来。
  西山脚下,树木成林,这里是村办的林场。林场内有桃树、梨树、苹果树。这里结出的果子个头大,糖分足,远销到武汉、荆州等大中城市。
  朋友,眼前的景物,一定使你赞不绝口吧?我们还是转过身来,看看北面的农田风光吧。这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片绿色的原野。田野里,各种农作物郁郁葱葱,微风吹过,绿浪滚滚。你可知道,这一大片农田,每年要向国家提供十几万斤商品粮!
  我的家乡,物产丰富,景色宜人,真是一个鱼米之乡啊!朋友,如果你哪天有兴趣去我的故乡时,可别忘了喊上我,因为我也想看望那可爱的故乡。

  一九八二年四月
展开
目录
序.
第一编散文游记
泵站之行.
冬天里的春天.
故乡拾零
经历十三级台风.
怀念.
雪中行
苦难的同窗今安好
林中漫步
故乡的变化
旅顺游记.
呼伦贝尔纪行.
西藏旅游日记
新加坡印象.
韶山追忆毛泽东
北戴河游记.
山西印象
初到大寨.
云南游日记
西宁散记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