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话说合肥经济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006708
  • 作      者:
    盛志刚,吴旭东著
  • 出 版 社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话说合肥经济圈》叙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而不感晦涩,述地方经济人文历史而不嫌枯燥,图文并茂的特点而具有很好的可读性。
展开
作者简介
    盛志刚,男,《中国省会经济圈蓝皮书》执行主编。1968年高中毕业,插队知青;1977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机械系。199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1983年9月始,历任合肥市第二商业局副局长,市财贸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党组书记,市政府市长助理、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等职。曾受聘兼任合肥市科协主席、合肥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安徽大学兼职教授、合肥学院兼职教授、江南大学客座教授、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安徽省社会学会顾问等。连续三次,受国家科技部表彰,获国家科技部1997—1998年度、1999—2000年度、2001-2002年度“全国科教兴市先进个人”称号。著作《经营城市》,获省社科联优秀奖、合肥市社科一等奖:《发展菜篮子经济》(论文)获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执行主编《中国省会经济圈蓝皮书——合肥·六安·巢湖发展报告(2007)》,《中国省会经济圈蓝皮书——合肥、六安、巢湖、淮南及桐城发展报告No.2(2008—2009):泛长三角背景下的省会经济圈》,《中国省会经济圈蓝皮书——合肥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0—2011)》等理论著作;2011年大型电视纪录片《合肥经济圈》(九集)总策划、总撰稿人。发表《论股份经济在发展中规范化问题》,《面向低收入群体微小信贷担保案例分析及政策研究》,《“三农”问题探索之实证研究》等科研论文数十篇。 
    吴旭东,男,1970年出生,合肥电视台记者。合肥师范学校普师专业毕业后,就读于安徽教育学院政教专业。1996年考入合肥电视台,历任电视主持人,记者,编导。先后主持过合肥电视台午间新闻,1999年合肥市庆祝建国5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曾入秦岭无人区科考,赴汶川震区报道救灾,2011年大型电视纪录片《合肥经济圈》(九集)总导演、总撰稿人。获安徽教育好新闻二等奖,安徽经济好新闻三等奖和合肥好新闻二等奖各一次。
展开
内容介绍
    《话说合肥经济圈》正是对建设中的合肥经济圈的—个通俗诠释。这本书解读了江淮儿女在强省之路上所做出的艰苦探索和辛劳付出,作者在采访了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历史见证人、经济建设者、城市决策者之后,以翔实的史料、独到的构思、娓娓道来的叙述,为读者讲述了合肥与合肥经济圈的发展过程,展示了合肥经济圈建设中的多姿多彩,描绘了合肥经济圈走向未来的美好前景。
展开
精彩书摘
    从太空看地球,夜晚灯光集中连片的区域,就是世界各大城市群。 
    1961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他的著作《城市群:城市化的美国东北海岸》中第一次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城市群或者说都市圈,是指以若干个大城市或超大城市为核心,与邻近的一批卫星城市,连同这些城市的覆盖范围,构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城市群体。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证明,经过50多年的发展,大都市经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从国际上看,北美的五大湖区、大纽约、大芝加哥、大洛杉矶四大经济圈,欧洲西北部都市圈、伦敦都市圈,日本的大东京、阪神、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不仅在其国内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世界经济和产业分工中,具有重大影响。 
    在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连片的灯光无可争议地说明,中国的长三角已跻身世界大城市群之一。以长三角经济圈为代表,珠三角、环渤海湾等经济圈的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最明显的例证。 
    而位于泛长三角区域的安徽,从卫星图上看去,只有数个大小不等的亮点在闪烁。 
    闪烁的亮点犹如大海中孤岛上的灯塔,对应着安徽沿江襟淮的城市。它们没有连片成群。显而易见,安徽的主要大城市之间没有形成城市群或者说经济圈。 
    在浩瀚如海的星空中,安徽上空映射出孤立亮点,何时能够皴染成一大片美丽的星云呢? 
    区域经济的崛起,是一个地区走向富强的标志,安徽自清朝建省以来,一直在寻求着强省的道路,强省之梦,历经百年。 
    从明朝南直隶省的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南直隶省所辖的范围,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两省和上海市。 
    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江南右布政使司(江苏布政使)迁至南京,为江苏省省会。江南左布政使司(安徽布政使)迁至安庆,为安徽省省会。在此之前,清政府的安徽巡抚和安徽按察使已经移驻安庆,安徽布政使司进驻安庆后,安庆正式成为安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安庆本地人号称安庆有九头十三坡,其中有一坡名叫司下坡,它就是因位于安徽布政使司正下方而得名。 
    江苏省的名号,取自江宁、苏州二府的首字。安徽省的得名,也取自二府的首字:安庆和徽州。在农耕时代的明清两朝,江苏和安徽一样疆域相等,地广粮丰,在以粮食为主要GDP指标的时代,粮多就意味着赋税多、钱多、兵多。那时所谓的钱粮,就是指的这种状况。 
    清朝早期和中期,依然处于相对落后的农耕社会。从政府的防御体系上看,也是以庞大的旧式陆军为主的,安徽作为一个产粮的大省,能提供丰富的粮食,供给国防军队和行政官僚系统。因此,安徽的农业大省地位,不容动摇。 
    然而,随着时代的更替,到了近代中国,一系列大事的发生,打破了农耕社会稳定而落后的经济结构。尤其是在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叩门声中,安徽和江苏做出了不同的回应,这一对由同一个细胞裂变出来的兄弟,分别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19世纪中叶,清政府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割地赔款,并被迫实施对外开放。在西风东渐的时代,一批有识之士,逐渐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力图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强省之梦 
第二章 求索之路 
第三章 龙头舞动 
第四章 滨湖崛起 
第五章 两翼展翅 
第六章 南北呼应 
第七章 桐子起舞 
第八章 同频共振 
第九章 拥抱明天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