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郭峪村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0134025
  • 作      者:
    李秋香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2-01
收藏
编辑推荐

    二十年多年前,清华建筑学院的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三人组建乡土建筑研究小组

  为拯救和保护日渐消失的乡土文化遗产四处奔走

  仅凭微薄的预支稿费,以实地探访和踏勘来的研究成果

  记录下一系列中国古村落的样貌,成为中国乡土文化、乡土建筑研究领域里的珍贵资料

  

  “乡土建筑?醉美乡愁”五书

  延续清华学子乡土建筑研究二十多年来研究成果

  实地踏堪,大量测绘图片、实景生活照片,结合方志、家谱、访谈等

  面对急剧破坏的乡土建筑,记录下中国古村落的样貌,留取乡土文化及建筑的珍贵资料

  

  五书之《郭峪村》

  郭裕村及其周边——

  相传鬼谷子曾在此精研兵法,韩信入中原前自阳城出发,李渊起兵太原先占此地……

  兼产量丰富的铁矿、素有“香煤净炭”的煤资源

  明代的王国光、清代的陈廷敬

  战乱、煤铁经营和深厚的人文之风造就了这个富庶的杂姓村落

  留下了一座座完整的民宅深院、宏伟的城垣和历史的种种遗存

  犹如一个巨大的建筑化石群


展开
作者简介
李秋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级工程师,1989年起从事乡土建筑的研究及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主要专著有《新叶村》、《中国村居》、《石桥村》、《丁村乡土建筑》、《闽西客家古村落——培田》、《川南古镇——尧坝场》、《高椅村》、《郭峪村》、《流坑村》、《十里铺》等,主编乡土瑰宝系列书籍《宗祠》、《庙宇》、《文教建筑》、《住宅》(上、下)和《村落》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山西郭裕村始建于唐,战乱和煤铁经营使它成为一个富裕的杂姓村落。明末清初,它的商业经济、文化和科第仕途均达到了高潮,建造了一批质量相当好的官宦和商人住宅,及众多宗教和公共文化建筑。还有在战乱中为自保举村之力修造高大坚固的城墙、城门,即“郭峪堡”。这一座座完整的民宅深院、宏伟的城垣和历史的种种遗存,犹如一个巨大的建筑化石群,陈列在后人的眼前,为我们研究晋南地区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活态实例。

展开
精彩书摘
阳城寻古
一、樊山之阳故事多
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侧而得名。阳城县偏处山西的东南,正好在太行山脉的南端,清同治《阳城县志》载:“太行脉尽为阳城。”夹注中又引前府志说阳城“当太行之腹,省会之南,包搴群山,襟带众水”。阳城的左手牵着太行山,它的右手又拉上了山西省中部另一座南北走向的太岳山脉。在这两山南端衔接处不远,又一座东西走向的山脉—中条山沿着黄河蜿蜒而来,这三座山脉围拢在阳城的北侧和西侧,使这里成为从深山区进入浅山区的过渡带。由于地形复杂,浅山区周缘形成许多林菁丛茂的峰峦,将阳城环抱在中间。阳城的北侧有著名的崦山;西南有云蒙山、析城山、小尖山、蟒山;南侧有鳌背山、王屋山等。再向南便到了黄河岸边,浅山区过渡到了平原地带。在群山之中,有一条从北向南的沁河(亦称“沁水”)穿过县境。它发源于太岳山中,是县境中最长且最重要的一条河。民国二十三年《山西省阳城县乡土志》载:“沁水之水,沁源发源,历岳阳、沁水而至屯城。其入也,自县之东北,经润城、沁渡,而至磨滩。其出也,在境之东南至于济源,入于黄河。”夹注:“约行境内百一十里,此水之源委皆在外境者。”
沁河奔流的途中,有众多支流汇入,其中有一条“源出史山,曰史山水,会郭谷、三庄诸水西流,至润城入沁河中”(《山西省阳城县乡土志》)。从郭谷汇入史山水的小支流,叫樊溪河。郭峪村即在樊溪的中游。另一条支流是发源于中条山的濩泽河,从西向东经过阳城县城流入沁河。阳城在沁河的西岸。清同治《阳城县志》载:“崦山耸后,析城拱前,沁水绕左,壑山雄右,冈陇之势四面浑成,形胜之奇一方巨镇。”
沁河长百里,灵气钟阳城,自古人杰地灵,掌故颇多。相传在很久以前,太行、太岳、中条三座大山在阳城缠结为一体,从中条山发源的泽河无路可走,只好回旋在阳城附近的洼地之中,形成大片湖泽,给居住在周围的百姓造成很大不便,又常因雨季湖泽泛滥,老百姓深受其苦。后来大禹到这里,用神斧劈开石门,泽中之水从石门涌泻而下,阳城才从此得见天日,所以人们将这里命名为“泽县”,后又改称“泽州”。直到现在,阳城仍流传两句话:“人留姓名草留根,大禹神斧劈石门。”早在大禹之前,尧、舜就在阳城留名。《二十四孝》中的第一个故事“舜耕历山”,讲的是尧王东坪选舜王的掌故。历山就在阳城西侧,属太岳山的支脉。更早,有嫘祖养蚕石花洞的故事。石花洞在阳城西南的云蒙山中,云蒙山属中条山的余脉。传说,嫘祖教人养蚕之后,阳城四处的山上都种满了桑树,男耕女织的农家生活就从这里开始。
据《山西省阳城县乡土志》载:“古称泽,今曰阳城,夏禹弼畿甸。”原注“属禹贡冀州之域,析城、王屋并在境内”,说明阳城曾是夏朝属地范围。
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祖脉之一—商族,早期就在晋南一带。据《竹书纪年》载:“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于桑林,雨。”阳城县西南35公里处的析城山上有相传汤王祷雨遗迹,被人称为“圣王坪”。《穆天子传》载,春秋战国时期,“周穆王曾休泽”。又《山西省阳城县乡土志》引《国语》:“晋世子败狄稷桑”,可见山西南部阳城一带曾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二、关隘要道
明末清初人延嵩寿在《山西形胜险要今古异同论》中载:“山西于古为晋,东枕太行,西带黄河,南通孟津,而析城、王屋皆隘阻,北控沙漠,而雁门、三关皆藩篱。”阳城就在析城、王屋之间,只有一条重要的陆路穿过隘阻,即从阳城经润城或北留镇,到晋城再直趋中原。沁河中游以下便可通舟楫,因此沁河成为从阳城南下黄河到达中原的重要水道。从阳城到润城或北留,均要由西向东渡过沁水河,渡口就在润城镇下游三公里处,称为“河头堡”。这里河道较窄,河畔两山对峙,岸石陡峭。一旦渡过河头堡,一路经晋城入河南就无太大的障碍了。正由于阳城地理位置的重要,自古扰乱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多从阳城穿过,因此要保护中原的平安,阳城就成了重要的前哨了。
……
三、煤铁硫黄之乡
清同治《阳城县志》载,阳城“土地硗确,坡坂崎岖,山谷深峻,林菁丛茂”;又载:“阳城山县,僻处陬隅之所,生既无珍异奇瑰足号于天下,且地多高岩深谷,少平畴沃野以资播艺,即稼穑之利民犹难之。若其布帛财贿,宾客饮食所供,多仰于外来。”阳城的农业一直十分艰辛,明清两朝,粮食总是依赖外地。
所幸阳城的煤铁资源十分丰富,以至冶铁业发达。鲁迅、顾琅合著的《中国矿产志》载:“本省(山西)铁矿以平定州盂县及自潞安州至泽州阳城者最著,其开采似始于二千五百年前,迄唐弥盛。”据岑仲勉著《隋唐史》载,阳城为当时全国95个有铁矿州县之一,为河东道14个产铁州县之一。由于产铁,特别是可以制造兵器的优质铁,使得历朝历代对阳城都格外重视,直到明朝以前,阳城的铁矿及铁冶所均在官兵的严密控制之下。
到了明代,国家对铁的需求大幅增长,而官方经营的铁冶所因管理不善,产量下降,遂进行改革,变官营为民营。《明太祖实录》卷一七六载,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诏罢各处铁冶,令民得自采炼,而岁输课程,每三十分取其二”。从此,民营铁冶在山西日益发展起来,阳城、太原、平遥、盂县、交城、安邑、大同等地均出现了民营铁冶。明成化《山西通志》载,铁“唯阳城尤广”;又在《打铁花行》中说,“并州产铁人所知,吾州产铁贱于泥”:可见产铁之富。当时,润城镇东北两公里的黑松沟居民因冶铁致富,砍光沟底的松树修房建屋,使原来沟内的上庄、中庄、下庄三个村庄连成一片,于是改称黑松沟为“白巷里”。这里白天只见冶铸炉烟弥天,夜间沟内火明如昼,因此人们又称这沟为“火龙沟”。民国二十三年《山西省阳城县乡土志》载,“明正德七年,霸州贼刘六、刘七至阳城东白巷里等村,村多业冶,乃以大铁锅塞衢巷,登屋用瓦击之,贼被创引去”,可见白巷里产铁之盛。白巷里离郭峪村很近,仅隔一座岭,上、中、下三庄位于岭西侧,此岭因而得名为“庄岭”。从上、中、下三庄到郭峪村仅四公里的山路。此时的郭峪村虽还未形成如火龙沟那样的气势,却也建起了冶铁炉。
随着民营铁冶的发展,阳城的铁产量大幅度上升。早在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阳城“每年课铁不下五六十万斤”。按上述明代铁课“每三十分取其二”的税率计算,则阳城县年产铁750万—900万斤。明洪武初年,阳城全县生铁产量为115万斤,居全国各省铁产量第五位。天顺年间铁的产量比洪武初年提高了七八倍,居全国第一。成化年间铁产量更胜一筹。铁业的发展,使打铁花很快成了阳城一带庆典活动最常用的民俗。每逢年节,当铁水被抛向夜空,瞬间形成光芒四射的铁花,如“飞虹霓月”绚烂无比。但后因铁花屡屡伤及仰头观望的孩童眼睛,终被戒禁。河北蔚县,曾属山西大同郡,至今还保留着打铁花的习俗。
阳城不但当时产铁量为全国第一,铁制品也质优价廉,其所产铁犁,被农民誉为“翻地虎”。因为它耐磨、不粘泥、使用省力,被黄河流域的农民爱之如宝。《阳城县手工业志》载:“阳城犁镜过去曾行销全国30多个省、区,并一度销往朝鲜、不丹、尼泊尔、印度、日本、菲律宾等地,最高年产量达70万件。”阳城人世代客居外地专门推销铁货的很多,以李、杨、曹、徐诸氏为大户,活跃在豫、青、鲁、察、鄂等地。李思孝在开封、周口、亳州、曹州开设铺户,有资产银几十万两。晋商中的阳城帮便从贩铁货开始。
明清两代,阳城除炼铁业和铁制品领先全国外,还有三大重要产品。一是硫黄。早在唐代,阳城就开始炼制硫黄,李白在《寄王屋山人孟大融》的诗中写道:“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金液就是硫黄,而王屋山就在阳城县的南部。火药被广泛用于战争之后,硫黄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明洪武四年(1371年)县署内即设有磺库,在主产区白桑一带,设有硫黄冶炼厂。阳城的硫黄质量很好,有“昆仑黄”之称,明清之际,除上缴给国库外,还是阳城重要的外销资源。郭峪村东门里有硝房,制造火药,销往邻村用于开矿。阳城的另一特产是琉璃。琉璃是用来制造古代宫殿、皇亲贵族府邸以及庙宇、道观等高档建筑重要构件和装饰物的原材料之一;除用于建筑外,琉璃还可用来制作大量工艺品。北京故宫的琉璃狮子和十三陵殿堂的屋瓦脊饰都是阳城的制品。所以,阳城琉璃在山西乃至全国都很著名。三是煤炭。阳城的煤炭采掘业在山西全省不算突出,但由于煤层浅,煤质好,因此开采的历史很早。明清时期,北京的官家都爱用阳城煤,因其无烟无臭,素称“香煤净炭”,运销的范围很广,甚至远达欧洲。
……
展开
目录
总序
引 子
第一章 阳城寻古
一、樊山之阳故事多
二、关隘要道
三、煤铁硫黄之乡
四、人文蔚起
第二章 樊溪侧畔郭峪村
一、郭峪村的由来
二、景观与风水
三、杂姓村落的形成
四、睦邻与亲情
五、尖锐的社会矛盾
六、儒贾之间
第三章 郭峪村落格局
一、郭峪村城
二、街道网
三、居住区
四、侍郎寨和黑沙坡
五、村子管理
第四章 居住建筑
一、住宅形制
二、住宅主要部分的组成与使用
第五章 防御建筑
一、筑城建堡的缘起
二、农民军攻打郭峪村及筑城经过
三、修城轶事
四、城墙、豫楼的基本形制及使用
五、城墙的管理与维护
第六章 庙宇及其他建筑
一、汤帝庙
二、文庙
三、白云观
四、文峰塔
五、文昌阁
六、西山庙
七、土地庙
八、“无妄费”
附录
附录1关于陈廷敬家世情况
附录2 《碧山主人王重新自叙》
附录3 《封窑碑记》
附录4 《重修石闸碑记》
附录5 《重修汤帝庙舞楼记》
附录6 《邑侯大梁都老爷利民惠政碑》
附录7 《城窑公约》
再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