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解读希特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755115
  • 作      者:
    (德)塞巴斯蒂安·哈夫纳(Sebastian Haffner)著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解读希特勒》是哈夫纳有名的著作,也是其得意之作。1978年出版后在德国引起轰动,连续四十三周位居德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至今在德国仍为评价高、销路广的希特勒专论,至今已再版二十多次,被译成二十三种语言,作者凭借此书荣获当年杜塞多夫市海涅奖,可见此书的价值在世界各国研究二战史的专家们心中的地位。该书以其他传记书籍作为自己的基础,省却了很多叙述无关细节的篇幅,力求客观、公正地解剖并评价希特勒,文章耐人寻味、思想丰富,文笔精湛,是一部历史散文领域的杰作。
展开
作者简介
  塞巴斯蒂安·哈夫纳(Sebastian Haffner),1907生于柏林,逝于1999年,被公认为20世纪德国历史重要的时代见证者之一。1938年移居英国担任记者,1954年以英国《观察家报》海外特派员的身份重返德国后,自1961年起先后为德国《世界报》《明星周刊》撰写政论专栏。哈夫纳著有一系列以历史为主题的畅销书,其中包括《解读希特勒》《从俾斯麦到希特勒》《不含传说的普鲁士》《一个德国人的故事:哈夫纳1914—1933 回忆录》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关于希特勒的一切依然能吸引世人的眼光,而有关他的是非曲直仍然有待解读:他是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颓废艺术家一跃而成为“才华横溢”的政治家的?他上台之后在德国创造了怎样的成就而使德国人为之疯狂?他的外交成功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他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政治思想错在哪里?他的政治决策又是如何与其政治目标背道而驰的?“纽伦堡审判”对希特勒的战争罪指控是否是他的真正罪行?他是在德国人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元首”还是叛国者?《解读希特勒》是一部历史散文领域的杰作,其较大特点就是突破了编年体的局限,从生涯、成就、成功、错误、失策、罪行、背叛等方面,对希特勒作了客观深度的剖析,让人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希特勒背叛德国及反人类的本质。
展开
精彩书评
  没有一本关于第三帝国的书能像塞巴斯蒂安·哈夫纳的《解读希特勒》那样给我带来如此多的收益。
  ——第三帝国元帅隆美尔之子,前斯图加特市长曼弗雷德·隆美尔
  耐人寻味、思想丰富、文笔精彩,简言之,这是一部历史散文领域的杰作,一本将许多篇幅庞大的著作毫不费力地撂在后面的小书。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希特勒传》作者约阿西姆·费斯特
  如果我们不愿继续当希特勒的人质,就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直面希特勒这一德意志的心灵创伤。如果我们极力压抑,它就会让我们心神不宁;如果我们接近它,它就会远离我们。到现在为止,这是一本能让我们很好地了解希特勒及其灾难的书。
  ——德国著名历史电视片制作人基多·克诺普
展开
精彩书摘
  《解读希特勒》第二章,全章随后从照排申请,以下是其中一部分,供微博微信用:
  如果谁与马克思一样,将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看成社会主义关键的甚至是唯一的特征,那么他当然会否认纳粹主义的社会主义这一面。希特勒没有把生产资料社会化,他就不是社会主义者。这样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一切都了结了。但小心!事情没有这样简单。
  有意思的是,即使今天(1978年)的社会主义国家,也都没有仅满足于生产资料的社会化,而是费大力气也将“人社会化”,即将他们——最好从摇篮到棺材——集体地组织起来,采取集体的、“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把他们“牢牢地束缚于一套纪律”。我们完全可以思考一番,不管马克思怎么说,这一方面或许是社会主义更主要的一面。
  人们习惯于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范畴内思考。但是,更正确的是,反正更为重要的是,把个人主义而不是把资本主义看成社会主义的对立面,因为在工业时代,某种方式的资本主义完全不可避免。就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积累、更新与扩展资本;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里,一个经理或工程师的工作与思考方式完全一样,工厂里的工作在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可避免地是异化的劳动;工人操作的机器与流水线,是属于一家私有公司,还是属于一个人民所有的联合工厂,在工作时对于这位工人来说没有什么明显的实际差别。但是,在下班以后他是否无人关心,是否在工厂门口有着一个集体,我们也可以说一个共同体在等着他,这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差别。换句话说,比人与劳动的异化?(这在任何一个制度下的工业经济中可能都无法获得根本改变)更为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异化(隔阂)。再换句话说,如果社会主义的目标是消除人的隔阂的话,那么人的社会化比生产资料的社会化更能实现这一目标。后者或许消灭了不公平,但是,如果最近三十或四十年已经证明了什么的话,它是以效率为代价的。前者却是消除了一种隔阂,即大都市居民之间的隔阂,不过是以个人自由为代价的。因为与共同体和纪律一样,自由与隔阂是同一枚奖牌的两面。
  ……
展开
目录
译者序
第一章 生涯
第二章 成就
第三章 成功
第四章 错误
第五章 失策
第六章 罪行
第七章 背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