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远古时代到20世纪,一次轻松愉快的日本艺术旅程
★ 250余幅珍贵的精美彩图,近距离感受日本艺术脆弱敏感的诗意气息
★ 面对中国和西方海啸般的文化影响,日本如何保持自己的艺术特色?
★ 艺术史界的“捣蛋鬼”徐小虎,用爱与感受探寻日本艺术的本质,歌颂瞬间乍现的美感
本书以时间为脉络,介绍日本艺术从远古时代到20世纪末的发展历程,为初学者传递日本之“美”。尤具特色的是,作者参照广阔的中、西文化背景,重点关注日本各个时代*具创新意义的艺术,以此展现日本艺术精神的宽度和弹性。全书文字轻松晓畅,并配有250幅珍贵的插图。
法隆寺壁画
重建的法隆寺金堂壁画是白凤晚期最壮丽的绘画成就!壁画高度超过3米,中央四幅宽2..5米,角落的八幅宽1.8米,这样的壁画相当稀少,当时一所寺院能有如此的装饰,堪称创举(普通佛寺多以绘画或织锦的立轴装饰墙面)!重建的金堂完成于680—690年间,壁画则完成于711年左右。在中国和朝鲜的移民后裔工匠之间,有一个匠人团体负责承制宫廷和寺庙装潢工作。701年政府颁布大宝律令,成立画工司,隶属内政部三位官员管理,曾有四位大师级画家及六十位普通画家居住在都城地区,还有一些私人画家团体聚集于外省区,一旦有大型计划时,后者要随时应召到首都。这类官方的画家组织后来也许形式和性质有所不同,然而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前都一直存在。
金堂壁画的制作程序是,先在壁面上一层细白土,然后工匠用细红线或黑线将印好的底稿点描好,再上色,红色部分上朱砂、赭红和铅红,黄色部分上赭土、一氧化铅,绿色部分上孔雀石,蓝色部分上石青。画中人物丰满、浑圆的造型和中国盛唐风格颇为类似,这一点可由642—698年间制作的敦煌壁画得到证明。敦煌的人物通常身躯稍稍扭转,使腹部以上和以下的身体分置在两个不同的平面,站姿采两脚歇站法,重心放在其中一脚,另一脚则微微提起,暗示其动态。金堂壁画中最负盛名的应属西壁阿弥陀乐园中的观音像(图2-20),线条顺畅、稳健,流露十足的自信心。而且,深邃的眼眸依稀可见印度及和阗的文化影响,甚至可远溯至古希腊的造型。整个表现和橘夫人佛龛门板上的线描菩萨非常相似,除了根据不同的底稿外,两者显然有传承关系。我们可以想象,当金堂的装饰工作完成之时,乐园的景象必定是充满菩萨,天际布满虔诚的飞天,场面辉煌壮丽,感人目眩。所以当原先置于金堂的释迦三尊像移入新建的金堂大厅时,一定显得奇怪不搭调,只是今天看来都是古物了!
自序
导 论
第一章 史前时代(公元前11 世纪—公元6世纪)
第二章 飞鸟和奈良时代(592—794)
第三章 平安时代(794—1185)
第四章 镰仓和室町时代(1185—1573)
第五章 安土桃山和江户时代(1573—1867)
第六章 近现代日本(1868—1964)
第七章 当代日本(1965年至今)
附录一 日本的美学特征:色彩与情绪
附录二 日本书法的情绪化表达
徐先生做一件事情,非常重要。虽然徐先生方法论的东西是比较早的发生,但一直到现在,对我们都还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它是个新的方法,她确立了这个方法。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按照这个方法继续走。因此,我说徐先生是立代的。她是立了一代。之前的方法,我个人看来,显然没有徐先生的完备。——阿城谈徐小虎
徐小虎针对古画真伪的个案进行研究,具体到某个疑点,这是极其枯燥漫长、虽然充满惊喜但很不讨好的工作,堪称‘兴奋完了就遭罪’,但是她坚持了五十年。 ——陈丹青谈徐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