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育儿专家张思莱、家庭治疗师李松蔚、知名主持人李锐诚意推荐
*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创始人、新生代育儿导师罗利娜刷新中国家庭育儿认知力作!
*12条顺势养育法则,全面提升父母教养力
*培养独立、自信、适应能力强的未来公民
*帮助每个家庭顺势而育,帮助每个孩子自然长成
作者基于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和切斯的先天气质理论,并结合十年心理学研究成果和自身育儿实践,提出了顺势养育的家庭教育方案。作者认为,养育方案归根到底都是因孩子而生的。正因为每个孩子自出生始就携带一串气质密码,这串气质密码决定着孩子的性格,甚至影响命运,也决定着父母的养育方式。
本书涉及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12项能力,包括创造力、好奇心、成长力、抗挫力、成就感、注意力、依恋感、社交力、手足力、规则感、自信心和同理心,针对这些能力的培养,提出了12条顺势养育法则。书中系统地帮助读者更好理解顺势养育的理念,并提供有操作性的方法,帮助父母更好的思考和学习。
导论
最好的养育,因孩子而生
每个孩子自出生就携带一串气质密码,这串气质密码影响孩子的性格,还决定着我们的养育方式。
每次跟两个孩子相处,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在性格上的不同之处,哪怕是面对相同的情况,他们的反应也大不相同。比如,同样是穿衣服,哥哥Joshua是三下五除二地很快穿好,他只要是质地舒服的,就不挑款式。但是弟弟 Eric则需要仔细挑选,即使只是某个花纹他不喜欢,也会大概率地拒绝穿这套衣服。再比如,同样是在陌生环境里, Eric往往毫无顾虑,能够立刻融入环境与陌生人互动,而 Joshua则会退一步拉着我的手,直到确定这个环境里有他熟悉的人或东西才会参与进去。再比如,我同时对两个孩子说笑话, Eric可能中途就笑得前俯后仰,但 Joshua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安静地听完,不打断也不嬉闹。孩子这种与众不同的探索和响应环境的方式,在发展心理学上被称之为 “先天气质”( Temperament)。它跟平时说“一个人气质真好”“我也好想有这种气质 ”中的 “气质 ”不一样。先天气质是一个专有名词,指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心理倾向。比如孩子的心理活动、心理感受,还有他会对内在或者外在刺激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和反应。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孩子也是如此。气质上的个体差异源于孩子与生俱来的基因特点,可能在胎儿期就已经形成了。了解每个孩子的先天气质,最大的作用是给我们提供基准线。正因为每个人生来就是不同的,所以了解个体早期差异有助于理解孩子后期的发展。
◆孩子并非一张白纸
在过去的 100年里,心理学家、教育学者曾探索过个体行为差异形成的原因,一种传统观点认为孩子是一张纯净的白纸,完全等待环境的涂抹,如果孩子行为不良,那便是父母教养所致。研究人员质疑这种观点容易产生片面的结果,对孩子的行为改善毫无帮助,父母也深受愧疚的折磨。
20世纪 60年代,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亚历山大 ·托马斯( Alexander Thomas)和史黛拉 · 切斯( Stella Chess)联合多位临床心理学家共同开展了“纽约纵向研究”( NYLS, New York Longitudinal Study)。通过对 100多个孩子长达 30年的追踪研究,他们对孩子的个体差异提出进一步的解释,这成为公认的关于气质的先驱研究。他们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一些性格特点属于“先天气质”,是孩子所独有的,代表了孩子的个人风格,父母也无法控制。
先天气质是每个孩子人格的核心成分,影响着孩子性格发展的方向。
在研究中,学者从以下 9个维度对气质进行分类: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接近 /退缩)、适应性、反应强度、反应阈限、情绪本质、注意分散性、持久性。通过对每个指标进行强弱打分,这些分值共同组成了每个孩子的先天气质情况。这意味着每个孩子从出生的时候起,就开始携带一串独一无二的气质密码。孩子从来都不是一张白纸,他有着独一无二的个性和能力。
◆为什么要了解孩子的气质
养育 Joshua的时候,我曾经为他从小非常稳定的睡眠状况而深感轻松。 6个月以前,他几乎每天下午 5点多就睡觉,然后一直睡到早上 6点,中途除了喂奶、换尿布之外几乎不会醒,这可是长达 12个小时的完美睡眠模式。
而到了养育弟弟 Eric的时候,我却发现无论怎样努力,也从没在他的生物钟上“占过便宜”。出生后至今, Eric的夜间睡眠中很容易受到声音的影响,稍有动静他就会清醒过来。如果我没意识到孩子先天气质的不同,没意识到这里的差异有一部分是由先天气质引起的,我可能就会对 Eric的睡眠方式感到极其挫败,让自己筋疲力尽、濒临崩溃。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可以是向日葵,也可以是蒲公英,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性格像蒲公英,因为自己喜欢蒲公英的潇洒和自由,就觉得向日葵一无是处,或者非把向日葵移到适合蒲公英生长的土壤里。想要彻底改变向日葵种子往往得不偿失,这个做法常常也是很多亲子关系冲突的起点。
先天气质常被形容为“性格的基础色”,是因为任何孩子性格的发展,都是在心理基础上通过经验积累形成的过程,是在先天气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如果孩子本身是比较敏感、谨慎的气质,那么你一厢情愿地希望孩子能够变成一个开朗、大方的性格,这便是不现实的。单从先天气质的角度来看,要把孩子改造成“别人家的理想孩子”的想法本身就很容易出问题。
通过了解孩子的先天气质密码,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能力,到底孩子在哪方面有天赋,哪方面可能是短板。不管哪种气质,只要我们提前了解,并且匹配得当,我们就都能够挖掘出孩子特有的天赋,提供更合适孩子的行为引导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有更多机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把事情做好,也能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行为的接纳,这便是我们稳定亲子关系的重要内核。
◆气质可以影响命运,但不能决定命运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杰罗姆 ·卡根( Jerome Kagan)对于气质的研究具有跨时代意义,他从学术研究的高度定义了 “一个人的气质可能会影响命运,但是并不能决定孩子的命运”。卡根在 20世纪 80年代曾在波士顿和中国分别进行过研究,他们观察到容易害怕、退缩的孩子,其杏仁核的兴奋程度是比较高的。几十年过去了,“卡根婴儿”的跟踪数据显示,那些当年被认为内向孩子的杏仁核,现在遇到新鲜刺激时仍然保持过度兴奋的状态。
既然几十年过去了,杏仁核的反应依旧跟出生的状况一样,那是不是意味着孩子的气质无法改变了呢?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 ·戈尔曼( Daniel Goleman)在《情商 2:影响你一生的社交商》(中信出版社, 2018年版)中详细介绍了“卡根婴儿”的情况:
一个在婴儿时期便认定为性格内向的孩子,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学会感受并且克服自己的恐惧。他说现在已经没有人认为他害羞了,但是这需要别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比如一些小的成功可以帮助人们克服恐惧心理。
他记得的一次成功是克服了对打针的恐惧。在童年时期他非常惧怕打针,以至于拒绝去看牙医,直到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赢得自己信任的牙医,这种恐惧就消失了。看到姐姐跳进游泳池,这给了他接触水的勇气,于是他学会了游泳。最初他不得不求助于父母来排解自己对噩梦的恐惧,但后来他慢慢地学会了依靠自己平静下来。
“我能够克服自己的恐惧,”这位曾经羞怯的孩子在学校布置的作文中写道, “是因为我现在了解自己容易焦虑的气质,我已经能够克服一般的恐惧了。”
“卡根婴儿”的研究指出,如果父母用合适的方式鼓励或者引导羞怯的孩子与同伴玩耍,那么孩子的胆小是可以克服的,这种情况很普遍。在几十年的跟踪观察后,卡根发现,出生后被认定为内向的孩子,成年后只有 1/3的人会有胆小羞怯的表现。尽管培养方式并不能改变所有的基因,也不能修正所有的神经缺陷,但是孩子的日常经历的确可以重塑神经通道,而且神经科学现在已经可以详细地描述神经通道被重塑的过程了。
托马斯和切斯提出“气质论”的时候,也同样提出真正影响孩子发展的是孩子气质和家长养育方式的匹配度。通俗地说,我们给孩子设定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支持和帮助,正好适合孩子本身的气质特点,能够帮助孩子的气质扬长补短,并且发挥出自己的特点,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良好匹配”( Goodness-of-fit Model),反之就是“不良匹配”( Lack-of-fit Model)。
孩子的先天气质虽然有所不同,但每个孩子都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自然地发生积极变化。来自家庭的正确引导,或者孩子自己的有意克服,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即便我们因孩子的先天气质而感到沮丧,但接受这个事实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思考适合孩子发展的 “良好匹配 ”是什么样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父母成为孩子的“伯乐”,发现并接受孩子的潜能和独特之处。
一个身体敏捷的孩子可能是攀爬专家,他擅长各种体育活动,并且可以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很多注意力比较薄弱的孩子,恰恰对事物的探索欲望更强,创造力和好奇心更丰富,在开放式涂鸦环境和探索空间里能够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这些都是可以支持良好匹配的。
我们并不需要想方设法把孩子改造成想象中的好孩子模样,不合你心意的先天气质也不是孩子的缺陷。因此,了解孩子的气质模型是养育孩子的第一步,而挖掘更多的支持 “良好匹配 ”的教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具备更完善的全局观。我们养育中的“顺势而为”之路,才刚刚拉开帷幕。
◆孩子气质的 9大特点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沟通的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托马斯和切斯的气质 9大维度的研究,为我们在这个全新领域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可行的路径。
我对托马斯和切斯的气质 9大维度做了一个适合家庭自查的简易分析表(详细版本参见本书附录“儿童气质维度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举例(出生至 10岁)”),通过观察孩子在不同情况下的感受、反应和行动,我们可以在家里自行记录孩子的气质状态,对孩子有一个大致的把握。
需要了解的是,这个表格基于父母对孩子的自然观察,并不能完全代替专业量表评估 1。此外,它是一个整体性评估,孩子偶然发生的行为不应该用来概括孩子的先天气质表现,我们做出的判断一定是基于对孩子较长时间的把握和了解。为了便于理解,我也直接做出举例,下面一起来看看这 9个表格。
1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 ·罗斯巴特(Mary K. Rothbart)在纽约纵向研究的基础上,改良设计出父母自我报告的量表——《罗斯巴特婴儿行为问卷》(IBQ,Infant Behavior Questionnaire)和《罗斯巴特儿童行为问卷》(CBQ, Children’s Behavior Questionnarie),是目前全球应用广泛的测量孩子气质的专业付费问卷。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罗斯巴特的相关著作。
1.活动水平:好动还是安静?
维度 值高的特征(举例) 值低的特征(举例)
活动水平
1.睡眠时间短,即使睡着了,可能还是动作频繁
2.婴儿期躺在床上手舞足蹈、动得很厉害
1.能安静地坐在行进中的婴儿车里
2.能安静地让人洗澡
3.可以安静地让人梳头、剪指甲
活动水平指孩子是天生好动,还是偏爱安静。比如,天生活动水平低的孩子整体是偏安静的,喜欢做安静的游戏,也可以独自待很长的时间。而天生活动水平高的孩子容易在睡觉时翻来覆去,玩耍时也是到处探索,上蹿下跳,停不下来。
2.节律性:规律还是随性?
维度 值高的特征(举例) 值低的特征(举例)
节律性 1.每天基本都定时定量喝奶或吃餐点2.差不多同一时间睡觉、醒来3.每天情绪起伏的表现与时间也很固定 1.每次喝奶的量相差很大2.经常在不同的时间要求给予额外的食物3.运动量的大小也不容易观察 节律性很有意思,就是孩子的生活作息和需求是否天生有规律。一个节律性高的孩子,到点会饿,定点入睡,连大小便的时间点都很固定。节律性低的孩子,饭量总是变化很大,睡觉和起床的时间不稳定,甚至也有可能因为肠道活动不规律,导致孩子的如厕训练进程比较缓慢等。
3.趋避性:主动还是退缩?
维度 值高的特征(举例) 值低的特征(举例)
趋避性 1.能马上接受新的食物并咽下2.能接受初次来家中的客人 1.置身新环境最初几分钟会表现出烦躁不安2.对辅食品的浓度、味道、温度有改变时,最初的反应是拒绝
趋避性指的是孩子在面对新鲜刺激或新环境的时候,是选择主动接近,还是下意识回避的状态。比如:婴儿会不会介意更换奶瓶,会不会排斥新毛巾的味道;或者孩子看到一群陌生人,是主动迎上去还是谨慎观察;或者妈妈出差,孩子第一次跟奶奶睡觉,是一如既往睡得很安稳,还是一整晚抗拒哭喊着要妈妈……这些都是孩子趋避性的体现。
4.适应性:默默摸索还是快速调整?
维度 值高的特征(举例) 值低的特征(举例)
适应性 1.对日常生活中梳头、洗脸等行为容易接受不反抗2.进入新环境几分钟,就能够适应;改变辅食品只要1~2天就能接受 1.同一天内,对同一种吵闹声会有多次的激动反应(如狗吠、钟声)2.与陌生人相处15分钟后,仍表现出警觉、害怕的样子
适应性是什么呢?就是孩子对环境和变化的适应快慢和程度高低的表现。比如有些孩子进入新环境几分钟就能够适应,大人临时改变某一个决定,孩子也能很快接受和配合,这便是适应性高的表现。而适应性低的孩子天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比如睡觉很容易被突然的噪声吓醒,或者每次遇到不喜欢的事情都会大哭大闹、决不妥协。
5.反应强度:淡定还是夸张?
指标 值高的特征(举例) 值低的特征(举例)
反应强度 1.换尿片或衣服时,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2.对陌生人无论喜欢还是厌恶,反应都很强烈 1.遇到熟人时的反应并不热烈2.遭遇轻微的碰撞、疼痛仍然保持愉快或安静
反应强度指的是孩子反应或者情绪的表现程度。比如有些孩子不哭则已,一哭就撕心裂肺,停不下来,整个表现非常夸张。另外一些孩子可能只会在角落里啜泣。此外,一些孩子可能对消极情绪反应强度高,但是对积极情绪反应强度低,也是有可能的。再比如天生反应弱的孩子被人打了,可能只是惊讶地看着对方,并不还手,而天生反应强的孩子遇到玩具被抢走就声嘶力竭,甚至立刻反击。
6.反应阈限:稳如泰山还是风吹就动?
指标 值高的特征(举例) 值低的特征(举例)
反应阈限 1.玩玩具时,会忽略熟悉的声音不加注意2. 改变辅食品味道或浓度,继续进食没什么反应;当尿片湿了,没什么反应 1.当母亲服饰或发型改变时,宝宝会凝视2.改变牛奶种类或给果汁时,会有所反应
反应阈限是刺激孩子产生反应表现的门槛。反应阈限值越高的孩子,对环境变化刺激的反应越稳定,而低反应阈限的孩子,会更敏感地留意到环境中的变化因素,迅速观察、留意变化并调整行为。
比如,晚上睡觉,低反应阈限的孩子可能因为盖的不是全棉被子,身体就会左挪右挪睡不安稳。需要补充的是,孩子反应阈限并不是统一针对所有的刺激,有些孩子的低反应阈限只针对声音或者色彩领域,在味道和气味领域则保持高反应阈限。
7.情绪本质:乐天派还是消极派?
指标 值高的特征(举例) 值低的特征(举例)
情绪本质 1.换尿片和衣服时会发出愉快的声音,并做出愉快的表情2.第一次到陌生环境也会有愉快的表现;遇到轻微伤害仍然保持微笑与安静 1.正要入睡或醒来时经常烦躁不安;自己一个人玩耍时会哭泣2.当身体不舒服时,会表现出烦躁不安
情绪本质也比较有趣。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乐天派,整天都笑呵呵,不管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一下子就好了,也更容易跟别人愉快相处。如果做好了一件事情,自己也能想出办法庆祝一番。另一些孩子天生比较消极,容易因环境的细微变化而出现不安并且哭泣的反应,比如洗澡、剪头发时会哭、会抗拒,而听到别人取笑自己的话也容易生气,并表现出明显的不愿意。
8.注意分散性:坐稳 30分钟还是 3秒?
指标 值高的特征(举例) 值低的特征(举例)
注意分散性 1.当孩子尿片湿了时,可以用抱他、跟他玩、看电视的方式来安抚情绪2.喝牛奶、听到电话铃声时,会停止饮食并注意声音来源 孩子烦躁不安时,以玩具、歌唱、逗他的方式都不能安抚
高注意分散性的孩子,虽然很容易被别的刺激影响从而转移注意力,比如5分钟就换一个游戏,很难静静坐上 30分钟,但你会发现他随机应变的能力也很高,总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低注意分散性的孩子,可以保持比较专注的状态,比如拼拼图半个小时纹丝不动,不管周围环境是否嘈杂,他不会轻易受影响。
9.持久性:坚持到底还是随时更换?
维度 值高的特征(举例) 值低的特征(举例)
持久性 1.孩子可以连续玩一种玩具10分钟以上2.看电视可持续一段时间3.对喜欢的玩具,虽然伸手拿不到,但会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获得 1.每玩一种玩具,时间都不到1分钟,就想玩其他东西或做其他动作2.观看其他小朋友做游戏时,不到 1分钟就转移视线看其他地方
持久性和注意分散性是相互对照的两个维度。一个高持久性的孩子,做事能坚持,比如学习、练钢琴都有足够的自觉性,但发起脾气来,也不容易妥协,并不容易被劝说和转移注意力,父母需要具备更高级的情绪调节方法才能应对。而一个低持久性的孩子,可能很难坚持玩很久的游戏,但调节情绪的能力会更高,体现在消极情绪容易被引导和改善,父母会觉得在调解孩子的情绪时得心应手。
导 论
最好的养育,因孩子而生 001
每个孩子自出生就携带一串气质密码,这串气质密码影响孩子的性格,还决定着我们的养育方式。
Chapter 1
如何激发孩子的超凡创造力 017
法则1:通过体验吸收知识,通过游戏唤醒创意,为创造力源源不断地加入原料。
创造力的核心要素是行动 019
学习知识是创造力的基础 021
认知灯泡体验是创造的内驱力 023
通过模仿游戏激发创意 025
Chapter 2
如何守护并培育孩子的好奇心 029
法则2:创造安全提问空间,提升问题质量,促进孩子有效思考,孩子的好奇心和思考将会碰撞出大惊喜。
用提问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031
将主动思考引入亲子阅读 033
引导孩子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035
把父母不容易回答的5大问题变成教养机会 041
Chapter 3
如何“玩”出成长力 051
法则3:孩子终归是自己人生的主宰,父母应该始终保持理性和温情,找到自己适合的角色和位置,当好孩子的“陪玩”教练,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支架式引导。
孩子能力发展有时间表 053
游戏中孩子不同的分工 056
设计陪玩的“主题性学习时间” 057
给孩子留白时间,让他学会和自己相处 057
观察孩子的游戏状态 059
孩子到达“最近发展区”,父母要及时撤掉脚手架 060
Chapter 4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065
法则4:孩子在成长中必须学会面对失败和挫折。父母要做孩子的“根”和“翅膀”,但不要代替孩子飞翔。
“心理弹性”从小开始培养 068
从习得性无助跨越到习得性乐观 072
孩子争赢怕输的底层心理机制 076
面对孩子失败,父母该无条件支持还是容许无条件撒谎 078
让孩子越挫越勇的三大引导 081
掌控感让孩子内心强大 084
Chapter 5
如何让孩子体验成功 087
法则5:成功才是成功之母。鼓励孩子找到目标,激发孩子保持热情,这便是成功的奥秘。
“坚毅指数”比智商还重要 090
战胜最容易放弃的前50小时 094
刻意练习要配合目标设定 094
停止某个兴趣活动不等于放弃了爱好 096
唤醒孩子兴趣的引导策略 097
Chapter 6
如何保持孩子的高阶注意力 103
法则6: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具备良好注意力的人。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力的关键。
好动≠注意力出问题 105
注意力的4阶表现 108
用好奇心来帮助提升注意力 110
提高注意力的有效建议 112
Chapter 7
如何柔和化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117
法则7:情绪是连接压力和动力的唯一桥梁,当孩子感到压力和不安的时候,我们应该首先照顾好孩子的情绪,给他力量,再着手进行减压。
被误解的安全感 119
亲子关系亮红灯的信号 123
同理心是“我懂你的不容易” 125
孩子怕上幼儿园并非都因分离焦虑 129
关注情绪,及时消灭安全感的“火” 130
给孩子的压力盒子减压法 131
Chapter 8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135
法则8: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层层递进、厚积薄发的过程。眼神交流、对话反馈、轮流游戏、社区活动、破冰游戏,这些互相衔接的活动会让孩子更受欢迎,更好地融入环境。
教孩子学会思考自己和他人 137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人际交往策略 139
慢热谨慎的孩子需要助力 142
提高孩子同龄人社交质量的3大方法 146
Chapter 9
如何构建两个孩子的良性手足关系 153
法则9:别忘了时不时给孩子之间的情谊账户存上一笔,那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
大宝二宝是否相爱,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156
家庭是人际关系最好的学习实验室 161
可以有分歧,但不能手足打架 165
比“打回去”更好的两个方法 166
Chapter 10
如何在规则中爱孩子 169
法则10:保持沟通的双向性、契约的平等性,规则才能真正发挥出积极作用,这也才是真正的爱。
规则是“共同做点什么” 171
不合时宜的规则会有“反效果” 173
为什么规则难以执行 175
通过承担责任训练遵守规则 176
Chapter 11
如何帮孩子战胜内心的恐惧 183
法则11:成长中有太多的恐惧、迷茫和害怕,但我们可以让自己更强大,强大到光明道路自动出现在眼前。
孩子撒谎的内心动机 186
“察言观色”,巧妙建立孩子的好行为 187
让孩子积累不说谎的勇气 189
4步搞定孩子的多变 190
孩子内心的恐惧清单 194
Chapter 12
如何从容面对养育中的棘手问题 201
法则12:多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孩子才会真的和我们分享感受。
口吃也分真与假 203
别让“皮格马利翁效应”害了孩子 205
安抚物之于孩子是什么 209
避开别人踩过的安抚物之坑 210
跟安抚物相处的3种玩法 212
终结过度依赖 214
不喜欢刷牙的孩子 215
让刷牙不再是“战争”的方法 215
结 语
每个人都是拥有超凡魅力的父母 221
愿意全力以赴,敢于直面挑战,也愿意拥抱脆弱,这便是最好的自己。
附录
儿童气质维度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举例(出生到10岁) 233
参考文献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