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曾说过:“生命的用处,不在于寿命的长短,而在于时间的运用;一个人可能活得很久,却只活了一点点。”
生命的终结如同落叶归根一样,是自然规律。死亡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一道坎,对于死亡,很多人不愿提起,甚至忌讳。如果我们能够对死亡多一些科学、理性的了解,不论作为病人,还是家属,面对它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多一些坦然。作为健康的人,认识到死亡这件事情是随时可能发生的话,我们是否能对生活多一些大气和宽容。只有在诚实讨论死亡的详细过程时,我们才能面对那些我们害怕的事情。
《死亡之书》凝结了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毕生行医生涯的智慧与思考,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将死亡在生物学与临床观点上的面貌真实地呈现出来。作者试图表达的观点是:只要环境许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尊严地死去。只有了解真相与准备去面对,我们才能*对未知的死亡世界的恐惧。
死亡的尊严源于好好活过的一生,以及接受自己的死亡是种族延续的必要步骤。同时,也承认了生命的终点就是死亡,任何阻止死亡的企图都是虚幻的。明智的建议是把每天当成后一天过,同时竭力生存,就像永远会活在世上一样。
死亡的艺术,就是生的艺术。我们在死亡中企求的尊严,必须在我们的生活中去求。活着时我们传达的信息就是以后将被回忆的,后人回忆的将是我们过去所活的几十年。活得有尊严的人,死得也有尊严。
直面死亡的脸
诗人、散文家、历史学家和智者常常在他们的作品中提到死亡,但却很少亲眼看见。医生与护士经常目睹死亡,但却很少有人用文字将其记录下来。大部分的人终其一生大概可目睹一至两次死亡,但多半心中充满悲哀之情,以致无法留下可靠的记忆。大灾难的生还者则很快地建立起强有力的心理防卫机制,来对抗他们历经的梦魇,也因此扭曲了他们目睹的真相。因此,有关人们如何死亡的可信资料并不多。
现今这个时代,已经很少有人亲眼看见所爱的人死亡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家中过世,即使有也多半是一些慢性病患者,而这些病人常常服用了许多药物、止痛剂,掩盖了不少死亡的真相。大约80%的美国人是在医院过世的,而医院却掩盖了他们生命最后旅程的许多细节,使人们更无法了解死亡的真相。
死亡过程对人们而言,始终充满着浓厚的神秘气息。像大部分神话一样,死亡过程神话化也是基于人类心理上的共同需要:一方面是为了对抗恐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人们提供希望,借此消除我们心中对真实死亡的恐惧。当我们盼望死亡的降临是迅速的,或是在睡眠中发生时,我们同时也认定了人们最后的生命历程会在安详中度过,“所以我将不再会有痛苦”。我们必须相信死亡过程是一个神志清醒的过程,届时,一生中重要历程的缩影将会重现。当然,也有可能陷入无痛苦的无意识状态。
有关医学的艺术作品中,最有名的应是卢克?法尔兹爵士(Sir Luke Fildes)在19世纪90年代画的《医生》(The Doctor)。这幅画画的是在英国海滩旁的一个小渔村,一个小女孩安静地躺着,好像已经死了。我们看到哀伤的父母和忧愁的医生彻夜守候在小女孩身旁,对于死神的魔掌却无力抵抗。当这位画家在被问及这幅画的含义时,他说:“对我而言,这幅画比任何一幅都更令我感伤,甚至恐惧,但它也比任何一幅都美丽!”
法尔兹知道的显然不止这些。在创作这幅画的14年前,他曾目睹自己的亲生儿子死于传染病。在现代医学即将走向发达的19世纪末期,传染病曾夺去许多孩子的幼小生命。我们不知道是什么疾病夺走了他儿子菲利普的生命,但无论什么病,恐怕都不会是一个美丽的生命句点。如果他罹患的是白喉,那恐怕是窒息而死;如果是猩红热,可能死于谵妄与高烧;如果是脑膜炎,那死前恐怕有癫痫发作与无法控制的头痛。画中的孩子,可能已经忍受过上述那些痛苦,而进入最后平静的昏迷了。但在这之前的痛苦,可能是小女孩与她的父母所无法忍受的。我们很少会想到这一点。
比法尔兹早出生近一个世纪的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Coya)则在作品中更坦诚地面对死亡。我想大概是因为在他那个年代,到处都能遇见死亡的发生吧!他的作品《白喉》[或叫《哮喘》(The
Croup)]是在欧洲现实主义风靡的年代用西班牙写实派的手法创作的。我们看到一名医生一手托住病人的颈部,一手伸入病人的喉咙撕下白喉伪膜,以免病人窒息而亡。西班牙文的作品名(即病名)显示了戈雅画作的写实性,更显示了在那个年代,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死亡的残酷事实。在西方,直接面对死亡的日子在历史上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我既然用了“面对”这个词,不管有什么心理因素,都必须暂停一下,想想:在麦卡蒂过世将近40年后,我有时仍无法避免地落入一般人对死亡的看法中,即将死亡当作任何一个人生命的最终挑战、一场非赢不可的战争。在这种看法下,死亡是一个必须战胜的冷酷敌人,我们可以用高科技的生化医学武器来抵抗它,但也可以平静地跟死神走。向死神低头,现在社会上叫作“有尊严的死亡”,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祥和地越过死亡门槛的渴望,以及对生命最后挣扎的厌恶。
但事实上,死亡并不是一种“面对”,它只是生命自然历程的一环。死亡不是真正的敌人,真正的敌人是疾病,疾病可怕的力量才是需要我们去面对的;死亡只是一场精疲力竭的败仗而已。甚至我们在面对疾病时,也必须知道疾病只不过是把人们送往类似出生前身体、心灵那种“非存在”状态的方法罢了。无论医学、病理学上有着多么惊人的突破,也只是对于不可避免的死亡给予短暂的缓刑而已。
医学曾将疾病分为“可治愈”和“不可治愈”两类,从而造福了人类,将生死间的自然平衡以人为的手法向维持生命的方向移动。但现代医学也错误地引导人类,使人们不愿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太多实验室训练出来的医生违反了古希腊哲言:“医学永远是一门艺术。”医生要把医学当作一门艺术,最重要的就是他必须分清哪些情况是一定可治愈的,哪些是可能治愈的,哪些是无法治愈的。一个善于思考的临床医生应常思考“都在控制之中”与“大概可以治愈”之间的界限。这种智慧是终生临床抉择的经验累积,也是应该与患者共同分享的部分。
前言 i 选择属于自己的死亡
第 1 章 绞痛的心
005 触摸那颗心最后的颤动
009 直面死亡的脸
012 缺血的心脏与猝死
015 灯光渐暗:一位心肌梗死者的濒死体验
017 冠心病患者的“黄金一小时”
第 2 章 衰竭的心
025 心脏跳动的秘密
027 冠状动脉——花冠般的背叛者
030 “溺死”于心脏病
033 他就这样告别伤痕累累的心
036 小心翼翼地活着
040 陌生的急救小组
第 3 章 无解的老化之谜
050 见证衰老:祖母的漫漫长路
057 心脏和肾脏将怎样变老
060 脑卒中的本质是“老化”
063 老人的朋友
065 当灵与肉分开时
第 4 章 老者的死亡之门
078 生命有其天然的极限
081 损耗理论与定时自杀
085 死亡基因
086 告别人生的理由非此即彼
090 自毁,奔向来世
091 生死有时
第 5 章 阿尔茨海默病
101 结婚50周年纪念日
107 步向终点
112 像植物一样的人
114 给一个名字
119 阿尔茨海默
123 走过黑暗的幽谷
第 6 章 谋杀与安宁
132 救命四分钟
134 濒死剧痛
136 惊讶的眼睛没有一丝恐惧
143 体内的睡梦之神
145 死而复生
第 7 章 意外、自杀和安乐死
157 横干天运
159 一一败阵
163 悲哀与困惑
165 那些历史上的“医病同谋”
169 自我谋杀与自求死亡
第 8 章 艾滋病的故事
181 困惑的浪子
185 来历不明的时代新病
190 披着细菌外衣的病毒
第 9 章 病毒的一生,人类的一死
199 脆弱的杀手
202 趁火打劫
206 苏醒的惰性癌症
209 爱的支撑
213 双重的死
第 10 章 恶意的癌症
226 忧郁的黑胆汁与少年犯
230 癌之诸多恶行
235 癌症恶病质
第 11 章 癌症与希望
245 关心则乱
248 误导
252 怕痛的律师
256 好好过个圣诞节
第 12 章 教 训
266 善意的谎言
269 解谜的诱惑
272 够长了,年轻人!
276 把死亡藏起来
277 临终之美
279 遗弃
282 天意
后 记 285 死亡的向导
这个故事出自一位敏锐观察者之手……他见多识广,深思熟虑,并用优雅的语言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努兰医生的著作,反映了一种务实、谨慎的怀疑态度,并自始至终弥漫着恻隐之心。
——《华盛顿邮报书评世界》 (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
笔力雄健,对人类生命走向终点的方式进行了无情、坦率以及生动的描绘。
——《纽约时报》 (The New York Times )
这是我读过的强大、敏感、无情以及理智的书。
——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
努兰医生写出了几乎所有与死亡亲密接触过的人都感同身受的文字。他从不避讳自己的职业所代表的深意。如果对自己的身体不够了解,你可能会无法读懂《死亡之书》。即使今天放下,终有一天,你会重拾这本书。
——《纽约客》 (The New Yorker)
惊人的坦率,终止了我们对死亡的幻想。
——《新闻周刊》 (Newsweek)
任何依然不相信自己有一天会死去的读者,看完这本书后,必将颠覆之前的想法......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了解的知识。
——《今日美国》 (USA Today)
努兰医生带着一双训练有素的临床医生的双眼,窥探到了感性与哲学的奥义。
——《纽约日报》 (News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