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碎片化时代的正确打开方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256996
  • 作      者:
    纪元著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看过很多效率管理书,而自己依然在瞎忙中茫然无措。
  这是我在遇到纪元之前,对时间管理深深的困惑。
  直到他问我,为什么一定要逼自己专注呢?不专注就无法做事了吗?碎片化时代让人生活工作更混乱、效率更低,真的是这样吗?……
  纪元说,你之前尝试的所有方法都是对的,没有成功是因为你没找到让你坚持下去的方法。而要坚持,靠毅力太难,90%的人都做不到。能让你坚持下去的方法,一定是让你感到舒适愉快的方法。于是,纪元跟我讲了他的三个清单。
  其实《哪有没时间这回事》就是一张碎片化时代的使用说明。我们无法拒绝时间、交流方式的不断破碎,无法从碎片化时代逃离,能做的只有调整自己原有的效率模式。也许很难的问题再也不必用大段时间来集中完成,练练自己的任务切换力,习惯用非常短的时间解决十分难的问题;也许习惯“无日程表”的计划变得很重要,因为计划随时可能被打乱……但同时,你能享受碎片化时代带来的海量信息,以及它们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提升着你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那些你已记不清在哪里见过的词语、信息和画面,在你的潜意识里偷偷碰撞出始料未及的火花,正在悄悄改变着你的思维、决策和感觉。这些改变,也许你还没发现,但它们确实在影响你。
  “使自律者自由”,是纪元的信条。他从事时间管理咨询和培训8年,为近万人提供过时间管理的咨询,深知做一个高效的人是怎样的体验。关心效率管理、时间管理的人,从内心来讲是对自律有强烈需求的,但是用严苛的规定和计划来限制自己,不如让自己享受碎片时代带来的冲击和愉悦,毕竟自由才是自律的真正目的。


展开
作者简介

  纪元,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早起的鸟儿社群发起人,水果捞学习会创始人,享学社创始人,9年教育培训,8年时间管理实践,优化过超过25000张时间表,平均为每人每周节省了13.7小时。

展开
内容介绍

  别再告诉我你没时间了!90%的人都败在“有梦想,没时间;想得多,做不到”。
  碎片化时代,你以为自己被微信打断、被微博绑架,被杂务缠身,被碎片信息撕得稀碎。其实,是你没懂碎片化时代的正确打开方式。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告诉你:时间碎了,你该跟着“碎”。告别时间管理,你要多线程处理任务;扔掉日程表,规划符合你身心舒适度的时间段;放弃优先级,你要的是用短的时间搞定难的问题……来自25000张时间表的优化方案,纪元帮你找到适合你的碎片化时间日志,让你明白做一个高效的人是怎样的体验。
  至于每周多出来的那13.7小时,就去做爱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展开
精彩书评

  ★纪元老师和我有两点一样,坚持多年每天早起及写晨间日记,他在本书中介绍的多种落地可行的时间管理方法,值得你阅读及实践。
  ——时间管理讲师、幸福行动家创办人 张永锡

  ★纪元老师在这本书里谈到了时间管理的本质:习惯培养,并且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了很多培养习惯可行的方法,值得一读!
  ——时间管理畅销书《小强升职记》作者 邹鑫

  ★这是一本从培养习惯的角度来进行时间管理的书籍,只要改变关键的几个行动就能让你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知名自媒体及Blogger ,100天行动发起人 战隼

  ★互联网革命把我们卷入了既抓狂又有趣的时代,自我管理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几年前跟纪元一起讲自我管理课程时,就特别欣赏他的逆向思维、幽默感和清晰的逻辑性。有幸在出版前先睹为快,几乎一口气看完了书稿。这本书读来如此轻松愉快,道理又醍醐灌顶,重要的是行之有效。我已经向很多 “拖延症患者”推荐了其中的方法。
  ——拖延症咨询师,中国“战拖”运动倡导者 高地清风

展开
精彩书摘
  只有超人和傻蛋才用严格的日程表,我们用时间段
  这样安排事情不靠谱
  前面你已经把日常事务都列出来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安排好它们。一说到安排,问题就来了。
  你知道嘛,在写这份令人发指的暑假作息时间表时,老师的标准是让我们向超人学习。我们自己也是按照自己觉得“应该”的样子来计划的,久而久之,自己都分不清谎言和事实了。计划越是理想化,越是显得惨不忍睹,也就越不可能参考时间表做事。越是努力去执行严格的时间表,我们就越有可能体会到挫败感、焦虑感,也就越无法坚持。
  “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炼出自信。自信是对事情的控制能力,如果连最基本的时间都控制不了,还谈什么自信。”
  听过这段话吗?有人说这是乔布斯说的,但我认为这话未必出自乔布斯之口,而是某位有励志癖的写手写的,并且写得蛮不错。
  还有人说乔布斯年轻时每天凌晨4点起床,9点半前把一天的工作做完。我每天也是凌晨4点起床,坚持两年多了。至于每天9点半前把一天的工作都做完,这我倒是没有过,但确实体会过重要的事情在晨间完成后的轻松感觉。我也认同自由以自律为基础,说白了,我觉得作为草根勤奋些是对的,至于“克制自己”“严格的日程表”,这些我就很难认同了。最怕的就是有人把这种伪方法当馅儿,塞进励志的皮儿里。
  乔布斯、比尔?盖茨、甘地、曼德拉……这些“超人”其实也是普通人,他们确有某些特质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望尘莫及。他们的经历和角色要求他们扮演超人,所以,也许他们真的可以执行好严格的日程表。
  但实际上,那都是书里写的故事,里面的超人们是被理想化了的人,其实他们也不一定做得到。我就不信乔布斯没有因为某个艰巨的任务犯过拖延症,比尔?盖茨工作时不会被手机打扰,他们年轻的时候难道晚上都是在刻苦用功,从不会追剧、打游戏?
  28岁以前,我也在努力让自己向超人们看齐,也看过不少励志书,而且不止一次犯下暑假计划的错误——尝试用所谓的“严格的日程表”来控制自己。那样的日程表经常从早起开始就失败了,然后整个人都很沮丧。
  超人的方法也许真的可行,但我们刚开始尝试,还是小白,应该用小白的心态学习,以小白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坚持下来。
  时间表只会逼死你
  有一本书叫《奇特的一生》,在时间管理领域备受推崇。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叫柳比歇夫的人,他从26岁开始的56年时间里,坚持记录每天做的事情和用时,基于此进行统计、分析和目标制定。他的记录方法被称为“时间日志”。
  看到了嘛,这就是“超人”!即使是26岁他刚开始尝试他的方法时,就已经和我们很不同了,更别提加上56年的积累了。你说他的方法难吗?其实不难,就是做了什么事情记下来花了多少时间,小学生也能做,但真能坚持下来的没几个人。为什么?因为枯燥无趣,效果不佳,且挫败感极强!
  有些朋友会说,无论是严格的时间表还是柳比歇夫的时间日志,这些方法都是被不少人证明过的,没问题呀!但是,这些都是超人的方法,我们不该用理想化的方法要求自己,那是赶鸭子上架。某些情况下,人不会越挫越勇,只会越挫越败。
  前面提到的小学暑假作业那个日程表,是现在不少书籍和软件都推荐的方法,它们通常以类似下面的样子出现。
  以1小时为单位,把每天划成24个格子,暗示我们把事情安排在一个具体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点上。但是它从未被很好地执行过,更可悲的是,我们规划得越认真越细致,就越难以执行越受挫。尽管如此,它还是被各种时间管理书籍所推崇,因为太符合人的直觉了,且很容易被理解。
  “嗯,我现在要开始规划我的每一天了,6点到7点干什么呢,7点到8点做哪些事……”若你真的尝试如此规划并试图执行就会发现,一通电话、一个会议、一会儿懈怠,就可以轻易地摧毁整张时间表。
  这种24小时时间表我不推荐。“小时”不是人们思考每天的安排时的单位,人们真正安排时首先是按“段”计划的——上午干什么,下午干什么。而且,时间只是人们在安排事情时的一种考量维度,单纯的时间表无法承载这些。考量得越少,变数越大,越缺乏弹性,把工作任务塞在严苛的时间表中,一旦出现干扰,由于“空隙”太少,就会影响到整张时间表。即使最终一天的任务都完成了,但由于与最开始的计划期待不符,人们也容易体会到挫败感。
  把一天划分成若干时间段
  在列“日常事务”时,我建议按照一天的时间顺序来思考,但不要写具体的时间点。因为在碎片整理程序的第一个步骤里,我们的任务是把所有的拼图碎片都翻过来看一遍,而在接下来的第二个步骤里,我们才正式开始拼,也就是把一天中的事情进行安排。我们已经知道,一旦开始思考时间点,我们就在倾向于使用严苛的方式来安排一天,这不可取。所以在规划每天时,应该用“时间段”来划分。先看一下我的一天,一共分成了9个时间段(如下图所示)。
  这9个时间段并不是随意划分的,而是在详细审视了时间、地点、物品、环境、他人和自己的身心状态后确定下来的。这6个要素决定了某一时间段内适合做哪些事情,不适合做哪些事情。
  ……
展开
目录
前言  碎片化时代的碎碎念
第1章  让1天变28个小时的初级技能
从安排日程开始,也许你就错了
先整理心情,再整理事情
只有超人和傻蛋才用严格的日程表,我们用时间段
不断改进的是规划,墙上一挂的是鬼话
早起的鸟儿养成计划
你的早上都丢了
赖床是个伪命题
可以偷回来的时间
晚间时间争夺战
就不加班
没劲儿又没劲的晚上
晚上根本停不下来
第2章  不用专注也能完成80%任务的进阶技能
帮你告别无所事事的碎片清单
贵人多忘事,只因记心中
用碎片时间处理碎片清单
你的计划总完不成,对吧
任务粉碎程序
明明20分钟就能做完,干了1个半小时
任务优先级,你是机器人吗
碎片化专注
把自己捋清楚
小红花,大力量
碎片化日志
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一过
第3章  让高效毫不费力的高级技能
逆“习”思维
为什么我们坚持不下去
从3分钟热度到持之以恒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习惯
我们到底在坚持什么
进雷区之前先排雷
习惯多米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