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试论古今革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082516
  • 作      者:
    (法)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著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古今丛编:试论古今革命》不仅是对法国大革命作出的最早的思想反应之一,而且将法国大革命与古希腊时期乃至西方近代的诸多革命平行对比:在夏多布里昂看来,法国大革命并非“史无前例”。作者虽然采用大量古希腊文献,行文却是诗人笔法(明显模仿蒙田随笔风格),没有学究气,却饱含作者自谓“苦涩的思考”。
展开
精彩书评
  ★在许多方面,夏多布里昂的《试论占今革命》都是一部值得关注的作品。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更是一段精神历险,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勒加尔
展开
精彩书摘
  《古今丛编:试论古今革命》:
  这次革命给希腊带来的远非幸福。为了证明共和原则本身是错误的,各个小共和国在消灭王权后很快陷入无政体状态。唯独斯巴达很幸运,它拥有一位集革命家与立法者于一身的伟大人物,不久,它便享受到新宪法的累累硕果。在其他各地,富人们明火执仗,以治安官的名义篡夺早已被他们废除的至高权威;穷人则形容枯槁,沦为派系斗争的牺牲品。
  自科德茹斯(Codrus)在雅典授任圣职至梭伦(Solon)时代,这个共和国在历史上一直默默无闻。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市民起初赋予王权的执政官任期终身制后来被缩减到十年,并由九个年度治安官(annualmagistrate)分掌大权。
  雅典人逐渐习惯了这个平民政体,慢慢从君主政体过渡到共和政体。每一条新法令都是在旧法令的基础上形成,这能防止突如其来的转变给城邦带来危害;道德风尚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与政治统一,保持一致。不过如此一来,律法就难以做到纯净无瑕,宪法筹划过程也是真理与谬误共存;就如绘画时,艺术家利用不易觉察的色彩层次,使画作逐渐从暗色过渡到亮色——他们小心引入阴影,不变的是,这些阴影一律都由深浅两种颜色组成,且深色在前,浅色紧随其后。
  处于不确定状态的政治原则必然导致巨大的罪恶产生。与法国人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的雅典人也像如今的法国人一样,不断改变政体秩序,使国家长期处于混乱状态。每逢革命,都必会出现拥护新制度的热情党人和依恋古代律法、回忆过去生活的人。
  法国的富人与穷人相互厌恶,而在雅典,这有过之而无不及。上天不允许我听到穷人呼声时堵上耳朵!他人的苦难,于我心亦有戚戚焉。在这个博爱的时代,我们对幸福抨击得有些过头了。在任何城邦国家,穷人比富人要危险得多,然而他们对社会的价值往往比后者低。
  民众越来越感觉到他们缺乏一部固定的宪法。德拉古(Draco),这位不屈不挠的哲人全神贯注地为人类构建律法。然而,他误解了他的同胞,认为激情是一宗罪;他把弱者与恶人相提并论,极其严厉地惩罚他们;他似乎还据此判人死刑。像罗伯斯庇尔颁布的致命法令一样,这些血腥的律法有利于平定叛乱。库隆(Cylon)趁国家混乱之机,试图夺取统治权;不久,他就被围困在一座城堡里,不过,他最后还是设法逃脱了。他的党人纷纷逃至密涅瓦神庙祈求庇护,离开前,他们得到保存他们性命的承诺;然而不久,他们被作为祭品摆放在复仇女神欧墨尼得斯(Eumenides)的圣坛前。法国并非第一个拥有残酷律法和野蛮公民的共和国。
  恐怖统治消逝了,却留下一个松懈、虚弱的国家。与法国人一样,雅典人痛恨暴行,不过与法国人一样,他们也只能徒然流泪。罪恶让国家变得警觉起来,它似乎看到了悬于头顶的密涅瓦复仇之剑。天神们响应人类的呼唤,让民众的内心充满恐惧;在不敬神的法国,最残忍的食人狂魔也会被雅典感动,追悔不已。宗教对人类如此重要!
  灵魂所受的痛苦远比肉体的痛苦更让人难以忍受,为了缓解心灵的煎熬,国家求助于一位名叫厄琵墨尼德斯(Epimenides)的圣人。不过,这位智者并没有试着去治愈城邦国家的真正创伤,而是花更多的心思祛除想象出来的罪恶。他为天神们建庙宇,献祭物,把宗教的蜜汁注入人们的心田。他不曾把这些有助于减轻痛苦的事物当作迷信;他知道,全民法规与神秘的守护神,相对大量不知如何擦去民众的眼泪的哲人而言,更实用。
  ……
展开
目录
中译本说明(刘小枫)

作者声明(1826)
全集版序言(1826)
初版预告(1796)
出版者言(1797)
作者言(1797)

前言
写作计划阐述
第一章 首个问题:人类的古老历史
第二章 第一次革命:希腊共和国
第三章 希腊君主制时代
第四章 希腊君主政体覆灭之因
第五章 希腊共和革命的影响
第六章 梭伦立法的反思:共同点与差异
第七章 党派名称的由来——山地派与平原派
第八章 领袖画像
第九章 佩西斯特拉托
第十章 佩西斯特拉托的统治和他的死
第十一章 希帕库斯和希琵阿斯,前者被刺杀,巧合
第十二章 移民战争:希腊共和革命的终结
第十三章 斯巴达——雅各宾派
第十四章 雅典人与法国人的特性
第十五章 共和革命时期希腊的知识状态-吕库戈斯的时代
第十六章 中世纪
第十七章 梭伦时代
第十八章 雅典诗歌-阿纳克里翁与伏尔泰-西蒙尼德斯与方丹斯-萨福与帕尔尼-阿尔凯奥斯-伊索与涅维努瓦-梭伦与两位卢梭
第十九章 斯巴达诗歌一提尔泰奥斯的第一首诗歌;勒布伦一提尔泰奥斯的第二首诗歌;马赛曲-斯巴达合唱队;儿童唱诗班一向哈尔莫迪乌斯致敬的诗;马拉的碑文
第二十章 哲学与政治-圣贤与百科全书编撰人-最佳政体的观点-勒斯,梭伦,佩里安德,卢梭,孟德斯鸠-道德观-梭伦,泰勒斯,拉罗什福科,尚福尔-卢梭与赫拉克利特之比较-致大流士国王和普鲁士国王的信
第二十一章 共和革命对希腊的影响
第二十二章 希腊共和革命时期同时代国家的政治与道德状态、其他国家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加速或阻碍革命影响力的社会环境
第二十三章 埃及
第二十四章 希腊革命影响埃及之障碍、埃及与现代意大利的相似之处
第二十五章 迦太基
第二十六章 迦太基与英格兰之比较
第二十七章 希腊革命对迦太基的影响
第二十八章 伊比利亚
第二十九章 凯尔特人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