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诗歌、小说、美术、戏剧、电影等各领域,彼此的边界并不清晰,人们相互观看作品、参与运动,那时候文艺界曾拥有一个共同的精神空间。追根朔源,是由于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当时都分享着一个名为“改革”或“现代化”的共同的时代命运,正题是这个时代命题支撑了那个精神空间。
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个共同的空间不复存在。各文艺类别回归各自领域,分途而行。共同的时代命题消失了,直接的后果必然是思想内容的苍白、肤浅,以及形式技巧的华丽货堆砌。时代命题构成了一个时代美感的内核,而这种精神性的美感,是一种最关键的要素,对文学、艺术、戏剧、音乐、建筑等各门类艺术起到统摄的作用——也就是说,小说与雕塑、音乐与建筑,舞蹈与篆刻,等等,彼此之间的“重合”之处就在于这种精神性的美感,因此,它们才能统统被归属在“艺术”的范畴之内。否则,如果纯粹从形式、媒质和技术看,文学与公文、舞蹈与体操、建筑与土木工程,反而有更多共同之处。
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我们编辑了这本《文人画的现代命运.艺术手册.2014》,以继续寻找这样一个共同的精神空间。本册论及文学、戏剧、美术、书法、电视、建筑等,列如运动式的文学发展方式、冷战时期反乌托邦小说的思想表达,列如当代戏剧的现状和传统戏曲的改造,列如文人画现代命运,以及如何解读一部电视剧等等。我们希望从这些不同的艺术领域和角度出发,在某个交回点上,发现并表达新的共同的时代命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