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艺术学研究集刊.2014年第1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0966108
  • 作      者:
    柴永柏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艺术学研究集刊(2014年第1辑)》主要内容包括:艺术学理论创新与艺术学价值标准的建构、关于艺术学定义的探讨、努力夯实艺术学的学科基础、研究生论文选题对艺术学学科建设质量的影响、研究生论文选题问题的探讨、论中国艺术学学科之建设问题等。
展开
精彩书摘
  这里,我想呼吁一下,要高度重视对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资源的发掘。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讲清楚”,第一个讲清楚就是要求我们讲清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都应该走有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中国电影就有自己的发展道路。例如蓝凡教授、金丹元教授的著作中都很清楚地厘清了这条中国道路。在上世纪40年代,中国电影走在世界的前端,为世界瞩目。那是以《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小城之春》为代表的进步电影的传统。新中国以来,尽管以阶级斗争为纲,有“左”的干扰影响,但是也留下了以《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闪闪的红星》等为代表的共和国人民电影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又有了以《人生》《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一直到《人到中年》《乡音》《野山》《黑炮事件》等为代表的与时代共同着脉搏,与人民共同着呼吸的现实主义深化的,带有浓郁反思意味的电影传统。如今,某些电影创作却把这种传统和道路轻易扔了,走了一条鹦鹉学舌的好莱坞模式加香港模式的发展道路。我不是说全部电影,但像《泰囵》这种票房最高的电影,恐怕离开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就是香港闹剧。还有些如《无人区》就是美国公路片的模仿版,说穿了就是这么回事。这不是走有自己特色的中国道路,但是舆论把它们捧得很高很高。
  回头想想,为什么习总书记强调道路自信?提出要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还有道路自信?如果我们今天的电影公赏力鉴定标准完全已经被别人的标准取代了,那就危险了!那么这个民族的审美权乃至于审美权背后的道义权就会被剥夺。审美权和道义权是什么呢?有学者说就是文明的轴心,文明的显现形式是围绕审美权和道义权显现出来的。一个民族的审美权和道义权不知不觉被别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取代之后,这个民族的文明大船就要沉没。可怕的是沉没之时,船上的人群还不知道这个船什么地方出现了漏洞。文明战争实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习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发表演说,很突出地讲中华文明观。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因交流而多样,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第二,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明都各有千秋。”平等就是没有高下之分,不要一天到晚说自己是强势文明,别人都是弱势文明,可以取代别人。第三,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共存互补世界才会多彩,这样世界才会安定。我曾建议太湖文化论坛第一届就请当时还在世的亨廷顿讲“文明冲突论”,请当时在世的一些中国老学者讲“文明和谐论”。让世界各国的学者听听,谁的主张更有利于今天世界的稳定、大同。
  审时度势,站在高处看,并联系当下的实情,我们会更加自觉地看到艺术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我相信,这样下去,坚持数年,通过一两代人,肯定会为人类奉献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理论体系。因为这件事是钱学森大师提出来的。人类现在面临的就是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互补生辉的新世纪。科学思维开通探求真理的道路,让人们发现新的世界、新的奥秘;艺术思维在为人类通向真理的道路营造和谐宽容多样的文化氛围,从而使人类的科学思维爆发到最理想的极致。所以,他提出科学与艺术互补共进。在电影界,现在有没有真正有思想的艺术同有艺术的思想统一得比较好的作品?我们共同认为好的作品,像获得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提名的《额吉》《爱在廊桥》,根本上不了院线,院线不接受。难怪我们人大前副委员长、北师大的老领导之一许嘉璐副委员长质问过我:你们现在的电影院线其性质还属于人民吗?电影院一旦承包出去,承包者的第一原则就是赚钱,就是马克思揭示的资本运作的最大原则——利润最大化。而艺术是人类审美把握世界的方式,审美创作的最佳境界是超功利。这是中西大美学家们的共识。一个要利润最大化,一个要超功利。
  ……
展开
目录
彭吉象/卷首语
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高端论坛
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高端论坛综述
柴永柏/“升门”重任勿怠勿忘
万丽君/艺术学学科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探讨
伸呈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体系
凌继尧/文化创意为艺术学理论的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伸呈样/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建设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
彭吉象/关于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王一川/当今艺术的媒体缠绕与艺术公赏力
陈池瑜/艺术学理论创新与艺术学价值标准的建构
张法/关于艺术学定义的探讨
李心峰/努力夯实艺术学的学科基础
王廷信/研究生论文选题对艺术学学科建设质量的影响
夏燕靖/研究生论文选题问题的探讨
林少雄/论中国艺术学学科之建设问题
厉震林/艺术学学科的文化“养生法”
周星/艺术学的使命与责任认知
曹顺 庆李泉/艺术学学科理论建构与艺术本质新论
蓝凡/艺术的存在,是为了填补人类精神交流的鸿沟
金丹元/关于重塑和强化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黄停/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艺术学理论研究
——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田川流/论文化建设的快与慢、动与静

全国高等艺术教育综合机制与学科前景高峰论坛论文
易柯/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艺术大学
潘晔/综合性艺术院校的责任与使命

专稿
雍敦全/论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音乐教育学”
柳良/对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若干思考
袁姝丽/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在色彩构成课程教学中的思考
何晓锋杨红/生命艺术文化——当代中国民族精神建构及文化繁荣之路初探
王莉/从藏族创作歌曲《多彩的哈达》谈藏族民歌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的巧妙结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