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盘西化到中体西用乃至西体中用,中国现在好不容易在经济上站稳了脚,并慢慢思索自己的出路何在,所谓“中国特色”的意涵应该是什么?这条探索之路还很漫长,而我们唯有真实认识了自己的过去,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未来之路……
且让我以一位明朝人张岱来带领各位看官走入中国文化的世界。知道张岱,最早是来自国中时的一篇课文———《湖心亭看雪》,但真正对张岱感兴趣并进而钻进图书馆翻找他的作品阅读,则是我就读台湾大学时旁听中文系名师方瑜先生的“李商隐诗”课。方老师在课堂上很简短地谈到张岱写女人,只用了“其孤意在眉,其深情在睫,其解意在烟视媚行”,不写樱桃嘴、不写柳叶眉,更不写粉胸细腰,便将歌女朱楚生的傲骨与款款情深刻画入微。
张岱对生活的讲究,远远超越了我对所谓“文化”或“文明”所能有的最极致的想象。张岱出生在明朝灭亡前40年,父亲、祖父是朝廷官员,纨绔子弟的他,整天只负责玩。当时的玩乐项目他都玩遍了,而且玩得精绝:盖豪宅、品美食、穿漂亮衣服、找美丽婢仆,甚至有点恋童癖,我们现在有宝马,他那时有骏马,还放烟火、票戏子、玩古董、赏花鸟、喝茶、品书、写诗、弹琴,凡是好玩的事他都玩;而且他玩的方式、层次及精绝程度,今天的富二代可谓望尘莫及。
比如吃奶酪,我们现在往往到超市里去买一块回家吃便罢,但张岱觉得这些匠人做的都失去了奶酪该有的香气,那怎么办呢?他自己养了一头牛,晚上取奶,静置在盆里头,到了天亮奶就会自然凝结,然后要用铜锅煮,煮到液体都蒸发掉,奶酪就像霜雪一样洁白,芳香四溢,沁人心脾。他还发明奶酪的各种吃法,比如用花露蒸、加豆粉做成豆腐,煎酥、取皮、做饼、酒凝、盐腌、醋捉,或者加糖吃,可谓天下至味。
最让人赞叹的是张岱品茶的功力。有一次,朋友对闵汶水这个人的茶赞不绝口,张岱就记在心里。一天,张岱有事去南京,一下船就立刻跑到桃叶渡拜访闵汶水。人不在,张岱一直等到下午,闵汶水回来了,张岱一看是个老头;两个人才刚要说话,老人突然说:“啊!手杖忘记拿了!”匆匆忙忙又走了。张岱心想:“今天怎么能够白来呢?”于是他又继续等。很久后,老人终于回来了,看到张岱还在,有点惊讶,问他:“你还在?你要做什么呢?”张岱表明来意后,闵汶水很高兴,就开始生炉起火,很快茶就煮好了。
老人先把张岱引到一个窗明几净的房间,里头摆了荆溪壶、成宣窑瓷瓯十几种,这是专门的茶室;古人喝茶是很讲究的,要有清雅的环境,培养清雅的心,才适合细细品茶。张岱就着油灯看茶,清澈与瓷瓯相同,但香气逼人,张岱忍不住拍案叫绝,问:“这是哪里的茶呢?”闵汶水答:“是阆苑茶”。张岱喝了一口,说:“别骗我了!制法是阆苑制法,可是味道不像!”汶水心里偷笑,反问他:“那你说呢?”张岱又喝了一口:“怎么这么像罗产的呢!”这回换老人暗自吃惊佩服了。张岱又问:“水是哪里的呢?”闵汶水答:“是惠泉(陆羽称天下第二泉,在今江苏无锡)。”张岱说:“别再骗我了,惠泉远在千里之外,怎么可能运送到这里,却没有一丝扰动的迹象呢?”汶水这时已经无比叹服,不再隐瞒,坦白说道:“要取惠水,一定要先挖井,挖好后等到夜晚,泉水新涌出时立刻汲取。装水的瓮底要铺满山上的大石头,才不易摇晃,放到船上后,不能靠人划,一定要等起风时,让风吹着走,水才能如此明净、沉静。即使平常的惠泉,都还略逊一筹哩!”张岱听了,也是连声叹道:“奇!奇!”话没说完,闵汶水又跑去煮来一壶,给张岱斟了一杯,说:“喝喝这个。”张岱说:“香气比刚才的更浓郁,而且味道浑厚,应该是春茶吧?刚刚喝的是秋茶。”汶水大笑:“我活了70岁,还没见过比你更精通鉴赏的人。”两人就此成了好朋友。
张岱一共活了80岁。40岁时,明亡于清,清廷几次招降他,他宁死不屈,躲到山上,住在山洞里,穷困潦倒;张岱一辈子只精通花钱,从没学过怎么赚钱,在山上他只能采集野果,经常没有东西吃。这40年里,他回忆生命前40年的点点滴滴,把那些精彩的时光记录下来,汇集成《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从张岱的前半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最精致的物质文明,对人、事、物丰富的欣赏与无穷的韵味;而他的后半生,则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另一面,即遭逢磨难却从不屈服的精神。
2011年年底上映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也蕴含着类似的精神。故事背景是日军侵华,南京大屠杀期间,13名女学生和妓女因缘际会躲藏在教堂中;不幸的是,女学生被日军发现,要求她们前去为日本军人表演合唱。明知有去无回,12名妓女仍剪掉长发,与负责照顾女学生的男孩顶替这群女学生前往,让她们在外国人的帮助下逃出南京。电影结束后,我思索:为什么一定要保护女学生?妓女的生命,不也是命吗?良久,才豁然明白:学生生命所赋有的潜在价值,毕竟与妓女不同。
一个民族的气节可以体现在这个民族的每一分子上,但民族的精神、文化要源远流长、不为外力所断绝,终究需要知识分子的代代传承;即使是民国时期的妓女,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下,潜意识中也一致作出了保护知识分子更胜个人生存的抉择。
近代学者辜鸿铭说:「要评价一种文明,我们必须要问的问题是,它能够造就什么样子的男人和女人。…。也即显示出该文明的灵魂。」我不知道重视精神气节胜于物质享受乃至生命的延续、重视读书人胜于其他职业人群,是否是传统中国文化独有的特征;但这种对精神、文化的珍惜与敬重,实是中国文化得以为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流传至今、且将继续延续下去的最重要支柱。
有些人或许会反问:今日中国,有多少人是追求精神操守胜于物质享受的?读书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情况,难道不是远远落后于官僚与商人吗?诚然。精神气节与文化传承,在这个时代除了包装成各种商品或技能后可以换取商机外,我们似乎也很难看到这两种东西的价值何在。然而,如果我们要判断一个人的一生有什么价值,我们不能只看他眼下的状态,而必须看他在各个年纪完成了什么、他一生走过了怎样的历程、有过哪些思考、克服了多少困难、利益过多少他人,才能够断定他这一生的价值所在;同样地,要判断一个文化的价值,也不能只根据它当前的表现,而必须涵盖它的源头、发展、演变,包括思想、政治、经济、学术、社会体制,以及它在面对外来文化时所选择的态度、面对挫折困顿时所展现的精神,与长期累积下来所呈现的风貌。因此,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定空间里,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累积而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就是这个国家的文化,其间要素包括了人、空间与时间,而最重要的就是积累;没有积累,再伟大的思想也无法形塑它特定的样貌、再壮丽的文明也不能长留世间;促成积累最重要的因素是传承,而传承,便意味着教化。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