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传承·超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75936
  • 作      者:
    李世煇著
  • 出 版 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之源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学术界、科教界克服文化自卑主义与文化失败主义倾向、焕发自主创新正能量的灯塔之一。
展开
作者简介
  李世煇,北京市人,1932年生,志愿军钢铁运输线老战士,立三等功三次,军功章三枚,1958年调千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88年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工程师退休,任高级工程师。1990——1999年被钱伟长先生聘任为上海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7年、1996年军队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次,1987年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科技贡献点:以毛泽东哲学、军事思想指导,有机组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出“典型信息法”假说,组成系统软件,经过数以百计的地下工程(包括二滩、小浪底等若干涉外重大工程)应用验证,经总参兵种部技术鉴定:具有专家咨询水平,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五个方面居于国际领先地位。1998年经总参谋部与总后勤部批准,列入国家军用使用标准,在全军施行.2007年国际卷西力学学会主席推荐为现代化岩石力学建模与工
  程设计8种主要方法之一。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有4篇发表在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期刊当中,专著《隧道围岩稳定系统分析》(1991年,中国铁道出版社)、与合作者合著并主编《隧道支护设计新论:典型类比分析法应用和理论》(1999年,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基金资助)。
展开
内容介绍
  在全球化等于美国化之今日,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之源泉,是中国学术界、科教界克服文化自卑主义与文化失败主义倾向,焕发自主创新正能量的灯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传承,在历史条件与国内外环境重大变化之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理应有新的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长期执政,迟早将不可避免必须明确地回答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长期执政(例如:时间以百年计),执政的文化基础是什么?”应该怎样回答呢?
  1.中国社会主义合法性依据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被誉为“1980年代中国‘文化热’主将之一”的甘阳,经过一波三折的学术探索——从“反传统”到“强调西方对现代性的批判”,再到“全面肯定儒学与中华文化传统”,并得到一个颇有说服力的明确认识,这值得认真思考。
  2006年甘阳在中国大陆出版《古今中西之争》一书,刊出1988年在新加坡发表的论文“儒学与现代——兼论儒学与当代中国”中指出:
  在我看来,儒学在现代世界中的位置在于:在一个工具理性必然占主导地位的工商社会和技术时代,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价值理性的关怀,维护文化的传统和活力,并全力向着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方向去开展自己的新的形态、新的境界。这样一种立场,我愿称之为“一种具有批判精神的文化保守主义”(这里的“批判”既是针对所谓“生活世界的殖民地化”现象,又指自我批判精神;这里的“保守”则指“保护”和“守卫”文化传统而言)。
  五四时期提出“德先生”与“赛先生”,尚有梁任公直接以“爱先生”与“美先生”与之相对。(梁启超:《人生观与科学》)而今却几乎无一人敢对“科学”与“民主”有半点微词。似乎只要符合它们的就是绝对的好,不然就是绝对的坏。这种态度是不正常的。
  海外学者常常认为:中国共产党贯彻彻底的反传统路线,造成了儒家文化在中国大陆的彻底衰亡。这种看法忽视了一个重要区别,即:实际上,我党过去的“极左”路线所摧毁的乃是学术层面上的儒学文化,而非社会层面或行动层面上的儒学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谁也不能否认,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政权以后,一直不是靠经济上的巨大成就,而主要是靠一种标准的“道德理想主义教育”,来取得政权维系必须具备的合理性依据、合法性依据和动机支持依据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毛泽东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
第一节 从孔夫子到毛泽东
第二节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思想与奇功伟业
第三节 极难齐备的主观条件
第四节 当代中国的精神支柱,救世的指导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因:中华文化
第一节 中西文化一阴一阳,相反相成
第二节 中西文化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第三节 实践主体的既有文化,决定了接受新文化的选择性
第四节 出类拔萃的传统文化素养,贯通古今、融合中西的思想路线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西方明显不同的版本

第三章 管窥毛泽东思想继承与发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引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复杂性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主体和基础”论证辑录
第二节 管窥毛泽东对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第三节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继承和发展
第四节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
第五节 毛泽东思想对大同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六节 毛泽东思想对儒家道统的继承和创造性转化
第七节 毛泽东承继历史遗产心路历程管窥

第四章 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中体西用
引言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用关系简述
第二节 中西文化体用关系不同认识举要
第三节 一个旁证:日本文化的两次转型
第四节 西学之用已融入中国近代文化主体
第五节 怎样看当代中国的中西文化关系:为中体西用正名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

第五章 以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中国才能长治久安
引言  邓小平说: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第二节 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执政党面临的主要危险是脱离群众
第四节 继承发展毛泽东思想,解决现实难题
第五节 与美国霸权主义又团结又斗争,要依靠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
第六节 重大决策的历史意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六章 “中庸”“时中”或“度”的问题
第一节 中庸本义及其迷失和回归
第二节 《中庸》的现代意义
第三节 管窥政经方面中体西用与“度”
第四节 管窥科学技术方面中体西用与“度”
第五节 管窥文化方面中体西用与“度”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