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719678
  • 作      者:
    赵庆元著
  • 出 版 社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赵庆元(1947—2005),安徽宿州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历任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副主任、系办公室主任、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图书馆馆长,曾任校党委委员,兼任“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
展开
内容介绍
  波普是20世纪最有名望、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也是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赵庆元编写的《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历史哲学和科学哲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从“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历史主义与历史预测”、“科学知识增长的非决定论”、“科学知识决定论及其理论实质”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历史哲学的相关理论问题,对波普的历史非决定论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批判,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辩证的历史决定论。同时,依据对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的分析批判,该书还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技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必然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见解,回应了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理论问题上的分歧与争论。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对于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专家与学者,对于对相关理论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部极有理论与学术价值的参考用书。
展开
精彩书摘
  3.2.3历史预测在唯物史观中的实现
  上述分析表明,历史预测是否可能取决于本体论上和方法论上的双重因素,即在本体论上历史发展是否具有与自然界的物质运动相类似的、以重复性为其表观特征的规律性,在方法论上历史研究是否通行异质连续的司质化抽象方法。而在这两个方面中,第二个方面又具有认识论上的先行央定性,因为只有借助于异质连续的同质化抽象才有可能发现重复性,并确证规律性。假定历史研究同样通行自然科学的异质连续的同质化抽象方法——这种假定应该是波普不反对的,因为波普也是坚持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在方法论上的同一性的——并且通过这种方法揭示出历史发展的依其客观规律为基础的重复性,那么,历史预测即是可能的。在这里,我们先不忙于考察历史研究是否适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而是首先假定历史研究适用自然科学的异质连续的同质化抽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历史预测在唯物史观中的实现。当然必须说明的是,唯物史观所实现的历史预测绝不是自然科学那样的精确在分秒毫厘之间的预测,而只能是对其发展大势的预言,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
  如果说规律主体的抽象化是异质连续同质化抽象方法的基础,那么历史唯物主义对于同质化抽象方法的运用就首先需要从复杂的人类历史中分离出历史规律的个体依据,这个个体依据在历史哲学中被称为“历史单位”问题,它是指“历史研究的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单位”。那么,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历史研究的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历史单位是什么呢?这里我们首先需要对“社会运动”、“人类历史”中的“社会”、“人类”做一必要的辨析,因为在一些习惯于从字面上思考问题的人看来,“社会运动”、“人类历史”意味着“社会”或“人类”之类的整体性概念就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波普的生平与哲学思想
1.2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的时代价值
1.3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的原则与策略

第二章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的基本理论构架
2.1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社会历史条件
2.1.2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标志的自然科学条件
2.2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的理论资源
2.2.1 实证主义科学哲学的理论背景
2.2.2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理论资源
2.3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的基本理论构架
2.3.1 逻辑基础:证伪主义与“个别论”
2.3.2 逻辑支柱:科学知识增长的非决定论
2.3.3 逻辑结论:“乌托邦”工程批判与科学的社会渐进工程

第三章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批判
3.1 批判之一:历史学的学科性质
3.1.1 “个别论”的历史演变及对历史哲学的影响
3.1.2 历史的个别与一般
3.1.3 历史学学科的分立与统
3.2 批判之二:历史主义与历史预测
3.2.1 科学理论的预测功能及唯物史观对历史预测的态度
3.2.2 (自然)科学理论预测的本体论与方法论根据
3.2.3 历史预测在唯物史观中的实现
3.2.4 历史科学中自然科学实证方法的合法性
3.3 批判之三:科学知识增长的非决定论
3.3.1 “特里桑的Shandy酒之悖论”中的循环论证
3.3.2 证伪主义与经验证实
3.3.3 科学知识增长的革命与渐进
3.4 批判之四:科学知识决定论及其理论实质
3.4.1 意志的绝对自由是可能的吗
3.4.2 科学知识的自主性与依存性
3.4.3 科学知识决定论及其唯心主义实质
3.5 批判的结论:必然与自由的辩证统一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技术
4.1 关于科学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4.1.1 波普“科学知识决定论”的现实底蕴
4.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技术作用问题上的认识与局限
4.1.3 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
4.2 关于科学文化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问题
4.2.1 从科学知识到科学文化:科学作为历史哲学范畴的诞生
4.2.2 科学文化在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中的地位的理论启示
4.2.3 文化及科学文化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逻辑定位
4.3 马克思主义现代科学观的确立及其现实意义
4.3.1 科学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关联
4.3.2 从现代物理科学来看现代科学观的特点
4.3.3 迎接挑战: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现代转型

第五章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哲学
5.1 历史必然性是否存在
5.1.1 从波普的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看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本体论的固化
5.1.2 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本体论的变异与反思
5.1.3 历史唯物主义之经济必然性及其正确理解
5.2 历史必然性能否认识
5.2.1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及“认识论屏蔽”的形成
5.2.2 “认识论屏蔽”的历史演变及其实质
5.2.3 立足历史实践,破解历史哲学的“认识论屏蔽”
5.3 历史必然性如何利用-
5.3.1 从规律与趋向的逻辑区分到初始条件的“变”与“不变”
5.3.2 加强对人类社会发展初始条件及其变化的研究
5.3.3 “意识暗箱”问题的实质及其破解

附录 论文化的本体功能与历史唯物主义
后记
再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