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1.1 波普的生平与哲学思想
1.2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的时代价值
1.3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的原则与策略
第二章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的基本理论构架
2.1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社会历史条件
2.1.2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标志的自然科学条件
2.2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的理论资源
2.2.1 实证主义科学哲学的理论背景
2.2.2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理论资源
2.3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的基本理论构架
2.3.1 逻辑基础:证伪主义与“个别论”
2.3.2 逻辑支柱:科学知识增长的非决定论
2.3.3 逻辑结论:“乌托邦”工程批判与科学的社会渐进工程
第三章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批判
3.1 批判之一:历史学的学科性质
3.1.1 “个别论”的历史演变及对历史哲学的影响
3.1.2 历史的个别与一般
3.1.3 历史学学科的分立与统
3.2 批判之二:历史主义与历史预测
3.2.1 科学理论的预测功能及唯物史观对历史预测的态度
3.2.2 (自然)科学理论预测的本体论与方法论根据
3.2.3 历史预测在唯物史观中的实现
3.2.4 历史科学中自然科学实证方法的合法性
3.3 批判之三:科学知识增长的非决定论
3.3.1 “特里桑的Shandy酒之悖论”中的循环论证
3.3.2 证伪主义与经验证实
3.3.3 科学知识增长的革命与渐进
3.4 批判之四:科学知识决定论及其理论实质
3.4.1 意志的绝对自由是可能的吗
3.4.2 科学知识的自主性与依存性
3.4.3 科学知识决定论及其唯心主义实质
3.5 批判的结论:必然与自由的辩证统一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技术
4.1 关于科学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4.1.1 波普“科学知识决定论”的现实底蕴
4.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技术作用问题上的认识与局限
4.1.3 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
4.2 关于科学文化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问题
4.2.1 从科学知识到科学文化:科学作为历史哲学范畴的诞生
4.2.2 科学文化在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中的地位的理论启示
4.2.3 文化及科学文化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逻辑定位
4.3 马克思主义现代科学观的确立及其现实意义
4.3.1 科学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关联
4.3.2 从现代物理科学来看现代科学观的特点
4.3.3 迎接挑战: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现代转型
第五章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哲学
5.1 历史必然性是否存在
5.1.1 从波普的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看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本体论的固化
5.1.2 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本体论的变异与反思
5.1.3 历史唯物主义之经济必然性及其正确理解
5.2 历史必然性能否认识
5.2.1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及“认识论屏蔽”的形成
5.2.2 “认识论屏蔽”的历史演变及其实质
5.2.3 立足历史实践,破解历史哲学的“认识论屏蔽”
5.3 历史必然性如何利用-
5.3.1 从规律与趋向的逻辑区分到初始条件的“变”与“不变”
5.3.2 加强对人类社会发展初始条件及其变化的研究
5.3.3 “意识暗箱”问题的实质及其破解
附录 论文化的本体功能与历史唯物主义
后记
再版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