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艺术学界.第十辑.vol.10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4449932
  • 作      者:
    王廷信主编
  • 出 版 社 :
    江苏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艺术学界》是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主编的大型艺术理论学术论文集,以一级学科艺术学为主要特色,同时兼及艺术学其他二级学科,力求站在学术前沿,集中反映观点新颖、资料性强、较为深入的艺术研究成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立场,鼓励学者发表富有独到见解的学术文章,尤其鼓励中青年学者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

展开
精彩书摘

  艺术学在我们国家已经进入学科目录好几年了,前几年艺术学还被提升为艺术学科的门类,很不容易。这样一个变化对于一般搞实践的人来讲好像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觉。一个记者打电话问我说,艺术学提升为门类之后有什么变化?我说不会有什么大的表面上的变化,但是我们中国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这样一些关系上要排名次的话,艺术学已经进入其中。因为在这之前,有一个非常滑稽的现象:艺术竟然属于文学!我们的博士、硕士拿到证书去找工作,一看是文学博士、文学硕士,用人单位会感到奇怪:我们是希望来个搞艺术的,怎么来了个搞文学的呢?
  自古以来中国就没有把艺术整合,为什么呢?因为整合不起来。中国的文学,特别是诗歌和书法,过去不作为专业,但它是所有的文人、所有做官的人的门面。中国的最后一批状元里南通的张謇(1853-1926),就因为字写得不好看,状元没通过,就因为他的门面、招牌没做好。所以张謇没法又练了几年字才考上状元。现在不讲究的,我看现有一些博士的字写得歪七扭八的真难看,他们也无所谓,因为社会不要求他们这样做。中国的戏曲、音乐、舞蹈这些他们可以欣赏但并不参与。但中国古代的所有的文人基本上都是做官的。王羲之,大书法家,又称右军,是个将军,所以当时的文化很高的。由于封建社会的尊卑贵贱这些关系所以中国人思考关系都是从大到小、从远到近、从古到今,唯独对于艺术不做综合,各搞各的。中国文化的发展很有意思,梅兰芳为啥要反串呢?因为古代的女人是不唱戏的,真正唱戏的都是妓女,就是所谓歌女。鲁迅说梅兰芳很有趣,照相馆用梅兰芳的照片来做广告,是因为他长得很漂亮,是女的,但仔细想想又是男的,因此男的也喜欢女的也喜欢。中国文化的这些关系,你如果不了解这些背景,你谈艺术不但谈不深,甚至谈不通。
  我们现在的拍卖行,包括一些所谓的专家,疑惑中国画为什么在国外卖不上高价钱就一直在那里研究,以为中国画拿到欧洲去就是外民族的艺术,价钱就应该起来。可人家的喜闻乐见并不是咱们的山水画;还有西方人用高价钱不去买他们喜闻乐见的本民族艺术品而去买外民族的艺术品,岂不是奇怪?中国这么多年就发展了这种奇怪的现象。有些博士写民间艺术,一开口就是英国人怎么说美国人怎么说。我就想中国的艺术要英国人去啰嗦什么?他什么时候来关照过(中国的艺术)?这样的情况意味着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地沿用西方人的艺术评判标准),总要说一点外国人怎么讲的。最近我读到一篇研究中国纸马审美的文章,大概只有三四千字,但是我数了一下里面一共引用了9个西方人的话。那9个西方人懂得什么是“纸马”吗?连中国现在的年轻人中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不知道纸马什么意思。既是纸,又是马,又是画的神像。既然是画的神像,为什么叫马?于是有人就自作聪明认为这个“马”一定是个错字,给它改成石字旁的“码”,也就是“数码”的“码”。像这样的情况很多,所以中国人现在要对艺术进行整合。
  有人提出搞“一般艺术学”,我心里想怎么又把洋人请来?因为一般艺术学在德国也没有引起重视,可是我们去替人家重视。有人让我去主持答辩一篇博士论文《装饰的罪恶》,我心里想:糟糕,我还不了解“装饰的罪恶”这个典故。最后查到是维也纳一个一百年多前的建筑学家写的一篇文章,据说在欧洲有一定影响。咱们中国人就把他抄来了,等于他提倡不要装饰,而且装饰有罪恶的,因为建筑上用的太多。我就在思考,这个写“装饰罪恶”的人很可能不是搞理论的。就像一个人喜欢吃烧饼,肚子饿了吃了一个,感觉这个烧饼很好吃,又吃了一个觉得饱了,吃了第三个撑得慌了,还想吃。贪得无厌,像饕餮一样,最后撑死了,于是写篇文章叫“大饼的罪恶”。这是不合乎逻辑的。因为你贪吃撑死了又怎么能够怪大饼呢?你在建筑上滥用装饰,你不说是设计者的罪恶,而变成了装饰的罪恶,这岂不是奇怪?就像走路跌了一跤说是土地的罪恶,不是你的腿不灵敏。所以做理论的,一个概念,一个逻辑,这两者若不把它搞熟练很可能出现这一类的错误。我记得我编过一本《民间美术词典》,出版社硬要加一个“大”字,叫“大词典”,但我不同意,在我理解的“大”的话,要加上个好几倍。为这个问题我们争论的很厉害,我宁愿不出也不愿因为这个“大”字让人家看不起我,不大而叫“大”的时候人家就看不起你了。
  我念书的时候并没有专业之分,学艺术正是在中国新旧交接的时候,那种解放区式的大学我读过两年,后来进入所谓正规式的大学又读过几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在山东的济南华东大学文艺系又呆了两年。几年里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会,譬如扭秧歌、交谊舞也正式学过。你们可能很奇怪,为什么要学交谊舞?因为那时北京还没解放,请了很多苏联专家,还有从香港回来的高级知识分子都集中在济南,每个星期六晚上要接待他们跳交谊舞。有个词语叫“万金油艺术”,就是懂得一点戏剧,也懂得一点音乐,舞蹈画画什么都懂一点。所以我进去以后,演戏的时候画布景,做道具,演出的时候从拉幕到演群众,平常就学美术画画。我参加过演白毛女,直到现在白毛女的全部曲调我都能哼出来。
  ……

展开
目录

贺信笔谈
谭霈生、黄会林、丁涛、陈池瑜、周星、蓝凡、李心峰、梁玖、凌继尧、刘道广
学科前沿
张道一在“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教材研讨会”上的讲话                          张道一
戏剧本体的守望——谭霈生戏剧理论思想“内生性”探源                      丁  涛
国产高票房电影背后的传播渠道分析             周星 张洪忠  李增泉  李昕婕 秦淇姝
——基于数据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和《西游降魔篇》探究
音乐发现服务现状研究                                                    陈端端
学术访谈
戏剧研究历程与戏剧本体论的构建——谭霈生教授访谈录                谭霈生 顾睿实
民俗艺术学的历史、体系与方法——陶思炎教授访谈录                 陶思炎 李  鹏
艺史探幽
初识彭祖文化                                                             梁白泉
古代绘画史的现实主义阐释——傅抱石《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研究           万新华
艺理思索
民俗艺术研究方法略论                                              胡媛媛 苏金成
——兼论陶思炎先生关于民俗艺术研究方法的学术理念
音乐艺术空间观                                                           任也韵
影像的政治与艺术——谈革命年代的摄影                                     黄  健
诗歌疗法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历史渊源与理论基础          [美]尼古拉斯•玛札 帅慧芳译
艺术评论
谁来接盘“向日葵”:当代中国艺术市场现状思考                             李倍雷
论《西游记》创作的时空图像与表演形态                                    尹  文
从少年老成,到返璞归真——卞洪广和他的书法艺术                          沈亚丹
有“面子”无“风骨”——在《蒋公的面子》座谈会上的发言                  甘  锋
漆画艺术家陈恩深教授艺术创作观探析                               王玲娟 龙  红
《搜索》:危机重重的知识分子之作                                  孟庆雷 房留祥
艺术教育
我国动漫产业升级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章旭清
会议综述
2013年江苏省文化产业高层论坛综述                                        李  韬

彩色插页
言恭达的书法艺术
李倍雷的绘画艺术
张乾元的绘画艺术
卞洪广的书法艺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