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学观念中金石书画艺术的内涵
民学观念为深入研究金石书画艺术的内涵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石。
金石书画艺术是在比较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成长发展起来的。首先,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清代处于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晚期,封建制度即将瓦解,社会出现巨大变革。回顾清代历史,金石书画艺术的发展期又是从康乾盛世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在这样大的历史变革和社会衰落的时代背景下,艺术界中金石书画艺术的异军突起,似乎与历史和社会相悖,呈现出极为不和谐的强音。如此巨大的反差,让我们有更大兴致探寻金石书画艺术外在形式美中还深藏了些什么。
对抗性是我们在金石书画艺术中可以很明确地认识到的。“对抗”一词源自李泽厚《美学三书》,在谈及清代中后期的绘画时他认为绘画与当时弃帖学、崇碑学的书法风气有关。讲求遒劲、古拙,表现异常强烈的个性感受,笔墨情趣成为核心,不完全脱离现实形象却又大大超越于它,而使笔墨本身及其配列组合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并成为唤起审美感情的“有意味的形式”。书画艺术与当时的文学艺术一样,是对那个黑暗社会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对抗和揭露,是那个时代进步的心音。李泽厚首先将“对抗”一词用于书画艺术,这种对抗其实质是清代文入面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姿态,折射在书画艺术作品中。
金石书画艺术的“中兴”首先是对清代社会现实的对抗。金石书画艺术在清代的发展被称为“道咸艺术中兴”,艺术的“中兴”与清代道咸时期社会的动荡形成了对比。清政权自1636年建立后,经过近200年的发展逐渐走向繁盛。但是经过康乾盛世后,嘉庆年间(1796-1820)长达九年的白莲教大起义,成为清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此时清政府内部政治腐败也日益严重。在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年间,欧洲列强入侵,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战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亦威胁政权。清政府日益衰落、欧洲列强入侵和西方文化的输入等现实状况严重刺痛了清代文人的情感,他们对清政府的现状极为担忧,经常聚集在一起以文会友,诗歌唱酬,议论国家大事,并对时弊加以抨击,这在当时成为一种风气。就在这样内忧外患、风起云涌的政治环境下,一方面是清代文人的情感意识中,不断地通过抨击时政寻求救国图强的策略,另一方面是通过艺术在精神世界里寻求力量、自信和信念。此时,符合清代文人情感的金石书画艺术与动荡的社会现实发生碰撞,激发了它的快速发展。
我们再回头审视这一时期的艺术,似乎与政治并非同步发展,相反,在政治经济走向低迷或衰落的时期却是艺术发展或复兴的时期。在道光、咸丰时期,与政治衰落的表现不同,书画艺术界却是一派勃兴的局面。面对国家的危亡,有爱国之情的文人逐渐厌恶柔媚、秀丽的靡靡之风,清新淡雅的艺术之风也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这时,壮硕有力且雄强的艺术精神逐渐成为时代之风。他们需要高远的眼光,需要顽强的努力,需要壮志,需要更伟大的情怀。清代金石书画艺术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需求中应运而生。
清代文人不再需要“君学”观下“外表整齐好看,在于迎合人”的书画艺术形式来表达情感,而“民学”观下“骨子里求精神的美”以其更加鲜明的艺术特色试图干预、对抗社会现实。古朴、古拙美中内心的质朴,刀感美中涩笔所蕴含的沉厚力量,凝重美中的庄严与震慑感似乎都在积蓄着一股雄强的力量,这也是金石书画艺术骨子里想要表达的内在精神美。金石书画艺术作品都有着明确的思想追求和强烈个性表达的艺术形式,在清代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金石书画艺术所表达的内在精神美具有积极的色彩,是时代进步的心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