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时代的经营之道
新消费时代创业者的17堂必修课
雕爷亲授阿芙精油8年、雕爷牛腩2年、河狸家半年就估值10亿元的创业心法
未来10年在消费升级的市场中抓住创业机会的策略
新媒体、新渠道、新场景下让新品牌快速崛起的创业指南
本书系统阐述了作者十多年来创业的方法、实践与反思。如何用极小的本钱做到资产千万?如何以千万元为起点做到身家数十亿?其间究竟要做出哪些取舍?需要修炼什么样的屠牛羊术、屠狮虎术、屠龙术?
作为一位的连续创业者,雕爷结合自己创办的阿芙精油、雕爷牛腩、河狸家等几个企业,为你剖析其中道理。
书中关于商业的洞见俯拾皆是,包括:创业项目的去芜存菁、产品的雕琢、组织的打磨、团队的赋能、融资的节奏、战略的调整、财务的腾挪、营销的原则等。
作者坦诚分享了自己在经营中的得失,书中几乎将创业者、经营者日常*关心的问题一网打尽,它既是一部入门者的创业指南,也是一部可供企业经营者参考的决策宝典。
小卖部怎样赚1000万元
开一间便利店能在几年内赚1000万元吗?这要看你采取什么战略了。战略正确,执行到位,不出意外,三五年赚1000万元不是神话。
1. 压强原理
我隐约记得先前讲过,你无法为所有顾客提供所有价值。
其实这个,对创业者而言,就意味着“创业机会”。
就零售超市而言,沃尔玛和7-Eleven已经修炼得登峰造极了吧?是不是对于创业者而言,就毫无机会可言了呢?
如果让我来分析,我会说,抄袭沃尔玛和7-Eleven的价值链,成功机会基本上小于一辈子买一张彩票还中500万元。
但基于“没有一个企业,能为所有客户提供所有价值”这个理论,这就意味着肯定还有机会!
我住的小区里,有家叫“楼间风儿”的小型便利店,非常非常小,比常规的7-Eleven店面积还小一半。但针对小区住户的服务定位十分准确,特别赚钱。
我偶尔炒个鸡蛋,发现家里没葱,打个电话,5分钟后,一根5毛钱的葱,就送上门了。没盐、没鸡蛋,也能快速送货。基本上我现在晚上想吃点水果,就拨个电话,有时候甚至问:“你那儿今天进了点什么水果啊?给我随便送点好了。”
这就符合先前说过的理论,针对小资金创业者,你提供的“价值”越狭窄,越准确,就越容易获得成功。记得中学学过的“压强原理”吗?增大压强,除了增大压力之外,还需要缩小什么?
这个小小的便利店,专门为小区内五六栋楼的住户提供日常商品。你可能会问:“就算一根葱卖5毛钱,每天卖几捆,也赚不到多少吧?单价和利润都太低啦!就算周转率高一些,但离赚1000万元的目标似乎有些遥不可及!”
2.“把客户培养懒惰”策略
我没讲完呢。
我只说了他们靠“一根葱送上门”之类的服务来锁定我,还没说后面的招数——事实上,他们的一个战略核心,就是“把客户培养懒惰”。
检讨一下,这半年来,我几乎没怎么去过离家不远的家乐福,那里虽大,但我懒得排队,更因为那里的商品98%都是我不需要的,而我需要的2%的商品,居然小便利店里都有了!——这样一来,我为什么不变懒?需要任何东西,一个电话,送上门,还免费送,凭什么买一捆手纸之类的东西我都要专门下一趟楼,走20分钟去家乐福买?
小商品利润薄?有利润高的啊!例如红酒,小便利店里,整整两面墙都摆满了,几乎没有国产的,都是从二三百元到五六百元的日常餐酒。
定位简直太准确了!这个小区外国人极多,对外国人而言,红酒就是日常必需品。而这个小便利店提供的英语服务,更大大提高了“锁定度”。
想想,一瓶红酒的利润,是不是超过了一车大葱?
奶酪、熟食,也各式各样。水,从最便宜的农夫山泉,到依云、巴黎水、SPA,有气的、带咸味的……非常多,注意,一瓶巴黎水的利润,恐怕超过一箱农夫山泉!
恰恰这个小便利店卖巴黎水比卖农夫山泉还快!
3. 独特的竞争优势
准备创业的同学思考一下,我家楼下这个小便利店的战略,沃尔玛和7-Eleven能学吗?不但他们学不了,换一个其他的居民区,可能都学不了!
“压强”原理在这个小便利店身上就体现为,“别看我力量不大、实力不强,但我服务的人群极小、极准确,压强算下来,非常之大”。
事实上,这个小店的老板,已经开了好几家分店了,都设在北京最高档的楼盘社区内。老板十分敬业和精明,就算这几家店,货品也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不同楼盘不同住户扎堆——有的楼盘欧美人多,有的楼盘日本人多,还有的都快成韩国人小区了。
针对不同住户的消费特征,她不断调整货品品类,总能狠狠抓住该小区的消费习惯,靠“一根葱送上门”的“把客户培养懒惰”的策略(理论上,只送一根葱,在成本上是赔钱的),慢慢递进式地锁定这个楼盘住户的大量日常消费。
这么讲有点感觉没有?开个小便利店,成本没多少钱吧?(那两墙的红酒,是值好几万元,但都是红酒代理商免费铺货啊!)但综合一看,居然利润也很好,周转率还很高!
要我说,该老板守着北京这么多高档楼盘,只要按照原有战略,不断打造核心竞争力,自我循环、自我强化,恐怕过几年,总资产过千万元不成问题。
4. 竞争对手觊觎丰厚利润
回到我家楼下,这家叫“楼间风儿”的小便利店,大家是不是觉得挺了不起的?
启动资金少,利润率较高,周转率也较高,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创业项目呢?
但是,问题很快就来了。
把“楼间风儿”便利店的模式一分析,很多人都看懂了,关键也找到了:目标客户狭窄而准确,为锁定客户不惜某些单笔交易赔钱,服务上佳,定价稍高。(谁让目标客户对价格不敏感呢?例如,我从来不知道鸡蛋卖几元钱一斤,火龙果、猕猴桃最近的价格是涨是跌……尤其红酒,牌子、年份太多,非常难以比较价格,多标价三五十元,几乎没人能感觉到。)
但接下来,另外两家和“楼间风儿”便利店采用相同战略的便利店也入驻我家楼下了,“楼间风儿”该怎么办?
5. 怎么设置竞争壁垒
战略被人看透了,竞争者来了,可“楼间风儿”的某些“壁垒”还未形成,怎么办?
例如地理位置壁垒,“楼间风儿”就没有,小区一楼的空房间还有很多能租到;进价壁垒也未形成,因为超大规模采购才能让供应商低头,小小便利店那点销货量,还不足以拿捏供应商;品牌忠诚度壁垒就别提了,小小便利店,哪有太多品牌可言呢?
“楼间风儿”便利店老板愁眉苦脸,因为隔壁新开了家“敲锣打鼓”便利店,定位和自己完全相同……
本来,“楼间风儿”的老板,以为自己能偷偷摸摸闷声发大财,从来见人就说“生意多难做啊!每个月都赔钱”,就怕别人知道她这小便利店其实每个月利润三四万元!
可是“敲锣打鼓”便利店整个一反面典型!不会别的,就知道靠低价竞争!我一根葱卖5毛钱,他就卖三毛九,虽说这个小区内的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但相同的东西便宜点,谁都乐于接受。确实应了那句老话:“没有5分钱买不走的忠诚度。”
“楼间风儿”的老板该怎么办?还好,她也来听创业课了!
6.“泰森策略”与“刘翔策略”
“楼间风儿”老板,听完课后,明白了一个道理,门槛低,当然竞争者跟进抄袭就很容易,说白了就是,三岁小孩子捡到金元宝,谁不想抢啊?但泰森拿着金元宝,你抢一个试试?刘翔捧一个金元宝,你追一个试试?
所以“楼间风儿”面对着“敲锣打鼓”低价竞争,要么学泰森之路,也拼价格,把对手拼死!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要么学刘翔,一晃没影了,对手不明白你跑哪儿去了。
“楼间风儿”老板是个聪明人,她决定学习刘翔策略。
刘翔策略是什么?就是能力增长策略。(相对而言,泰森策略,看的是资金实力),能力该往哪方面发展呢?
7. 发掘新的价值主张
我们需要再次审视“楼间风儿”所在的细分市场,挖掘分析其核心顾客都有哪些特征。
通过分析,“楼间风儿”的老板最后发现,自己原有的顾客群,尤其是核心顾客群,普遍为高收入、高知识、三十岁到五十岁间的住户。
这些人普遍十分关注健康。因此,“楼间风儿”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核心价值主张:绿色健康。
我上次从“楼间风儿”便利店买西红柿,小伙计送上来时,特意叮嘱,说这个西红柿比前几天的贵不少,贵三倍呢!不过可是“有机蔬菜”!完全无农药、无化肥,你生吃一个,就知道味道比那些化肥催起来的,味道好太多了!
我一试,味道确实不一样。就这样,我后来买西红柿、柿子椒、土豆,都点名要有机蔬菜了。
其实这简直太好理解了!只不过原来“楼间风儿”没有面临竞争,没太仔细研究——例如,她店里的普通散装鸡蛋,就远远不如“咯咯哒”“德青源”等“绿色鸡蛋”卖得好。竞争对手这一逼,把她逼急了,于是开始大打绿色牌,逐渐在消费者心目中,区别于“敲锣打鼓”便利店,树立起“健康”的形象。
不过,这才刚刚开始……领先竞争对手那点儿距离,很快就又被赶上了!
怎么办?待续!
前言
第1章 幸 存
极限创业幸存术 /
初次创业,你愿付多少学费 /
不妨从 “最小业务闭环”入手 /
SanDisk的“零融资”创业 /
外部生态的“节奏感” /
内部现金流的“节奏感” /
“想当然”的预算 /
策略性成本 /
善护念 /
第2章 归 核
创业念头的去芜存菁 /
价值百万的一条建议 /
想做、能做、可做 /
1000万元是一个靠谱的目标 /
赚1000万元很难吗 /
每个“机会”都暗中标有价格 /
不要把所有机会都攥在手里 /
游击与归核 /
“不相关多元化”的陷阱 /
第3章 视 野
要站在月球上看地球 /
鸟瞰你的产业链 /
分析你的价值链 /
找出核心竞争力 /
雨刷器也要品牌建设吗 /
从产业链、价值链到核心竞争力 /
要跳出战役看战争 /
小逻辑要服从大逻辑 /
第4章 财 务
减去貌似机会的“伪机会” /
高利润率对比低利润率 /
低周转率对比高周转率 /
高周转率对比低利润率 /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
“贡献利润”与“盈亏平衡点” /
杠杆率 /
第5章 蓝 海
蓝海战略的精义 /
通过ZARA解读蓝海战略 /
偷梁换柱 /
与蓝海战略匹配的“术” /
打造“核心竞争链” /
消费者的消费链 /
“雕版”蓝海战略 /
“软渠道”才是胜负手 /
第6章 迷 思
品牌迷思 /
“穿越型”打法 /
慎用“品牌”这味药 /
“创新”只是个中性词 /
质量神话 /
第7章 匠 构
战略再好,也要“一把开鱼刀” /
“不变、微调、乱变”之间的拿捏 /
纸面战略是危险的 /
调研、推演的局限性 /
MBA不教什么 /
战略的特质 /
第8章 落 地
尺子在手,天下我有 /
价值主张与价值突破 /
战略不是主观意愿 /
战略指导运营 /
运营指导团队 /
行业相关性和能力相关性 /
战术的自我强化 /
小卖部怎样赚1000万元 /
机会和能力,呈螺旋上升式成长 /
擦车也能擦出第一桶金 /
第9章 利 基
心智的格子和市场的盘子 /
可口可乐的竞争对手是谁 /
如何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幸存 /
画新格子,创造顾客 /
第10章 组 织
拆解“合伙人悖论” /
同理心与无缝沟通 /
合伙人的持股比例问题 /
找个能互补的搭档 /
我为什么有时间发帖 /
集齐三张图,将产生惊人的威力 /
“大政委”的加持效应 /
运营一群人,去做一些事 /
牛人凭什么跟你混 /
什么才算是好的使命 /
第11章 赋 能
你注定会遇到奇葩 /
角色变了,心态也要跟着转变 /
如何避免面试中被人欺骗 /
庸人探测器 /
职场过水蟹 /
到底要不要培养人 /
刻意练习、微小改进 /
留住核心员工的核心原则 /
第12章 格 局
创业为了什么 /
择善固执 /
机缘、机遇、机锋、机巧 /
假如你是老板 /
义与利 /
第13章 奢 侈
奢侈品与炫耀性消费 /
奢侈品的“美学体验” /
任何产品都可以是奢侈品 /
品牌就是讲故事 /
中国能诞生“江诗丹顿”吗 /
第14章 爆 品
你得准备很多用于推广的钱 /
硬件即软件,软件即体验 /
广告即内容,内容即娱乐 /
网络塑造品牌的“大坑” /
有限改进型和无限改进型 /
功能驱动和品牌驱动 /
功能获得和情感获得 /
超越原教旨的“情感定位” /
第15章 客 群
行业轴和客群轴 /
雕爷牛腩是窄客群产品 /
由宽入窄,以窄做宽 /
“一万死忠粉丝”理论 /
定位理论是如何失效的 /
第16章 融 资
创业融资要看清自己身处哪一轮 /
河狸家还只是想法时,已估值1.5亿元 /
半年时间,河狸家估值达10亿元 /
一年内,河狸家估值20亿元 /
风口的18 个月魔咒 /
河狸家为什么走上了融资之路 /
第17章 究 极
愿景是一种远见 /
洞察行业本质 /
洞悉业务流程 /
定位成功,可保十年大运 /
河狸家的商业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