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少有人走的路.6,真诚是生命的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9628466
  • 作      者:
    (美)M. 斯科特·派克(M. Scott Peck)著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1.  《少有人走的路》系列新作品,隆重上市!

这个世界迫切需要这本书。你的认知会因这次阅读而改变。

2.派克在本书中,以贴近生活的故事,展现了真诚对人类产生的巨大作用。书中涉及家庭教育、婚姻关系、职业等多个方面,其中关于自恋、意识成长等问题的观点独到并深刻,常让读者触目惊心,派克对人性的剖析,也在本书中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展开
作者简介

M.斯科特·派克(M.Scott Peck),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实践,取得了卓著成绩,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心理医生”。

由于其巨大的影响力,他获得政府特许,进入政府心理治疗特殊小组,为越战士兵提供治疗。他还曾接受派遣,在美军驻日本冲绳基地担任心理医生。这些特殊的职业经历,成就了他伟大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系列,该书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上榜近20年,被西方媒体誉为“来自上帝之手”的时代杰作,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斯科特▪派克的又一震撼之作。

作为享誉全球的心理医生,派克在本书中,以贴近生活的故事,展现了真诚对人类产生的巨大作用。书中涉及家庭教育、婚姻关系、职业等多个方面,其中关于自恋、意识成长等问题的观点独到并深刻,常让读者触目惊心,派克对人性的剖析,也在本书中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阅读这本书,能帮助我们学会运用真诚的力量,也将为我们的认知带来重大改变。


展开
精彩书评

这是一本影响尤其深远的书。派克博士让我们敢于希望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前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

派克在这本书中给出的建议,是冷静务实的,却也是热心仁慈的。这是自《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出版之后,派克写出的又一本好书。

——《科克斯书评》

 

这是对我非常有意义的书籍之一。虽然这本书是在1993年成书的,但它在2018年的阅读价值甚至更胜当初。我已经把这本书送给了我的每一位亲朋好友们。真希望我能早几年就读到这本书,这样我们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比现在更好。请务必阅读这本书吧!

——读者

 

这本书太棒了!我迫不及待要给它以无上的评价。花时间研读这本书,你就能汲取到派克文字中渗透出的智慧(虽然这和他脑海中浩瀚智慧相比不值一提)。但就是这些许的智慧,也能让你变成更好的自己。

——读者

 

这是一本思想深刻的书。他会让你心甘情愿地想要思考个体、团体、道德、婚姻、礼仪这些看似宏大、实际关乎每个人的议题。我真心地喜欢这本书,在22年间,我每每啃读一点,都会有些新的感悟。

——读者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心理治疗,其实就是鼓励人说真话的游戏

 

1990 年1 月29 日,星期一。

《美国今日新闻》用一整版刊登了一则广告。在版面的左下角,可以看到几行清晰的小字,那是美国邓白氏集团的名字。

邓白氏集团是世界著名的信用管理公司,堪称行业巨头,而版面的其余地方只印了几行粗体字:

 

我正乘飞机穿越内布拉斯加州上空,距地面三万英尺,听起来,邻座男人似乎能给我带来一些机会。

 

我想请他喝杯酒,不过,这之前,我必须先借故离开,打一个电话。

我打电话给邓白氏,查询该男子公司的信用。

三分钟后,我回到座位上,并请最好的新朋友喝了杯啤酒。

这个耗资不菲的广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它不经意间暴露了人与人交往存在的问题:

其一,一个人主动结交你,可能并不是出于真心,而是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他喜欢的也并不是你这个人,而是能从你身上捞到的某种好处。

其二,说假话的人越来越多,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当真诚缺席之后,虚伪便开始主宰心灵。

其三,虚伪并不是赤裸裸的,总会穿上“礼仪”的外衣。

不过,在表面的客客气气背后,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以上三点就是当今人际关系面临的现实。我不是危言耸听,如果听任这种情形继续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人性中的真诚、善良和美好会被摧毁殆尽。

 

我们的真诚正在流失

绝大多数人认为,人际交往需要礼貌和良好的教养,但我认为,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广告中,那个商人的行为可谓周全得体:他离开座位时,先道了歉;回来后,又请邻座的人喝酒。这些行为看起来十分礼貌和有教养,但问题是,态度友好并不代表内心善良。他道歉离开的目的,是为了去调查对方的信用等级;他请人喝酒,更像是在布下圈套。他与对方建立关系的整个过程,每一步都充满了虚伪、狡诈、算计和谎言。他与对方的关系,是猎人与猎物的关系。

每个人都活在关系中,没有人可以孤独地生存。任何两个人以上的交往,都是在形成关系。就拿广告中的那位商人来说吧,他受雇于某个公司,与公司形成了关系;他乘坐飞机,与航空公司形成了关系;他给邓白氏集团打电话,与这家信用管理公司形成了关系;他打电话本身,也是与电信公司形成关系;而他请邻座乘客喝啤酒,又与某位啤酒生产商形成了关系。不仅如此,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以一个更大的关系作为背景,那就是社会。

人活着,就是在不断建立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与配偶的关系,与孩子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人生的饱满,其实是关系的丰富。真诚的关系能够给人带来坚实的存在,而虚伪的关系注定会扭曲人性。

这个广告之所以引起我的不安,是因为它堂而皇之地宣扬:人可以用“礼仪”作为幌子,与别人建立虚伪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人们始终处在欺骗与被欺骗、利用和被利用之中,时时刻刻胆战心惊,不敢敞开心扉,不敢说真话、实话和有良知的话,因为稍不注意,就会遭人暗算。于是,我们只能将自己深深隐藏起来,在焦虑和恐惧中,用满嘴假话、空话和违心的话来保全自己。哪里还有真话和真情呢?置身于这样的关系中,如果谁还认为生命能健康成长,人性能正常展开,他很可能已经病入膏肓。

这个广告令我如此不安,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对于广告中的场景,大部分人早就司空见惯,甚至觉得理所当然,这才是真正让人忧心忡忡的地方。

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不是礼仪,而是真诚。

礼仪虽然必不可少,但如果滥用,反而会钳制住良知,成为捆绑生命的绞索,让人变得虚伪。缺乏真诚的礼仪足以使人沦为“礼貌的僵尸”和“礼节的傀儡”。

而目前的情况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话和真情就如同原始森林,遭到无情掠夺和肆意砍伐,日益贫瘠,真诚更是如同珍稀动物一样,濒临灭绝。我们的时代不仅在商业的世界,更是在精神的世界中进行着疯狂大甩卖,真话和真情正以低廉到可笑的价格被抛售,连讨价还价的机会都没有。商人不顾廉耻地贩卖假货;记者为了迎合读者,小心翼翼删除真相;政客用几

块砖勉强垒个鸡窝,却把自己的政绩吹嘘成一座宫殿。

随着真诚日渐流失,精神世界普遍的沙漠化,以及人际关系中的谎言与虚伪、狡诈与欺骗、利用与被利用,我们的内心势必越来越孤独、寂寞、空虚,也越来越焦虑、不安和恐惧。

从事心理治疗多年,我深知:如果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真诚,充斥了太多的说教和虚情假意,孩子的性格就会扭曲;如果夫妻之间关系不真诚,总是欺骗、试探,彼此缺乏信任,婚姻注定要出现危机;如果整个社会都充满机谋算计,我欺骗你,你利用我,诚信的基础被摧毁,人们就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展开
目录

| 第一部分 真诚与痛苦

第一章 心理治疗,其实就是鼓励人说真话的游戏 // 002

我们的真诚正在流失 // 003

不真诚是心理疾病的“根” // 006

真诚,并不是不发火 // 009

第二章 真诚的痛苦与虚假的痛苦 // 014

痛不是疾病,而是治愈的过程 // 015

感觉不到痛,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 016

逃避痛苦,只会加重痛苦 // 018

有一种痛苦,是虚假的痛苦 // 022

在快乐中享受忘我,在痛苦中感受存在 // 024

第三章 意识的成长,是为了看见生命的真相 // 027

蜷曲的生命看不见真相 // 029

意识成长的四个层次 // 031

自我意识 // 033

他人意识 // 035

组织意识 // 038

宇宙意识 // 043

个体化与社会化 // 045

第四章 内心的贫瘠,内心的富饶 // 050

自恋与心灵的贫瘠 // 051

人可以从自恋出发,走向伟大 // 053

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 // 059

在真诚的关系中,绽放彼此 // 061

阻碍交流,就是罪 // 065

当“好好先生”,也是一种罪 // 067

有了高处的信仰,人就不会在低处爬行 // 069

第五章 使命,是努力展开的生命 // 072

不同的人,不同的使命 // 073

违背自己的意愿,相当于出卖灵魂 // 075

听从内心召唤,就是奔赴使命 // 080

你拒绝的,反而是你想要的 // 082

使命感与浮夸病 // 085

使命是一个逐渐显露的过程 // 088

唯有使命,能够把你放到最恰当的位置 // 091

| 第二部分 婚姻与家庭

第六章 自恋是骨子里的不真实,也是婚姻的大敌 // 094

占有的结果,是分手 // 095

抑郁,是不接受现实的固执 // 101

原谅,其实是放弃幻想 // 109

自恋者的眼中没有别人 // 112

不爱真实的自己,只爱自己虚幻的倒影 // 115

空洞的瑞士奶酪,空洞的思维 // 119

婚姻可以是一场摆脱自恋的修行 // 122

第七章 婚姻是一个系统:一方变了,另一方也会变 // 126

抑郁的摩尔赫斯夫人 // 127

婚姻中一方强势,另一方会抑郁 // 131

控制欲强的人,晚景凄凉 // 138

唯有改变婚姻系统,婚姻中的人才能成长 // 143

政治权力,精神权力 // 147

第八章 最稳定的婚姻,可能是最病态的 // 152

有问题的人,找的人往往也有问题 // 153

婚姻是一个承诺 // 154

掩盖问题,永远不能解决问题 // 158

抗拒改变,是我们的天性 // 163

婚姻最怕:为了避免冲突而伪装 // 167

第九章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弓与箭的关系 // 171

消极反抗性人格 // 174

丧失说真话的能力,是一种人格障碍 // 179

心理的问题不解决,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多次 // 186

好的父母,会欣赏孩子的不同 // 194

真诚的父母,才能教育出真诚的孩子 // 199

第十章 家,是生命开始的地方 // 205

健康的家规 // 212

别为一个信念,断送前程 // 214

可怜的老乔治舅舅 // 217

谎言,是藏在衣柜里的骷髅 // 222

| 第三部分 真诚与新生

第十一章 移情作用与角色错位 // 228

家的意义 // 230

讨厌女上司,是因为她讨厌自己的妈 // 233

讨好男心理医生,是因为她喜欢父亲 // 238

负向移情与正向移情 // 241

兄弟之间的移情作用 // 245

暴躁的父亲,势必养出懦弱的儿子 // 253

关于移情作用的五点说明 // 258

第十二章 乌合之众与真诚共同体 // 265

癫狂的头脑,本身就具有传染性 // 268

真诚共同体——意识发展的“九度空间” // 275

建立真诚共同体的四个阶段 // 278

如何区分乌合之众与真诚共同体 // 284

宁要真诚的争论,不要虚假的共识 // 286

尊重不能容忍的事物,是一个民族的美德 // 29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