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天工开物.现代生活中的科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3962613
  • 作      者:
    刘胜华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从传真机、打字机的发明到温度计、显微镜的出现;从香甜记忆的冰激凌到发明肥皂的故事;从热气球、飞艇的问世到改变人类生活的机器,生活中的发明处不在,是谁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发明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欲知答案,请看由刘胜华主编的普及读物《天工开物:现代生活中的科技》。
展开
精彩书摘
  泥条盘筑法是新石器时代最常用的制陶方法,直到今天仍然被采用。为了保持豆的稳定,一开始它的底座形体较大。在历史上还有用其他材料做成的“豆”,大致有青铜、木制和竹制的。古时候人们用竹豆盛放肉干等干燥食品,用木制的豆盛放带汁的食物,而陶豆则是吃喝用的普通饭碗。用最原始、最简易的手捏成型法制作陶豆的上半部分,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随时对器形做调整,不过用这种方法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器形。后来根据盛放食物的需要,人们把豆的上半部分越做越大,豆也就越来越接近我们现在用的碗形。豆的形状在人们长期使用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发生了变化,这样的改变在今天看来是必然的,但是在几千年前,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体现在这一点点细微的变化之中。
  王雪纯:“从豆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豆被做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精致,逐渐衍变成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现今我们所知叫豆的容器不止一种,而且它们的作用也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容器的范围。”到了春秋时期,豆有了更大的变化。那个时候的豆已经制作得很讲究,被当作礼器了,带盖子的豆,外表增加了装饰的豆都出现在那个时候,更有一些制作精美而复杂的“豆”出现在祭祀等重要场合。由于豆是古人日常生活用品,所以它的变化更显现出一个时代、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态环境和技术水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等级、辈分的观念非常强,豆也不例外地成为这种传统习俗的象征物。
  戴吾三:“那个时候地位高、身份高的人拥有的‘豆’就多,年龄大的人享用的‘豆’也多。《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给六十岁的人三份食物、七十岁的人四份食物,以此类推。那个时候对年龄大、地位高的人的尊敬,表现在食物的分量上。那时一豆的量相当于现在两个易拉罐容量,大约有820毫升。”春秋战国时期是度量衡从建立到逐步健全的时期,也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见度量衡器具比较多的时期,豆在其中也充当了一个角色。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中,提到齐国的4种量器:豆、区、釜、钟,其中就有“豆”。
  戴吾三:“也有专家指出豆不一定是标准量器,因为陶制的豆不如青铜器规范,所以豆很可能是地方或民间用的一种量器。
  “据说我们比较熟知的量具斗就是由豆演变而来的,这个说法虽然没有得到专家的证实,但是在历史上,豆确实被作为量器和度量的单位被使用过。”王雪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一个流传很广的典故,这个故事是由陆游记载下来的。有一个叫田登的州官,因为他名字中的登字与‘灯’字同音,为了避讳,他要求人们称点灯为点火。元宵节到了,街道上要放灯,于是州府贴出的布告: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于是就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讽刺故事。在繁写的灯字里有‘豆’字,就是古代的器物豆,按照过去的造字规则,灯和豆之间也有着某种关系。”早期灯的名称就是“登”,登中有豆。登的古字形表示双手捧着装祭品的礼器“豆”向上走,后来引申为上升、登高之意。那时的灯也写为金字旁的“镫”,这可能是因为后来有了用青铜材料做的灯。不过,不管灯是用什么做的,都要用火点燃,所以从汉代起,人们用火字旁的“烃”指灯具,金字旁的“‘镫”就专门指马具,“灯”字一直沿用下来。
  戴吾三:“早期的器物功能并不十分明确,因此灯和豆的形制区分也就不明显。到了商代,开始用动物的油脂来点燃照明,这就需要容器,很可能最初的灯具就是利用‘豆’装上动物的油来点燃照明,以后才逐步有了专用的照明器物。”古语说,“瓦豆谓之登(镫)”,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虽然形制比较简单,却奠定了中国油灯的基本造型。到战国后期发展起来的灯造型多样,与豆已经没有联系,但是如果古人在最初的时候不是用豆做灯台,也许灯的字形就不是这样写的了。
  ……
展开
目录
1.笛箫相悦
2.琴瑟合鸣
3.此豆非彼豆
4.“鬲”带来的饮食习惯
5.古车留痕
6.“权衡”说衡器的由来
7.走入家庭的微波炉
8.冰箱的故事
9.火柴与火花
10.录音机与磁带
11.留声机与唱片
12.竞技场的自行车
13.自行车的发明
14.电子与音乐
15.浓情巧克力
16.咖啡的诱惑
17.电流大战
18.邮票
19.电话的发明
20.蹦极
21.中国星座的划分
22.中国星座――紫薇垣
23.中国星座――巡游星际四方
我真喜欢《天工开物》
回想《天工开物》
一份值得珍藏的记忆(代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