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族·国家与文学史地理:1950-1980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形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25930
  • 作      者:
    胡希东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胡希东(1966—)汉族,四川渠县人,文学博士,教授。现就职于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艺理论研究;独立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袍哥文化与巴蜀现当代文学书写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文学观念的历史转型与现代文学史书写模式的变迁研究》等。近年在《当代文坛》《社会科学》《人文杂志》《南京社会科学》《学术界》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一些文章被CSSCI以及人大复印资料收录与全文转载,学术专著有《现代主义的都市表征——新感觉派之文化精神》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民族·国家与文学史地理:1950-1980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形态》主要以政治地理、文学史地理为切入点,在民族、国家的视域下,对1950-1980大陆、港台以及海外中国现代文学史叙述形态进行研究。在具体操作中选择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大陆、港台、海外有代表性的现代文学史著作为对象,并以“现代派”为参照,给以具体的实证性考察与文学史文本细读,并借助归纳、演绎等具体方法,具体探讨其在不同政治地理下,在民族、国家视域下,大陆、港台、海外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地理特征,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形态。
展开
目录
绪论<br /><br />一、问题的提出与实施策略<br /><br />二、“现代派”客观存在形态<br /><br />三、“现代派”文坛格局与文学史接受<br /><br />上编&nbsp;1950―1980年中国大陆现代文学史叙述形态<br /><br />第一章&nbsp;新中国成立初大陆现代文学史叙述意识形态语境<br /><br />第一节&nbsp;政治意识形态与文学史观<br /><br />一、毛泽东文艺思想与文学史观<br /><br />二、毛泽东文学史观与现代文学历史建构的尝试<br /><br />第二节&nbsp;毛泽东文学史观的确立与巩固<br /><br />一、第一次文代会与新文学史建构<br /><br />二、新中国教育体制与毛泽东文学史观的具体实施<br /><br />第二章&nbsp;文学“本位”意识与意识形态的张力――王瑶的“新文学史”叙述<br /><br />第一节&nbsp;文学史文本政治意识形态的彰显<br /><br />第二节&nbsp;文学史文学“本位”意识<br /><br />一、文学“本位”意识<br /><br />二、“文体型”文学史模式<br /><br />三、“新月派”文学史形象<br /><br />四、“现代派”文学史形象<br /><br />第三节&nbsp;政治与学术的纠缠<br /><br />一、对王瑶《史稿》的“批评”<br /><br />二、王瑶对《史稿》的“修订”<br /><br />三、对王瑶《史稿》的“批判”<br /><br />四、不同于《史稿》的另一种文学史范式<br /><br />第三章&nbsp;新文学史叙述的“现代”转型――丁易、刘绶松的文学史叙述形态<br /><br />第一节&nbsp;政治意识形态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br /><br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内涵<br /><br />二、丁易文学史的“现代”叙述<br /><br />三、刘绶松“新文学史”叙述的“现代”转型<br /><br />第二节&nbsp;“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文学的历史建构<br /><br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话语的形成<br /><br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史叙述<br /><br />第三节&nbsp;文学史叙述模式与“现代派”文学史形象<br /><br />一、丁易、刘绶松文学史叙述的“现代”模式<br /><br />二、“现代派”文学史形象<br /><br />第四章&nbsp;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集体叙述”<br /><br />第一节&nbsp;文学史“集体叙述”<br /><br />第二节&nbsp;从“文学史”到“文艺思想斗争史”――学生文学史“集体叙述”背后<br /><br />一、学生叙述“中国现代文学史”<br /><br />二、学生叙述“文艺思想斗争史”<br /><br />第三节&nbsp;中国现代文学史学者的“集体叙述”――唐?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br /><br />一、唐?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形成过程<br /><br />二、“以论带史”的文学史叙述<br /><br />三、现代文学史叙述与“阶级分析”<br /><br />四、“作家型”文学史模式<br /><br />五、现代主义缺场与“现代派”文学史形象<br /><br />下编&nbsp;1950―1980年港台海外现代文学史叙述形态<br /><br />第五章&nbsp;台湾地区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叙述形态<br /><br />第一节&nbsp;新文学遭遇政治意识形态语境<br /><br />第二节&nbsp;新文学史的“政治”文本<br /><br />――周锦的新文学史叙述<br /><br />一、政治意识形态与新文学史叙述<br /><br />二、政治意识形态与作家作品的叙述<br /><br />三、“民族主义”与“现代派”文学史形象<br /><br />第三节&nbsp;中国现代文学史另一种叙述形态――以“现代派”另一种文学史形象切入<br /><br />一、“现代派”诗歌叙述<br /><br />二、“现代派”小说叙述<br /><br />第六章&nbsp;中国现代文学的“西方”想象――夏志清的文学史叙述<br /><br />第一节&nbsp;意识形态:对中国大陆文学史叙述的解构<br /><br />第二节&nbsp;现代文学史叙述的“西方”视野<br /><br />一、“道德意味”与“宗教意识”<br /><br />二、中西文学比较视野<br /><br />三、文学史叙述原则:文学性与文本细读<br /><br />第三节&nbsp;现代主义、“现代派”的西方文学史形象<br /><br />一、夏志清眼中的现代主义与“现代派”<br /><br />二、现代主义与“现代派”的“西方”文学史形象<br /><br />第七章&nbsp;文学史叙述的“民族”立场与“纯文学”观念――司马长风的新文学史叙述<br /><br />第一节&nbsp;民族文化认同与新文学史叙述<br /><br />第二节&nbsp;文学史叙述的“纯文学”观念<br /><br />一、文学的“非功利”观<br /><br />二、文学史叙述原则:“情感”“语言”“诗”“画”<br /><br />第三节&nbsp;“现代派”叙述形态<br /><br />一、“现代派”的形成过程<br /><br />二、“现代派”诗歌叙述<br /><br />三、“现代派”小说叙述<br /><br />四、从“现代派”另一文学史形象看香港的新文学史叙述<br /><br />结语&nbsp;文学史叙述的“整体性”与“暂行性”<br /><br />参考文献<br /><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